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歷史天天見
因為西夏的內亂非常嚴重,在不斷的內鬥中,國力幾乎被消耗殆盡。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打不過蒙古了。畢竟蒙古有成吉思汗。
2樓:向死而生的態度
西夏打不過蒙古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西夏內部存在很多的矛盾。
3樓:匿名1號
蒙古軍隊幹練,民風彪悍,而西夏束縛太多,內部矛盾也太多。以至於十萬大軍慘遭滅國
4樓:餘量不足
蒙古軍隊是當時很強大的軍隊了,敗給蒙古兵其實並不意外,而且西夏軍隊戰鬥力本來就不是很強吧。
5樓:乙個小蹦躂
雖然西夏坐擁十萬大軍,但是蒙古人從小便生長在馬背上也是很驍勇善戰的,勝敗乃兵家常事所以不足為奇。
6樓:拽
因為有一次在蒙古和金國打仗的時候,作為蒙古的聯盟國西夏並沒有出兵幫助蒙古,反而還不給蒙古提供物資。
西夏擁有數十萬大軍,為何在決戰當中不敵蒙古慘遭亡國呢?
7樓:
西夏擁有數十萬大軍,為何在決戰當中不敵蒙古慘遭亡國呢,就是在戰爭中擁有很多兵權並沒有用,雖然也有占用兵權,但是也要有智慧型。不然只要兵權也沒有什麼用。
8樓:
因為儘管西夏在和蒙古決戰以前,還有數十萬大軍,但西夏朝廷腐敗,社會動盪,財政不足,軍力衰微,自然不是新崛起的蒙古人的對手。
9樓:在寶華山吹風的花木蘭
因為打不過蒙古軍隊啊。當時的蒙古軍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其裝備、訓練、士氣、將領和士兵素質、戰略戰術、後勤保障、戰鬥素養等等,都是最好的,並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他們只是一群野蠻人,所以何止西夏頂不住,當時那是誰都頂不住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被西夏壓迫已久,成吉思漢把各部落捏合在一起的時候,向心力很強,蒙古兵當時可以說是最強單兵了,反之,西夏貴族貪圖享受,已經日益腐敗,軍力也隨之下降,一邊蒸蒸日上,一邊日暮西山,怎能不慘遭滅亡
11樓:匿名使用者
西夏雖為為黨項人,但其受漢文化影響很深。
在冷兵器時期,世界上有乙個規律:越是野蠻的民族其戰鬥力,越是文明的民族其戰鬥力越弱。
12樓:窮是誰的錯
因為打不過啊,從裝備到訓練,士氣,武力,大將,都不如蒙古,蒙古是很強的,騎馬圈地,跑哪那就是自己地盤,插旗就行了
13樓:
西夏的統治階級內部腐敗,爭權奪利,軍隊即使不受影響再做戰上也不抵蒙古軍隊的,蒙古軍隊那時是經過戰爭鍛鍊的軍隊,戰鬥力,戰術都算是最強時。
14樓:
當時的蒙古,無論是單兵戰力,還是戰爭經驗,又或是戰略戰術,都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別說當時,就是如今,軍隊的快速機動能力都是戰爭決勝的重要因素。蒙古軍當時是一人多馬,機動能力天下無敵,失利遠揚,得勝就猶如跗骨之蛆無法甩脫,所以誰也打不過他們
15樓:自由飛翔
西夏擁有數大萬大軍,在決戰當中不敵蒙古慘遭亡國,究其原因有:
一、蒙古的首領成吉思汗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有巨大的野心擴大邊疆,訓練出了一支能徵善打的軍隊。
二、西夏激怒了成吉思汗。在西夏與蒙古的數次戰爭中,當西夏即將戰敗時,立刻公升起白旗,宣布投降。等蒙古人走後,西夏國力恢復一段時間後,又開始反叛蒙古,這讓成吉思汗非常惱怒。
三、自然災害要滅西夏。在兩國最後一戰中,雙方僵持了數月。於2023年6月份,西夏人遇到了滅頂之災:
此時西夏的中興府恰巧又發生了大**。本來已經缺乏糧草的西夏人,又遇到了**,城中爆發了瘟疫,很多士兵和老百姓都染上了瘟疫,手無縛雞之力,只能等死,在這種情況下,西夏人只能投降,獻上城池。
16樓:
因為蒙古鐵騎作戰勇猛衝殺勇敢
蒙古與西夏國進行大決戰,三十多萬西夏軍為何全軍覆沒?
17樓:匿名使用者
西夏常年與遼、宋、金打仗,始終就處在疲於奔命狀態。其實,如果當時宋、金毅然幫助西夏,不見得蒙古會強大如斯。宋金目光短淺,被滅是自找的!
18樓:筆削春秋
三十多萬西夏軍全部覆滅的原因有二:第乙個就是成吉思汗當時已經下定決心要消滅西夏,加上蒙古軍驍勇善戰,所以出手解決了西夏軍隊。第二個就是西夏軍經過前幾次的戰爭,已經是戰鬥力不足,所以無力抵抗蒙古騎軍的鐵騎,敗給了蒙古兵。
其實西夏也是有心無力,畢竟國家小,抵抗力不行。
這次的大決戰並不是成吉思汗第一次出兵討伐西夏,早在前幾次成吉思汗已經去征伐過西夏了,但是當初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拿下西夏。這對成吉思汗來說就是一種恥辱,想我蒙古鐵騎所向無敵,怎麼能連乙個西夏都拿不下呢?這讓我成吉思汗的臉面往哪兒放?
所以,作為老大的成吉思汗心裡非常憋火,勢必要消滅西夏。
所以成吉思汗一直在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討伐西夏,經過幾次交戰之後,成吉思汗估計也察覺到西夏兵的短板,於是派出自己的精銳部隊,決定要一舉拿下西夏,找回自己的臉面。要知道蒙古兵戰鬥力十足,再加上前幾次的經驗總結,拿下乙個西夏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這次戰爭對成吉思汗來說,是抱著必勝的決心去的。
而對於西夏來說,前幾次戰爭已經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西夏各方面都有些滿足不了軍隊的需要。尤其是戰鬥力方面,雖然號稱是三十萬,但是裡面的精銳估計都不到十萬,因為西夏軍平時還要務農,職業軍人不多,這樣就導致戰鬥力不行,敗給兵強馬壯的成吉思汗也很正常。
19樓:在月亮湖考察古蹟的百香果
蒙古軍隊的進攻很有章法,將西夏分割成了好幾個部分,然後逐一殲滅。到了公元2023年,蒙古軍隊最終滅掉了西夏國。
20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軍隊的進攻很有章法,善於打仗,而西夏軍學習中原文化,軍備鬆弛,空有兵力,卻無對應的戰鬥力。
21樓:匿名使用者
西夏當時大力推廣儒家文化,軍備鬆弛,空有兵力,卻無對應的戰鬥力。而蒙古國裝備精良,士卒用猛,將西夏分而殲之。
22樓:pisces喵
李仁孝掌握西夏大權後,開始推廣儒家文化,武備就開始鬆弛了,尤其是經歷了數十年的金夏戰爭之後,餘下的部隊戰鬥力大多低下。
23樓:左玄靜
金國的四十萬大軍不也是全軍覆沒,王國末日時百萬之軍中多是不習戰事的民夫,是不堪一戰的烏合之眾戰力甚至不如開國的十萬精兵,西夏以耗盡國力,打不過生猛野蠻的蒙古亡命徒很正常。
24樓:內心有個少女
當時的西夏皇帝夏襄宗李安全剛從李純佑手上篡位不久,西夏人心不穩,而蒙古的來勢洶洶,迫使李安全一方面積極抵禦蒙古,一方面派人前往金國,請求金朝皇帝完顏永濟援助,而完顏永濟則認為:蒙古、西夏自相殘殺才好,為什麼金朝要管這個閒事兒?最終西夏得不到援助,全軍覆沒。
西夏為什麼會被滅國,滅史?
25樓:_血刺耶穌
公元2023年,李元昊建立夏朝,唐朝時因位於宋的西部,史稱西夏,屬於羌族中的党項族,早在唐朝時,党項族就與唐交好,故賜姓李。2023年被蒙古所滅,存在歷史短暫,但卻擁有自己的文字,語言。從一開始蒙古就有統一天下的野心,尤其在2023年宋夏議和後,宋夏交好,不再相互殘殺,致使蒙古不甘心,在夏朝後面幾個皇帝繼位過程中,蒙古不斷進行挑釁,挑撥,但夏經議和後已適應了舒適的生活,不再戀戰,而且警惕性下降,終於在2023年被蒙古所滅,等清醒過來為時已晚。
後來忽必烈改國號元,實現了大一統,是繼秦漢、唐朝以後第三次大統一,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生活,形成了許多新的民族,如回族。像在新華大字典後面不都有年代表嗎,但唯獨沒有西夏的,如果你還想知道更細的內容,最好查詢相關歷史書,介紹西夏的,有很多相關史料的
西夏為什麼能不被遼,金滅掉,而撐到蒙古滅亡西夏呢
蒙古國是如何滅亡西夏的?
西夏王朝擁有那麼多精銳部隊,為什麼會滅亡?
26樓:flyking萍
就算西夏王朝擁有很多精銳部隊,但是在當時還有更加強的部隊,所以生不逢時。
27樓:麻莉麻莉哄
西夏王朝雖然擁有那麼多精銳部隊,但統治國家和得民心方面卻有所欠缺,而且其他國家的實力也不弱,導致西夏王朝漸漸滅亡。
28樓:匿名使用者
西夏王朝只能說生不逢時,他的對手無論哪乙個都有精英部隊,而且實力強很多,所以西夏滅亡了。
29樓:橘瓜
因為它雖然很強,但是還有更強的在後頭,當時的天下每個部落都很厲害,精銳部隊不僅是西夏王朝有,其他地方也同樣擁有。
30樓:王木子言
西夏一直是以圓滑的外交為策略的,國力昌盛時候交好,國力衰退時反咬一口;這樣的外交是它在被攻打是沒有援助國家進而滅亡。
31樓:匿名使用者
西夏王朝只能說生不逢時,他的對手金和遼,無論哪乙個都有精英部隊,而且比西夏的軍事力量強多啦,所以西夏滅亡了。
32樓:知心小謝
西夏國建立的初期,與北宋王朝爆發了一系列的戰爭。雖然擊敗了宋朝的幾次進攻,但人力物力與宋朝相比差得遠。
33樓:橘瓜談文化
西夏固然實力強盛,但是生不逢時,有更加厲害的國家和軍隊,因此它就被其他厲害的軍隊滅掉了。
34樓:泡泡小果奶
西夏是被蒙古滅亡的,蒙古在出戰前經歷過訓練,他們可以說是打起來知根知底,蒙古的實力也比西夏厲害,所以被滅亡不奇怪。
35樓:太陽向暖暖
七月,成吉思汗攻陷西涼府,西夏獻宗惇憂致死。十一月,中興府被圍,糧盡援絕,蒙古軍攻陷中興府,西夏滅亡。
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六要素
1 第一句。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2 人物 時間 地點 事件 3 說明渡江戰鬥開始的時間。體現了新聞報道的精確性。4 摧枯拉朽,軍無鬥志,紛紛潰退 直取 突破 占領 進擊 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六要素 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是無產階級革命家 在公元1949年渡江戰役...
年羹堯有幾十萬大軍,為何雍正要殺他時,沒有起兵造反呢
因為這幾十萬大軍還是忠於皇帝的,他只是乙個將軍,那些大軍更聽皇帝的話 因為年羹堯早已經被架空了,而且當時雍正皇帝可是盛世皇帝,不會害怕乙個年羹堯。因為雍正私底下一直在瓦解年羹堯的黨羽,又將他調離西北,讓他陷入雍正的包圍圈裡,所以他沒有機會造反。因為當年羹堯發現雍正是想殺死他的時候他已經沒有任何可以和...
郭子儀嚇退二十萬吐蕃大軍,唐將僕固懷恩為何趁勢反唐
因為僕固懷恩他本沒有心反唐,但是後來他在唐朝的形勢越來越不好過,於是想不去趁機反了。唐將僕固懷恩為何趁勢反唐,因為如果唐將朴如果不反唐朝的話他就會死,因為生存。因為他有一次被人陷害,唐太宗沒有嚴懲陷害他的人,他覺得唐太宗是聽信了小人的讒言,心高氣傲,就跟朝廷產生了越來越大的隔閡。因為當時的局勢就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