怎樣理解「自古知兵非好戰」這一軍事觀點

2022-04-04 02:18:55 字數 5062 閱讀 4254

1樓:匿名使用者

孫子兵法·形篇》中強調通過積極的戰爭準備、充分的了解對手,通過集中優勢兵力、避強擊弱、爭取戰場主動、製造和擴大敵人的錯誤等方法,使自己處於「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的「先勝」的地位,並能最終達到「自保而全勝」的目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既然是兵法~~無論是現在和將來都起作用

``只不過是名詞和概念不同而已

3樓:匿名使用者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兵書的奠基之作。孫武在這部軍事學聖典中,系統地揭示了戰爭的客觀規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備的軍事思想體系和戰略戰術原則。

首先,孫子對於戰爭勝負有著十分科學的、整體的認識。他認為戰爭是「國之大事」,關係到國家的存亡與人民的安危,因此,必須慎重地對待。孫子認為,進行戰爭要從政治、經濟、軍事、自然條件、氣候條件等各個方面出發,立足於國家的全域性,認真地分析戰爭的利弊,「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交戰前,要通過這種對交戰雙方利弊的分析,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孫子為了闡述戰爭與國家全域性的關係,在《孫子兵法*始計篇》中詳盡地論述了戰前進行「五事」、「七計」的衡量和比較的重要性,並指出:「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要求戰爭的決策者必須在戰爭前首先發現敵我雙方的各種基本條件,從而把握戰爭的全域性。除此而外,孫子認識到戰爭的勝負還決定於軍隊與國家(國君)的密切協調。孫子認為:

國君應做的事是修道而保法;國君不可」怒而興師「,不可以隨便干預軍隊的事務。如果國君「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其結果只能是自亂其軍。可見,孫子對決定戰爭勝負手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之一點,有較深刻而全面的認識。

其次,孫子對於戰爭與經濟的關係有較深刻的理解。孫子認識到,戰爭必須以國家的經濟實力為基礎,沒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做後盾,戰爭是無法取勝的;同時,戰爭還會給國家的經濟造成破壞,給人民增加沉重負擔。基於這種認識,孫子提出了三個重要觀點:

1.兵貴勝,不貴久。戰爭需要「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其「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因此,為了盡量減輕戰爭對於國家經濟造成的負擔,就應當爭取速戰速決。2.因糧於敵。

孫子指出,國家在戰爭中會因為遠道運輸而導致貧困。因此,戰爭中應當就地徵糧,以解決糧食的補給問題。3.

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孫子指出,為彌補戰爭中物資**以及兵源的不足,可以將繳獲的敵方戰車和我方車輛摻雜在一起使用,對俘虜的敵軍士卒給予優待,讓他們為我所用,以補充自己兵源的不足。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孫子在2500多年前對於戰爭與經濟的關係就已有相當的認識了。

還有,孫子對戰爭與政治的關係也有獨到的見解。戰爭會給經濟造成破壞,這是戰爭不利的一面;然而,軍事家孫子在那個時代看到的不僅僅是戰爭有害的一面,同時,也看到了戰爭的有利的一面。戰爭的勝利能實現政治目的,可以彌補國家土地與資源的不足,能夠暫時解決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政治集團與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

總之,戰爭的最終取勝與政治的關係十分密切。開明的政治觀點、能得到大多數人民擁護的政治主張,會為戰爭的勝利奠定堅實基礎。所以,孫子在兵法中將「道」列在「五事」的首位,指出國君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需要「令民與上同意」。

孫子還說「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可見,孫子不僅認識到了戰爭與經濟的關係,同樣,他也認識到了戰爭與政治的關係。

在《孫子兵法》中,孫子還以樸素的辯證法的觀點,論述了戰爭的勝負與主觀、客觀之間的關係。孫子一方面指出,戰爭的勝負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在戰爭中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做到「先為不可勝」,因為「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這裡,孫子指出,戰勝敵人的關鍵之處在於客觀條件,在於敵人是不是有隙可乘,我方能做的事只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等待、捕捉有利的戰機;另一方面,孫子有指出,在戰爭中如果充分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做到了「致人而不致於人」,那麼,客觀條件是可以改變的。「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

因此,「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這裡,孫子又論述了在戰爭中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指出人們如果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能成功地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那麼,客觀條件也是可以改變的,不利的條件也可以變為有利的條件。孫子總結出了勝敗之間諸因素的相互影響、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孫子的軍事思想時時處處閃爍著哲學的智慧型與光輝。

孫子的軍事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其戰略戰術原則也是備受人民推崇的。孫子在《孫子兵法》中,對於戰略戰術的總結主要有:

1.避實擊虛。

在《孫子兵法》中,孫子指出,戰爭中兵力的布置是戰爭指揮者依照所掌握的實際情況而定的,其兵力必定是有強有弱。我方在作戰中應當避開敵人兵力強大的部分,而重點進攻敵軍兵力薄弱的部分,這樣就能奪取戰鬥的勝利。這一點,孫子在其兵法《虛實篇》中有精闢而形象的闡述。

孫子說:「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同時,對於如何實施之一作戰原則,孫子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辦法。

如集中優勢兵力,攻其所不守;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總之,這一原則的關鍵是集中力量,尋找弱點並迅速出擊。

2.致人而不致於人。

《孫子兵法》的另一作戰要點是:致人而不致於人。「致人」,即調動敵人,讓敵人依照我的意圖行事;「致於人」,即被敵人調動。

孫子指出,在戰爭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要掌握戰鬥的主動權,沒有主動權,便會被敵人牽著牛鼻子走,就會陷入被動、消極防禦甚至處處挨打的境地。而掌握了戰鬥的主動權,則能改變不利的形勢,讓敵人「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這一點是取勝的必備條件。

3.先勝而後求戰。

孫子在其兵法的首篇寫道:「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由於孫子認識到戰爭是關係到國家、民族存亡的大事,因而提出了以慎重的態度對待戰爭的觀點。

孫子提出,在戰爭前,應認真地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弱點,力求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善於作戰的人,總是打有把握之仗,而不打無把握之仗。孫子說: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這些話的意思,立意均在於此。

4.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孫子指出,在戰爭中要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了解自己,也了解敵人。知彼知己,才能去實施避實擊虛之計,才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最終戰勝敵人。同時,孫子還指出,要真正做到「知彼知己」,就必須捨得花大力氣去探知敵情,掌握敵情,這是進行「廟算」的基本前提。

5.以正合,以奇勝。

孫子在其兵法理論中,提出了乙個「奇正」的命題,即在作戰的戰術部署中,兵力部署以承擔正面作戰為正,進行側擊、包圍、迂迴的為奇;擔任鉗制敵人主力的為正,列陣對敵、明攻的為正;承擔突擊的為奇,採用機動、偷襲或者特殊戰法的為奇。孫子提出作戰必須有「正奇」的變化,要「以正合,以奇勝」,才能最終贏得主動。孫子的這一軍事思想,已為後來眾多的軍事家所運用。

以此戰略戰術為指導而贏得戰爭勝利的戰例幾乎俯拾皆是。

6.識眾寡之用者勝。

在《孫子兵法》中,孫子還總結出了兵多與兵少的不同用法。孫子一方面指出了兵力的多少在作戰運用時的一般規律,孫子說:「凡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這是使用兵力的一般原則。另一方面,孫子又說:「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他指出,打仗、用兵應視不同的情況而靈活地使兵力分散或集中,在我方兵力不如敵人時,要設法分散敵人的兵力,這樣,在區域性上造成「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的相對優勢,給敵人以有力打擊。孫子在他的兵法中總結了兵多與兵少的用法後,指出:「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並力、料敵、取人而已。

」可見,孫子提倡兵力的部署要以敵我力量的對比為依據,在作戰中要採取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來儲存自己,消滅敵人。

從以上孫子提出的戰略戰術中可以看出,孫子戰略思想的精髓在於他的「避實擊虛」的觀點,其軍事戰術的立足點在於如何卓有成效地打擊敵人。孫子強調必須在對敵情、作戰地理條件等情況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選擇適宜的作戰形式,出奇制勝。這些戰略戰術思想,對後世均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急求一篇軍事著作的體會

4樓:匿名使用者

《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及現代價值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的軍事才能更強

5樓:匿名使用者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看法各有不同。

一:諸葛亮自不必說,在民間傳說中的諸葛亮已經成為了智慧型的化身。從諸葛亮沒有學成下山的時候就已經小有名氣了,等到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就有臥龍先生的美譽。

但是這個階段的司馬懿卻並不出名,可見那時司馬懿還不算為人所知。

二:我們來說軍事上諸葛亮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優秀戰例,在被劉備三顧茅廬請下山後雖然劉備在夏口失敗,但是仍然前去東吳求救希望能聯東吳攜手抗曹。在舌戰群儒打動了東吳眾人後,便展現出了自己的優秀才能,借東風草船借箭等等都能體現諸葛亮的奇思妙想和傑出的軍事才能。

三:我們再來說下司馬懿,司馬懿的幾次有名戰例小編給大家歸納了一下:平孟達、破公孫、擒王凌。

曹丕死後孟達想要謀反魏朝,司馬懿便奉命前去征討。由於孟達所在的新城離司馬懿路途遙遠,孟達便以為司馬懿要乙個月才能出現在自己面前。於是便疏於防備結果司馬懿僅僅8天就兵臨城下,毫無防備的孟達就這樣被擊敗了。

破公孫和擒王凌一次聲東擊西一次快速奔襲,也足以證明司馬懿的軍事指揮能力。再到後來這兩位優秀的軍事家曾經數次對陣。第一次是諸葛亮北伐魏國,這次包圍住了不少魏平的部隊。

諸葛亮還在此戰中將他發明的「木牛流馬」投入了使用用來運送糧草。司馬懿率領主力前去救援,此次戰役結果在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司馬懿大勝蜀軍,另一種就是司馬懿指揮失當損失了很多的士兵。

小編我比較認同第一種說話因為此戰後諸葛亮便隔了3年才再次北上伐魏。可見此戰蜀國應該是損失不小。

四:兩位軍事家的最後一次交鋒是在五丈原,在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中,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的大軍死守關隘,令蜀軍進展很小。諸葛亮使出了激將法給司馬懿送去了一件女人的衣服,本以為司馬懿忍受不了羞辱必然會出戰。

結果司馬懿看穿了這個計謀,寧願自己穿上了女子衣服受委屈也不上當。諸葛亮最終無計可施,在五丈原被生生的耗死了。可見兩人這次對決還是司馬懿略占上風的。

總結:從歷史上來看司馬懿的軍事指揮才能十分出眾,對戰局有很強的破壞力擅長各種聲東擊西,而且很能揣測地方心裡這從他就算被送了女子服裝也不上當就能看出來。諸葛亮的用兵方法例如隆中對就曾被朱熹認為是個錯誤:

過度分兵就是注定要失敗。另外數次出兵北上伐魏也令蜀漢國內的經濟情況不好的重要原因。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知行觀”,如何理解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知 瞭解知道後再下步 行 在知的前提下,就具體去踐行 觀 實踐完後反思總結。 認知論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它們是相互滲透的一個理論整體,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國現代教育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陶行知的 生活教育 有下面兩層意思 一是說教育是 於我們身邊的生活,教育也是在社會之中 二是說教育 ...

lol怎樣好好補兵

多多聯絡,找準節奏 不要一直打兵。看準時機打最後一下就行啦。鑑於每個英雄攻擊速度和傷害有差異。所以還是要多玩多適應才找得到感覺 其實說簡單也簡單,難也難,如果無人騷擾的情況下,相信不用問你也能補好每個刀,但是正常遊戲中不可能,你得分出一部分注意力來觀察你所對線的英雄,一般你補尾刀的時候對面肯定會放技...

dota怎麼控制兵線,王者榮耀怎樣控制兵線?

天災近衛都有拉野的地方 可以通過拉野來控制兵線 但這是初層次的,層次高點就是通過補刀 正反補來控制兵線 因為兩邊兵的實力是一樣的 如果沒有英雄那麼兵線是不會動的 所以你在實戰時要做到 兩邊小兵的血量的控制 要想控好 得練很久 多a一刀不行 少a一刀也不行 對面英雄a了一刀你也要a一刀 對面英雄反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