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熟悉的_路人甲
四川盆地大部分被“紫色”土壤覆蓋,這裡的土壤母質為中生代的砂岩或頁岩,所以**為暗紅色;在貴州和廣西以石灰岩為主的地區,可看到較淺的顏色。
2樓:匿名使用者
是有岩石風化形成的一種酸性土壤
四川盆地為什麼是紫色土
3樓:會飛的小兔子
四川盆地是bai紫色土的原
du因是:盆地底部海拔多數在zhi250~700米,地勢東南傾,dao盆地內各內河流均由邊緣山容地匯聚盆地底部的長江干流,形成向心狀水系,地表為大面積的中生代紫紅色砂岩與泥岩所覆蓋。
紫色土有機質含量 1.0%左右,其發育程度較同地區的紅、黃壤為遲緩,尚不具脫矽富鋁化特徵,屬化學風化微弱的土壤,呈中性至微鹼性反應,ph值為7.5~8.
5,石灰含量隨母質而異,鹽基飽和度達80~90%。
擴充套件資料
四川盆地的特點
四川盆地夜間降溫不快,恰恰相反,四川盆地是中國晝夜溫差最小的地區之一,比多數沿海的海洋性氣候區域晝夜溫差還小。
四川盆地多夜雨是因為相對溼度大,白天通常都處於接近飽和狀態,夜間稍有降溫就會有凝結形成降雨,同時多夜雨的特點導致了四川盆地晝夜溫差很小,因為水汽凝結需要放出大量的熱。
四川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00米~750米。地表廣泛出露紅色巖系,稱為紅色盆地。盆地西部地勢低平,土質肥沃,西北部灌縣建有都江堰水利工程。
盆地東部為低山丘陵。
4樓:咋滴了你
四川盆地原因很簡單,進川全是山進川之後一馬平川,中間為平原故而盆地,平原以成都簡陽華陽,平原面積相當於一個河南大小,四川四面環山是長江上游水路發達謝謝
成都平原是怎樣形成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成都平原又稱盆西平原或川西平原,位於四川盆地西部。它發育在東北—西南向的向斜構造基礎上,由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綿遠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 8個沖積扇重疊聯綴而成複合的沖積扇平原。整個平原地表鬆散沉積物巨厚,第四紀沉積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結構良好,宜於耕作,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勢平坦,由西北向東南微傾,平均坡度僅3~10‰,地表相對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於發展自流灌溉。
平原鄰近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氣的影響,加之平原河水大多來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時,平原上地勢低窪的古河道地區,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溼。
6樓:迷霧森林初雪
簡單的說就是四川盆地中的流水衝擊平原,有點沖積扇的意思
成都平原 形成原因
7樓:黎仙書雲英
成都平原發育在東北-西南向的向斜構造基礎上,由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綿遠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8個沖積扇重疊聯綴而成複合的沖積扇平原。
為什麼四川盆地為紫色土,紅壤怎麼成的?
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為什麼還叫平原
8樓:___耐撕
因為成都平原是位於中國四川盆地西部的一處沖積平原,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各區縣及德陽、綿陽、雅安、樂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割槽域,總面積1.881萬平方公里,是中國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成都平原發育在東北—西南向的向斜構造基礎上,由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個沖積扇重疊聯綴而成複合的沖積扇平原。整個平原地表鬆散,沉積物巨厚,地勢平坦,平均坡度僅3%~10%,地表相對高差在20米以下。
9樓:巨集志地理組
四川盆地是我國的一級地形區,盆地內部丘陵起伏較大,但也有區域性地區例外,如現在的成都平原,成都平原為我國的二級地形區,屬於四川盆地的組成部分之一。自古所稱的天府之國,實際並不是指整個四川盆地,重點還是成都平原附近
另外:平原的定義很明確,無論在**,只要平均海拔小於200米,表面平坦,就是平原
10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這樣理解,成都平原是四川盆地內部一個更小的地形區,介於龍泉山和龍門山、邛崍山之間,北起江油,南到樂山五通橋。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
四川盆地內部並不是平坦的,丘陵、山地很多(但相對於周圍的高大山地呈現出盆地地形)。而在成都平原這一帶,因有岷江、沱江、涪江等河流沖積,形成了地勢較平坦的平原,所以人們又把這塊地區單獨稱作成都平原。
11樓:合肥市教師
很正常,地形單元有大小之分
成都平原是如何形成的?
12樓:
成都平原的形成
中國西南地區最大平原和河網稠密地區之一,中國最大芒硝產地。又稱盆西平原或川西平原。位於四川盆地西部。
廣義的成都平原,介於龍泉山和龍門山、邛崍山之間,北起江油,南到樂山五通橋。包括北部的綿陽、江油、安縣間的涪江沖積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沖積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沖積平原等。三平原之間有丘陵臺地分佈,總面積2.
3萬平方公里。狹義的成都平原,僅指灌縣、綿竹、羅江、金堂、新津、邛崍6地為邊界的岷江、沱江沖積平原,面積8000平方公里,是構成盆西平原的主體部分。因成都適位於平原**故稱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發育在東北—西南向的向斜構造基礎上,由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綿遠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 8個沖積扇重疊聯綴而成複合的沖積扇平原。整個平原地表鬆散沉積物巨厚,第四紀沉積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結構良好,宜於耕作,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勢平坦,由西北向東南微傾,平均坡度僅3~10‰,地表相對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於發展自流灌溉。遠在公元前250年的秦代就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灌溉平原上廣大農田,成為四川省種植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
經過不斷的治理改造和擴建,都江堰灌溉範圍比50年代初期大為擴大,灌溉面積增加了3倍。農田水利十分發達,耕地集中連片,屬典型的水田農業區,土地利用率高達60%以上,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和油菜,產量高而穩定,常年提供的商品糧、油分別約佔四川全省的1/5和2/5,是四川和全國著名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養豬水平向居全省前列,是四川生豬基地。
但因平原鄰近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氣的影響,加之平原河水大多來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時,平原上地勢低窪的古河道地區,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溼。故成都平原無論氣溫、水溫和土溫均較低,熱量條件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區稍為遜色。
===四川盆地是怎樣形成的,它在地形上有什麼特徵
四川盆地位於長江上游四川省東部,四周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脈和高原所環繞,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龍門山,西面是青藏高原邊緣的邛崍山、大涼山,南面是大婁山,東面是巫山。無論從構造還是人地貌上看,四川盆地都是一個典型的盆地。它從震旦紀以來就是地殼比較穩定的大型拗陷區。
晚三迭紀的印支運動中成為一個內陸湖盆,但範圍要比今日的四川盆地大得多,中生代堆積了厚達3000~4000米的紫紅色的砂岩和頁岩,因此人們又稱它為“紅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中生代末期的四川運動使盆地周圍褶皺成山,中間相對下陷,四川盆地的輪廓基本形成,並使盆地內部地層也發生大規模的變形。東部出現一組北東向的褶皺,稱盆東褶皺帶;中部形成穹窿構造,稱盆中穹窿帶;西部表現為沉陷,成為盆地沉陷帶,這為今天盆地的三個地貌區奠定了基礎。
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周圍山地再次上升,盆地再次相對下陷,成都一帶下陷更深。同時,長江切穿巫山,滾滾東流,完成了統一的長江水系,使內流盆地轉變為外流盆地。
四川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積10萬多平方千米。盆地內部丘陵、平原交錯,地勢北高南低。由於地表形態的不同,以華鎣山、龍泉山為界,可分為三部分:
①華鎣山以東為大致平行的川東嶺谷,由東北—西南走向的許多條狀山體組成,海拔一般在700~800米,谷地中多低丘與平壩,海拔200~500米,是川東農業和人口集中的地方。②華鎣山和龍泉山之間為方山丘陵。區內由於紫紅色砂頁岩傾角平緩,受切割後形成大片方山式丘陵。
海拔350~450米,相對高度幾十米。當地勞動人民利用方山山丘土層深厚的特點,把梯田一直修到山頂。③龍泉山以西為平原。
稱為川西平原或成都平原,面積6000多平方千米,是四川盆地最大的平原,也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海拔約600米。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平原得以自流灌溉,加以氣候溫暖,土壤肥沃,開發較早,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選自顧曉波等編《中學生無師自通叢書地理篇》)
成都號稱天府之國的原因,成都平原為何被稱為“天府之國”?
love萌羽毛 一方面是中國古帝王在北方犯下了兩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大家知道,經過春秋戰國,秦統六國。當時人口大概一億多,而且女比男的多得多。在這種情況下,秦始皇沒有實行休養生息,反而派遣大兒子扶蘇和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到北疆戍邊。同時徵集民夫30萬築長城,又徵50萬民夫修阿房宮 徵70萬民夫建驪山秦...
平原(衝擊平原等堆積作用產生的平原)形成之前,地貌是怎麼樣子的
暈,這個不好研究了,那時候也沒個航拍 留下 不過,你可以這樣想象一下,地質變化使地表產生褶皺,也就是山,很多山,河流流過,由於不斷沖刷侵蝕 風也侵蝕,不過還是水厲害些 使河道成v字型下切,在地勢稍平坦的地方流速變慢,衝下來的石頭沙子啥的形成堆積,就這樣,上游不斷下切河道,產生的石頭不斷被衝到平緩處,...
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的異同,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的區別
1 東北平 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是我國面積第二大的平原 2 東北平原內緯度比華北平原高 3 東北平原是黑色土壤,華 容北平原是褐色土壤 4 東北平原氣候夏季短冬季漫長 華北平原氣候夏季炎熱多雨 秋季晴朗乾燥 華北平抄原是中國東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稱黃淮海平原。位於北緯32 40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