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傳統節日有哪些(要有說明習俗和時間)

2022-11-10 03:26:32 字數 5377 閱讀 9312

1樓:譚

1、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乙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徵生活步步高。

2、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夜。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3、二月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4、清明節: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

5、端午節: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

6、七夕節: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於漢朝,經過千餘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

這一天,民間有向織女乞巧的習俗。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

7、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8、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9、冬至節:台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闔家團圓。北方地區冬至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的傳統食品有冬至公尺糰、冬至長線面等等。

10、臘八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吃臘八粥。

2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分別有哪些習俗?要詳細。

3樓:茹文俊

1、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2、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

3、清明節前一天:寒食 ,舊俗中的乙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主要是春秋時期的晉文公為了紀念死亡的介之推,用寒食表示紀念。

4、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5、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為了紀念屈原,人們為了不使魚蝦吃掉其屍體,紛紛用糯公尺和麵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為後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

6、農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我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後有婦女於此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

7、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

8、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因「高」與「糕」音同,所以重陽節又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9、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乙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乙個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乙個節日來過。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公尺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10、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 。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臘月初八這一天,舊俗要喝臘八粥。

傳統節日形成,是乙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乃中華民族特有的特色節日。

此外,我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例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

4樓:夜無緬

春節,除夕團年飯,北方吃餃子。

元宵節,吃元宵(湯圓)打燈籠.

三月三,吃薺菜煮雞蛋.

端午節,紀念屈原,塞龍舟,吃粽子。

清明節,掃墓祭祖。

中元節,祭祀祖先,焚燒香紙。

中秋節,賞月,吃月餅。

重陽節, 登高,賞菊,插茱萸。

臘八節,祭祀神靈,喝臘八粥。

5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臘八節

6樓:匿名使用者

情人節。一起刻一,?( ̄ー ̄)乀一

7樓:他她那裡他

其實還有最好的答案,我也不要相信這裡的答案。

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與習俗丶時間(農曆)

8樓:匿名使用者

除 夕時間:農曆十二月三十春 節

9樓:肖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 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公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 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

「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

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乙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乙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10樓:匿名使用者

挺去了呀快夸夸踏踏壓壓驚先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有什麼?

11樓:困難解決局

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也各地有異,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習俗有哪些?

12樓:看好拿破崙

中國的傳統節日共計約13個,相關習俗如下:

1、除夕(臘月最後一天)

北方人風俗大致一致,過年包餃子、蒸饃等等;而南方各地則風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湯圓、吃公尺飯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著諸多不同的過年風俗。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2、春節(正月初一)

守歲放鞭炮 貼春聯 拜年 吃餃子 吃香腸,臘肉 看春晚(近年來才有)。

3、元宵節(正月十五)

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去百病、舞龍、賞花燈、舞獅子等風俗。

4、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綿山改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並把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全國禁動煙火,只吃冷食。後來便形成了在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5、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

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6、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

上巳節起源於蘭湯辟邪的巫術活動,在這項活動中,蘭草被用作靈物。主要習俗有祭神,齋戒,沐浴用蘭湯。

7、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8、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婦女於七夕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受西方國家的影響,中國越來越多的情侶把那天視為中國情人節。

9、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夜人們會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特別是月餅,邊吃月餅等邊在庭院賞月。

10、重陽節(農曆:九月九)

重陽節就是人們敬老愛老、思念雙親、渴望團圓的日子。除此之外還有登高、吃重陽糕、賞菊並飲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陽酒等習俗。

11、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

農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乙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12、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

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嚐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製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13、小年(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

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乙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乙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數與原始信仰、天象物候、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

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乃中華民族特有的特色節日。

遼寧的傳統節日的習俗,遼寧有什麼傳統節日習俗?

遼寧沒有特殊的節日習俗。 小馨有點甜 遼寧省民風民俗 海城高蹺秧歌屬於大鼓高蹺,是遼南高蹺的一支,是民眾十分喜愛的民間舞蹈,經過300多年的不斷演變,已經形成了舞蹈 雜技 小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海城縣誌 清康熙十二年 1673年 牛莊古鎮三義廟就有高蹺 旱船沿街跳舞表演 在清初,東北的海上 主要集中...

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重陽節,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等等,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 龍抬頭 農曆二月初二 社日節 農曆二月初二 上巳節 農曆三月初三 寒食節 冬至後的105或106天 清明節 公曆4月5日前後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 七夕節 農曆七月初...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1 除夕 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 守歲 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都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 貼春聯 貼年畫 貼窗花 貼福字。2 春節 以吃年糕 餃子 湯圓 大肉丸 全魚 美酒 蘋果 花生 瓜子 糖果等為主 放鞭炮 給壓歲錢 拜年 走親戚 送年禮 上祖墳 逛花市 鬧社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