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丞傳後敘》譯文,《張中丞傳後敘》翻譯

2022-05-21 18:46:48 字數 1823 閱讀 9258

1樓:莉諾梵琪

當張、許二公初守睢陽的時候,怎能料到人家終於不來救援,因而放棄睢陽,事先退走呢?如果這座城不能夠守住,即使退避到別的地方去又有什麼用處呢?等到確無救兵,處於困難的境地時,率領著他們那些因受傷而殘廢、因挨餓而瘦弱的餘部,即便想撤離睢陽也肯定不可能了。

張、許二公這樣賢明,他們已經考慮得很周到了。堅守一座城池,來保衛朝廷,憑藉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擋上百萬日益增多的敵軍,掩蔽江淮流域,從而阻遏叛軍的兵勢。唐王朝沒有被滅亡,是誰的功勞呢?

在當時,丟棄城池而考慮活路的不是少數幾個人,掌握強兵、坐視不救的人到處都是。他們不去追究非議這些人,反而責怪張、許不該死守,也就可見他們把自己比同叛逆,製造邪說幫助叛敵攻擊張、許二公。

《張中丞傳後敘》翻譯

《張中丞傳後敘》翻譯

2樓:藍瑟一身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吳郡人張籍翻閱家中舊書,發現李翰撰寫的《張巡傳》。李翰以文章寫得好而自負,這篇傳記寫得很詳細周密。但可惜還有不足之處,沒有替許遠立傳,又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蹟的頭尾。

許遠雖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張巡,但他開啟城門,接納張巡共守睢陽。地位本來在張巡之上,卻把權柄交給他,受他指揮,沒有什麼猜疑和妒忌,最後和張巡一起守城,一起死難,建立了功名,由於城池淪陷而被俘虜,和張巡的死相比先後不同時罷了。許、張兩家子弟才能智慧型低下,不能徹底理解許遠、張巡的志氣,張家子弟認為張巡戰死而許遠受虜不死,懷疑許遠怕死而降賊,許遠假如怕死的話,為何要苦苦地死守小小的睢陽城,把自己的奴僮殺了給土兵們吃,來同敵軍抗戰而不投降呢?

當他們被圍困的時候,城外連極其弱小的援兵都沒有,他們所要效忠的只是國家和君主罷了,而叛軍則告訴許遠唐朝已經滅亡,君主已經死了。許遠看見救兵不來,而叛軍卻越來越多,一定以為敵人的話是真的。等不到外來的救兵尚且死守城池,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是傻瓜也會算得出死亡的期限!

由此看來,許遠的不怕死也就很明白了。哪有城池失陷了,部下都死光了,他自己卻獨自含羞忍辱,苟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這麼做,唉!

難道說許遠這樣賢明的人會做這樣的事嗎?

談論的人又說許遠和張巡分別守城,城池失陷是從許遠所分擔的一面開始的,拿這個來辱罵許遠。這又和兒童的見識沒有差別。人要死,他的內部器官一定有先得那個病的部位;拉斷繩子,它斷開的地方一定是繩子的某一段。

觀察人死、繩斷的人見到情況是這樣,據此就責怪某一內臟和繩子的某一段,也未免太不懂道理了。小人喜歡非議,不樂意成全別人的好事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哇!象張巡、許遠對國家作出的貢獻是如此卓越,還不免遭受指摘,別的事情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當張、許二公初守睢陽的時候,怎能料到人家終於不來救援,因而放棄睢陽,事先退走呢?如果這座城不能夠守住,即使退避到別的地方去又有什麼用處呢?等到確無救兵,處於困難的境地時,率領著他們那些因受傷而殘廢、因挨餓而瘦弱的餘部,即便想撤離睢陽也肯定不可能了。

張、許二公這樣賢明,他們已經考慮得很周到了。堅守一座城池,來保衛朝廷,憑藉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擋上百萬日益增多的敵軍,掩蔽江淮流域,從而阻遏叛軍的兵勢。唐王朝沒有被滅亡,是誰的功勞呢?

在當時,丟棄城池而考慮活路的不是少數幾個人,掌握強兵、坐視不救的人到處都是,他們不去追究非議這些人,反而責怪張、許不該死守,也就可見他們把自己比同叛逆,製造邪說幫助叛敵攻擊張、許二公。

我曾在汴州、徐州二幕府任推官,多次經過兩州之間的睢陽城,親自到那稱為「雙廟」的地方致祭過,那裡的老人常常談到張巡、許遠當時的事情。

《張中丞傳後敘》全文翻譯

《張中丞傳後敘>>的翻譯

文言文《張中丞傳後敘》的翻譯是什麼?

文言文<張中丞傳後敘>的翻譯

舉例說明韓愈張中丞傳後敘用什麼手法描述張巡,許遠,南齊雲這三

概括韓愈 張中丞傳後敘 中寫到的張巡 許遠 南霽雲三位人物的性格特徵,舉例說明作者描寫人物所用的手法。答 前半部分的論證方法。本文前半部分是駁論,駁論時所用的論據和所採用的論證方法。模擬論證,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理作理論論據。全文第三自然節 對比論證,用 棄城而圖存者 擅強兵坐而觀者 作對比。第四自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