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教如何做人做事的詩,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身上你學會什麼為人處世的道理

2022-07-17 21:08:46 字數 5232 閱讀 1898

1樓:劫色無罪

李世民的詩知道的還真沒有,但是他那句“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非常出名。

做人做事的古詩

2樓:妮蘋公主

在學習中,古詩哲理賞析

我國古代有著浩如煙海的詩詞其中有不少詩詞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剖析其中哲理,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陸 遊

此詩揭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係原理,學習書本知識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

尋章摘句老鵰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唐) 李 賀

詩中嘲諷脫離實際、華而不實的文章毫無用處,說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認識應用於實踐,並指導實踐,那種不為實踐服務的認識毫無意義,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消盡國魂空,

(清) 梁啟超

此詩說明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認識能促進事物的發展,反之,則阻礙事物的發展,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唐) 羅 隱

香州長徑盡棘叢,奢雲豔雨只悲風,

吳王事事堪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

(唐) 陸龜蒙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唐) 自居易

這組詩包含現象與本質的關係原理,事物都有自己的現象和本質,認識的根本任務就是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如果只停留在現象上,認識就會流於膚淺和片面,前兩首說明,吳王夫差窮奢極侈的本性註定其必然亡國,把吳亡歸罪或歸功於西施的認識,是片面膚淺、有失公允的,第三首說明事物的現象有真假之分,不辨真偽,就難以抓住事物的本質,

吾聞池中魚,不識海水深,

吾聞桑下女,不識華堂陰,

(唐) 於 賁

此詩說明實踐是認識的**、認識受實踐制約的道理。

勸君須惜少年時,勸君莫惜金縷衣,(無名氏)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王安石)

紙上來的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無名氏)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書山有路勤未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無名氏)。

3樓:太原百不度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4樓:匿名使用者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樓:流浪海星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三徑菊,四圍書

6樓:匿名使用者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當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

7樓:匿名使用者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8樓:淡淡清香飄千古

做人胡秉言

幸運垂勇敢,福臨厚道人。

言譏德信敗,勢惡禍端存。

厚德載物

胡秉言厚德能載物,慈善惠鄉鄰。

大道能從簡,仁和信做人。

自強不息

胡秉言自強不懈怠,努力有恆心。

學會擔當守,明德做善人。

9樓:

表示做人做事的古詩有如下:

1、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4、登岳陽樓

唐代: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5、不第後賦菊

唐代: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甲。

10樓:李鳳春春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

11樓: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2樓:蔓草

唐詩重情,宋詩重理,可做參考。

13樓:清韻藍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4樓:匿名使用者

吃苦當吃補,方得福中福。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15樓:暮磊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o(︶︿︶)o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o(≧v≦)o~~我也來玩

16樓:駱兆媛

審慎行事的人,常得機遇之助

17樓: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18樓:匿名使用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

19樓:徐娟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20樓:姑蘇城之月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21樓:匿名使用者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22樓:冷月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身上你學會什麼為人處世的道理 ??

23樓:匿名使用者

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身上你學會什麼為人處世的道理 :

1、唐太宗:

(1)重視人民的力量(他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慄庶),要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才會支援你;

(2)重用人才,注重人際交往。如他重用的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

(3)注重改革創新,如他合併州縣,革除了民少吏多的痺症;

(4)重視對比,借鑑。(如以史、人、銅為鑑)。

2、魏徵:

(1)堅貞不屈;

(2)善於看人,特別是選擇李世民。

(3)做事有理、有度、有節。

請問唐太宗具體親自寫過哪些詩詞、文章?

評價李世民詩詞名句

李世民最著名的5首詩詞是什麼?

如何正確評價唐太宗李世民

24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一個評價是正確的

所有的評價都是建立在前人留下的歷史記錄上,前版

人帶有個人感情的記錄權會極大影響到後人的評價。

還有,所有事情都要分量面看。

比如你說軍事方面,他的確打贏了很多仗,有大有小。大小都是人說了算。什麼叫大什麼叫小呢

納諫,你縱向比較,覺得他晚年不怎麼納諫了。可你如果橫向比較,跟其他帝王比起來,就會覺得他還不錯。畢竟身在高位,心態不可能永遠“擺得正”。

隋王朝大治只是暫時的。後來戰亂多年,隋初積累的那點東西早就敗光了。隋朝的功勞主要是建立了一套制度、法律的體系,唐朝繼承並且發揚光大。

要說輪不到李世民,呵呵,那為什麼沒輪到唐高祖,非要輪到他唐太宗呢?照你的說法,漢武帝也只不過撿了文景之治的皮夾子,換了阿貓阿狗一樣能大治?當然不是這樣的。

歷史的經驗就是,一般來說,大治的年代,總輪不上第一個皇帝,因為戰亂剛結束,剛開始恢復生產力。之後這個王朝的走向,就要看第二個皇帝做得怎麼樣了。

你看秦漢隋唐,第二個皇帝做得如何極大地影響了整個王朝的走勢。所以李世民還是很重要滴

想要做大事業,就看資治通鑑,習帝王之術。***可是看了十七遍呢。

25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優秀帝王,不會有太多轟轟烈烈的事蹟,要想在一個複雜的社會力把老大內當好,沒容

有那麼容易,必須要夠精明,說白了要夠奸!李世民是一個政治家,並不是單純的一個好戰的將軍,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就是要用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好的結果,所以他並沒有打多少大戰,但是正是在他的精心佈局之下,才滅掉了詰利,如果你熟讀一下歷史就會明白,想要創造一個盛世,是沒有那麼容容易的,世界上也沒有幾個可以達到那樣的盛世的!所以才會有千古一帝的稱號!

他的成就肯定有前人的功勞,但是也沒有幾個人可以把這種強大發揮到極致,他的目標是盛世,他做到了。知道崇禎嗎?知道史學家對他的評價嗎?

他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一生都在為恢復大明的強大努力,兢兢業業,但是最終他失敗了,出去歷史背景和運氣的原因,他的能力確實有些欠缺!說道納諫,納諫的惡人有他的考量,但是作為皇帝,他有更多需要考慮的因素。

26樓:匿名使用者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最老實的人,他的老婆長孫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最賢惠的女人!這一對夫妻真配!

27樓:彭文帝

貞觀來王朝是李世民大帝自建立起來的。李世民是唐帝國實際上的開國皇帝(他的父親李淵只是名義上的)。在中國所有的開國皇帝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受過良好系統的教育,出身也最為高貴。

他胸襟開闊,文武全才,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在當政期間創立了蓋世絕倫的文治武功。

在中國這個高度集權缺乏民主和人權觀念的國家裡,最高領導人的素質決定國家的命運。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教育兒子的?

論唐太宗李世民,如何評價唐太宗李世民?

1.他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為大唐的全盛奠定了基礎2.在鞏固統治方面,他吸取隋亡教訓,節用戒奢 分為個人和國家兩方面,國家分為1.精簡機構2.裁撤冗員 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完善 集權 招賢用能,完善科舉制,虛心納諫,居安思危,勵精圖治。由於他的政績,在貞觀年間,政治安定,經濟繁榮,人口大幅度增加,社會...

唐太宗李世民被譽為,唐太宗李世民開創的盛世被稱為什麼?

唐太宗李世民被譽為 天可汗 唐太宗李世民 598年1月28日 649年7月10日 隴西成紀 今甘肅省秦安縣 人。唐朝第二位皇帝 626 649年在位 傑出的政治家 戰略家 軍事家 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生於武功別館 今陝西武功縣 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

如何評價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正確評價唐太宗李世民

說李世民是一千年才出現一位的人物也不為過。李世民出身高貴,卻沒有沾染紈絝子弟的習性,16歲帶兵行軍,18歲隨父親晉陽起兵,他出身軍旅,戰場上叱吒風雲,性格果敢,殺伐決斷。玄武門之變給他蒙上了巨大的心理陰影,按照正常推理,他繼位後應該是位暴虐成性,心理嚴重扭曲,向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功臣舉起屠刀的鐵血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