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59號軍火庫
α粒子散射實驗,也叫盧瑟福實驗。
改變運動方向,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行星式原子結構模型:原子中存在乙個帶正電的核心,即原子核。
盧瑟福從2023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想證實湯姆孫原子模型的正確性,實驗結果卻成了否定湯姆孫原子模型的有力證據。在此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為了要考察原子內部的結構,必須尋找一種能射到原子內部的試探粒子,這種粒子就是從天然放射性物質中放射出的α粒子。盧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轟擊金箔來進行實驗,如圖是這個實驗裝置的示意圖。
在乙個鉛盒裡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釙(po),它發出的α射線從鉛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細的射線射到金箔上。當α粒子穿過金箔後,射到螢光屏上產生乙個個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可用顯微鏡來觀察。為了避免α粒子和空氣中的原子碰撞而影響實驗結果,整個裝置放在乙個抽成真空的容器內,帶有螢光屏的顯微鏡能夠圍繞金箔在乙個圓周上移動。
實驗結論:原子是電中性的,核帶有的正電荷等於核外電子的總負電荷。對原子序數為z的原子,核帶正電ze。
核的電荷數是乙個嚴格的整數,它等於核內的質子數。質子帶正電e,與電子的電量相等。
2樓:多情王子無情手
2023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根據α粒子轟擊金箔的實驗中,絕大多數α粒子仍沿原方向前進,少數α粒子由於撞擊到了電子發生較大偏轉,個別α粒子偏轉超過了90°,有的α粒子由於撞上原子核所以偏轉方向甚至接近180°。該試驗事實確認了:原子內含有乙個體積小而質量大的帶正電的中心,這就是原子核模型的來歷。
a為什麼不對,是誰的什麼實驗第一次發現原子的複雜核式結構?
3樓:我在探秘
原因如此,分子**能產生電磁波,但不能說電磁波是分子的組成部分,只是能級躍遷的產物。
原子核是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天然放射性試驗說明了原子的複雜核式結構。為了要考察原子內部的結構,必須尋找一種能射到原子內部的試探粒子,這種粒子就是從天然放射性物質中放射出的α粒子。盧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轟擊金箔來進行實驗,
4樓:匿名使用者
原子核的組成部分只有質子和中子。β衰變是因為中子轉變成質子同時產生電子。所以a不對。
盧瑟幅通過α粒子的散射實驗發現了原子的核式結構。
5樓:雨晴時尚影視
a選項中的電子是原子核內的中子變成乙個質子和乙個電子,所以不能說明電子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
b 人物是盧瑟福
發現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科學家是誰?????
6樓:匿名使用者
盧瑟福發現了質子,但到2023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才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這中間有個小插區。盧瑟福發現質子後,在實驗中得到的結果顯示原子核並不是只由質子構成的,他在一次演講中公布這件事,當時查德威克在場。後來小居里夫婦在一次實驗得到了一種新粒子(也就中子),但他們沒有引起重視。
查德威克聽說後立即回實驗室進行實驗,也得到了中子,並很快宣布了他的發現。他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而小居里夫婦則與之失之交臂。
7樓:水煙羅
2023年,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這才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核可能具有更複雜的結構。
19世紀末,人類開始揭開原子內部結構的秘密,最先發現電子的科學家是誰
8樓:匿名使用者
thomson,joseph john約瑟夫·約翰·湯姆遜(1856~2023年)。
英國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研究所所長。2023年用法拉第管開始了原子核結構的理論研究。
他研究了陰極射線在磁場和電場中的偏轉,作了比值e/m(電子的電荷與質量之比)的測定,結果他從實驗上發現了電子的存在。他把電子看成原子的組成部分,用原子內電子的數目和分布來解釋元素的化學性質。提出了原子模型,把原子看成是乙個帶正電的球,電子在球內運動。
他還進一步研究了原子的內部構造和陽極射線。2023年與阿斯頓共同進行陽極射線的質量分析,發現了氖的同位素。2023年他因在氣體導電研究方面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另有,威廉·湯姆遜(1824~2023年)。亦譯為湯姆生。英國物理學家。
2023年封為凱爾文(又譯開耳芬)勳爵。在他的研究工作中,以熱學和電學及它們的應用等方面最有成就。2023年創立絕對溫標(亦稱開氏溫標);以後,他把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具體應用到熱學、電學和彈性現象等方面,對熱力學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
此外,還製成靜電計、鏡式電流計、雙臂電橋等很多電學儀器。2023年起,他領導完成了橫越大西洋海底電纜的安裝工作。2023年證明了電容放電是一種振盪。
19世紀末論述了原子的構造。堅持用力學模型來解釋一切物理現象。曾任格拉斯哥大學教授(1846)和校長(1904)。
湯姆遜全名瑟夫·約翰·湯姆遜,出生在2023年,2023年開始了原子核結構的理論研究.他從實驗上發現了電子的存在,提出了原子模型,把原子看成是乙個帶正電的球,電子在球內運動.他還進一步研究了原子的內部構造和陰極射線.2023年與阿斯頓共同發現了氖的同位素.2023年他因在氣體導電研究方面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乙個發現電子從而揭開原子具有結構的科學家是誰
9樓:學習方法與心理疏導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thomson,joseph john;2023年—2023年),英國物理學家,電子的發現者。
電子是一種基本粒子,重量為質子的1/1836。電子圍繞原子核做高速運動。電子通常排列在各個能量層上。
當原子互相結合成為分子時,在最外層的電子便會由一原子移至另一原子或成為彼此共享的電子。
原子核結構學說誰提出的
10樓:張嘉年
2023年,歐內斯特·盧瑟福在驗證湯普森的梅子布丁模型時發現了原子核上圖中π介子是傳遞核強力的中間媒介強子,核強力是組成原子核之力。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資訊單位-量子位元(qubit)(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圖於位元 it from bit
量子資訊研究興盛後,此概念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位元)注:位元即位元
11樓:喜馬里亞納
盧瑟福2023年由盧瑟福提出。認為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直徑很小的核心區域,叫原子核,電子在原子核外繞核作軌道運動。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12樓:
是盧瑟福在2023年提出的。2023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根據α粒子轟擊金箔的實驗,確認了:原子內含有乙個體積小而質量大的帶正電的中心。
13樓:
2023年英國科學家湯姆森發現了帶負電荷的電子.2023年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即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
下列關於原子和原子核的說法正確的是A衰變現象說明
b c試題分析 衰變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轉化為質子同時產內 生電子的過程,所以容電子不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a錯誤 粒子散射實驗中少數 粒子能發生大角度偏轉,說明原子中絕大部分質量和全部正電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盧瑟福就此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結構學說.故b正確 由玻爾的原子模型可知核外電子軌道半徑越大,能級越...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原子
a 原子 由原子核與核外抄電子構成,原子核帶bai 正電荷,電子帶負電du荷,錯誤 b 地zhi殼中 dao 人體中以及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正確 c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kclo3,錯誤 d 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 原子和離子,錯誤 故選b.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原子的能量是不連續的,存在能級,而原子核的能量是連續的,不存在能級這句話哪錯了
能級這個概念是用來描述電子軌道的,玻爾將原子核外的電子軌道稱為能級,他認為能級是定態的,電子軌道是不連續的。而說能量是不連續的,這個概念是蒲朗克提出的,從而否定了自然界無跳躍的觀念。原子核的能量是連續,這句話錯誤,由於原子核的構造,簡單來講只有電子,中子,質子,他們結合時決定的能量是幾個特定值的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