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為什麼是給元宵節寫詩的第一人

2022-08-10 23:52:21 字數 5829 閱讀 6795

1樓: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陝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1]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於大興,[2] 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隋朝大運河[3] ,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

造成天下大亂,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大業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唐朝諡煬皇帝,隋恭帝楊侗諡世祖明皇帝,[4] 夏王竇建德諡閔皇帝,《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

元宵節的詩句

2樓:

生查子·元夕---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詩曰---姜白石

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正月十五夜燈---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十五夜觀燈---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上元竹枝詞---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公尺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3樓:888排憂解難

元宵佳節月亮圓,

可嘆烏雲織天簾。

大紅燈籠高高掛,

怒放烟花映中原。

關於元宵節的詩句

4樓:金六福

1、《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2、《正月十五夜》

唐代: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譯文:明燈錯落,園林深處對映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豔的花朵一般;由於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開啟了。人潮洶湧,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豔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3、《元宵》

明代: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譯文:這樣的夜,如果只有燦爛的燈,缺少皎潔的月,無以盡興,這樣的夜,如果只有皎潔的月,沒有燦爛的燈,無以為春。春天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人間,美人如花似玉,彩燈帶著歡欣的笑意燃燒月下,月亮如水似銀。

滿街珠寶翡翠閃耀,那是春遊的村女,歌聲嘹亮,笙管悠揚,那是小伙在賽社神。如果不盡興遊玩,開懷大笑,怎麼對得起這樣的吉日良辰?

4、《京都元夕》

金朝: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譯文:元宵節時,到處都能碰到女人們穿著盛裝,化著美好的妝容來看燈;小孩子們則在街道上歡鬧著。我這個穿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做什麼呢?也在遊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5、《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譯文:玉漏和銀壺你們暫且停下不要催了,宮禁的城門和上面的金鎖直到天亮也開著。誰家看到明月還能坐著什麼都不做呢?**的人聽說有花燈會不過來看呢?

5樓:簡簡冰

1、《生查子·元夕》

[ 宋 ]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譯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雪亮。

月兒公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同去年一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衣裳。

2、《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 宋 ] 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沈吟各自知。

譯文肥水汪洋向東流,永遠沒有停止的時候。早知今日淒涼,當初真不該苦苦相思。夢裡的相見總是看不清楚,趕不上看畫像更加清晰,而這種春夢也常常無奈會被山鳥的叫聲驚起。

春草還沒有長綠,我的兩鬢已成銀絲,蒼老得太快。我們離別得太久,慢慢一切傷痛都會漸漸被時光忘去。可不知是誰,讓我朝思暮想,年年歲歲的團圓夜,這種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3、《正月十五夜》

[ 唐 ]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譯文明燈錯落,園林深處對映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豔的花朵一般;由於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開啟了。

人潮洶湧,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豔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4、《女冠子·元夕》

[ 宋 ] 蔣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但夢裡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閒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譯文蕙蘭花散花出陣陣幽香,雪后的晴空,輝映著池沼館閣猶如畫景風光。春風吹到精美的歌樓舞榭,到處是笙簫管樂齊鳴。琉璃燈彩光四射,滿城都是笑語歡聲。

而今隨隨便便掛上幾盞小燈,再不如昔日士女雜沓,彩燈映紅了塵埃迷天漫地,車水馬龍,萬眾歡騰。何況近年來我已心灰意冷,再也沒有心思去尋歡逛燈。

江城冷落人聲寂靜,聽鼓點知道才到初更,卻已是如此的冷清。請問誰能向天公,再度討回以前的繁榮昇平?我剔除紅燭的殘燼,只能在夢境中隱隱約約重見往年的情景。

人來人往,車聲隆隆,手持羅帕的美女如雲。我正想用吳地的銀粉紙,閒記故國元夕的風景,以便他日吊憑。我笑嘆那鄰家梳著黑髮的姑娘,憑倚窗欄還在唱著「夕陽西下」!

5、《京都元夕》

[ 金 ] 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譯文元宵節時,到處都能碰到女人們穿著盛裝,化著美好的妝容來看燈;小孩子們則在街道上歡鬧著。

我這個穿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做什麼呢?也在遊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6樓:匿名使用者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7樓:閩良慶汝

雁喚元宵歸塞北,燕銜新社到江南。《二月二日即事》方嶽

元宵節的古詩,傳說,故事,習俗,祝福語

8樓:卑微式迷戀

《元 宵》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這是在千年前的秦朝就已經開始的漢族傳統節日。這天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道教有天、地、水三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為慶祝正月十五天官聖誕,人們點燈燃火,徹夜不熄。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9樓:刃在手裡

遠小是到是梅爾康熙來了個去吧皮卡丘比較晚點去哪呀呀呀!大驚失色調我晚上是假設法院街裡有你呀。

10樓:

現在怎麼又有元宵節了

關於元宵節的詩歌

11樓:莫念v勿忘

關於元宵節的詩歌如下:

1、宋代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一說作者為朱淑真),全詞如下: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2、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全詩如下: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宋代姜白石的《詩曰·元宵爭看採蓮船》,全詩如下: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4、宋代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全詞如下: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5、唐代詩人張祜的《正月十五夜燈》,全詩如下: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12樓:

元宵節的詩歌很多,選幾首知名度較高的:

一、《生查子·元夕》

(北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二、《青玉案》

三、《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四、《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13樓:向前看

1、燈轉華夏千年過,些小佳節繼開來。香車寶馬今何在?喜慶中原億眾安。《元宵有感》

3、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元夕無月》(清)丘逢甲

4、年到元宵燈火燃,龍騰獅舞夜難眠。滿簾花影月三五,一碗湯圓情萬千。《元宵夜思兒》

二、元宵節一般吃:

湯圓元宵節,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

做湯圓所用的糯公尺性平、味甘、補虛調血、健脾開胃、益氣止瀉,有暖中、生津和潤燥的功能。

再者各類湯圓常規餡主要以果料和乾果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營養價值就「更上層樓」。

水煮湯圓是最簡單的做法,其實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元宵節為什麼吃湯圓,元宵節的來歷?為什麼要吃湯圓?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 面繭 圓不落角 到了南宋,出現了 乳糖圓子 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週必大所寫的 元宵煮浮圓子 詩,裡面有 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 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 的稱呼就比較多了。元宵由糯公尺製成,或實心,或帶餡。人們把這種食物叫 浮圓子 後來...

今年元宵節月亮什麼時候圓,為什麼元宵節的月亮圓

2018年的元宵月亮copy,是8年以來bai最大的元宵月。2018年元宵節du賞月最佳時間 2018年元宵月亮最zhi圓時dao刻是3月2日上午8時51分15秒。2018年的元宵節將至,這是農曆新年當中的第乙個月圓之夜。都說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但是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依然和去年一樣,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為什麼中考是人生第一考,中考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嗎?

張鈺濤 中考,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或許比高考更重要,因為好學校畢業生,無論是成績還是精神面的確高了幾個檔次。中考,全稱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是檢測初中在校生是否達到初中學業水平的水平性考試和建立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的高中選拔性考試 是初中畢業證發放的必要條件,考試科目將國家課程方案所規定的學科全部列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