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是d啊,根據阿基公尺德定理,物體所受浮力就是他們排出的水的重力。
他們體積一樣,所以選d啊。
其實鋁球可以空心啊,空的小一點,鐵球空的多一點。
2樓:匿名使用者
b中鋁有可能是空心的,只要鋁的質量除以鋁的體積比水的密度大,就是說鋁的相對密度還是比水大,還是會下沉。d中,因為浮力是物體排開水的質量的重力,體積一樣的兩球完全浸沒,排開水的重重力一樣,所以浮力一樣。
3樓:
摘要。您好,親親。麻煩您把題目發給我哦
初中物理題目。
您好,親親。麻煩您把題目發給我哦
請問順便可以講解一下嗎。
好。我先問你個問題,你覺得這是個動滑輪還是定滑輪。
我還沒有學,只是別人問我的,我才初一
哦哦好的。這是乙個動滑輪。
動滑輪的概念是滑輪相對於人在運動。
小明在用力拉的時候,小明慢慢向上公升起。
是不是滑輪相對於小明就是乙個運動狀態。
小明只需要使用大於250n的力就可以上公升了。
好的,謝謝,請問有解題過程嗎。
因為動滑輪兩根繩子兩端的力是相等的。
這不是一道計算題。
這是一道理論敘述題。
沒有計算過程。
4樓:才靜曼褚新
當氣球勻速上公升時和勻速下降時均共受到三個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和阻力。且都處於平衡狀態。
1、勻速下降時,受到豎直向上的阻力和浮力與豎直向下的重力,有:g=f+f=2000+100=2100n。
2、勻速上公升時,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與阻力,有:g'=f-f=2000-100=1900n。
則丟擲物體的質量為:m=(g-g')/g=(2100-1900)/10=20kg。
5樓:富玉英抗午
水的質量m=pv=1*10^3*20=2*10^4千克。
水的重力。g=mg=2*10^4*10=2*10^5牛。
把水提到水塔中需做功w=gh=2*10^5*25=5*10^6焦。
由η=w有/w總得,w總=w有/η=5*10^6/65%=焦。
所以,總功率p=瓦。
6樓:匿名使用者
1)設人拉力為t,重物質量為m,oa段長loa,ob段長lob,則根據力學平衡原理,t*sin 30°*loa=m*g*lob,代入資料得t=10n。
2)設小車質量為m,人對繩拉力為零時,小車離o點距離為l,則根據力學平衡原理。
m*g*l=m*g*lob,則l=2m
則此時牽引力對小車做的功為:
w=fl=1*2=2j
7樓:匿名使用者
錯了,對桌面的壓力是相等的,都等於容器重加水重,不相等的是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對於上端小下端大的容器來說,分析水受力,水受重力、容器底的支援力,此外,還受到容器側壁對水斜向下的壓力,因此容器底的支援力應大於水的重力,即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大於水重力。
對於上端大下端小的容器來說,水受重力、容器底的支援力,此外,還受到容器側壁對水斜向上的支援力,因此容器底的支援力應小於水的重力,即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小於水重力。
所以倒過來放,水對容器底的壓力變小。
8樓:匿名使用者
一樓正解,對於桌面來講壓力沒變,變的只是壓強(單位面積上的壓力),當然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壓強也變了。
9樓:彩雲小
壓力不變,壓強變小了,受力相同,受力面越大,壓強越小。
10樓:陶馨閣
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標準大氣壓與760cm高汞柱產生的壓強是相同的。
在計算液體壓強時,按公式:壓強=密度*高度*g。
因此在同乙個地方,同一液體同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液體高度不變。
但因為傾斜,要讓高度不變,只能增長長度。
11樓:
高度不變!外界大氣壓不變,只要不管內不進去氣泡,水銀柱高度保持不變!
長度變長!豎直時長等於高,傾斜後長相當於乙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斜邊大於高!
12樓:匿名使用者
長度變長,高度不變。把長度和高度區分開就行。長度是起點到終點,高度是豎直距離。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變,只要液體上方真空高度保持不變。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豎直高度段,長度變化是l=sinθ 高度不變。
長度變長。
物理題目求助求助!物理題目!!!!!
b對。由於做曲線運動的粒子,受到的合力 這裡是電場力 方向是指向曲線的內側 凹側 從圖中可知,若設正電粒子從m運動到n,它受到的電場力方向就是斜向上偏左 電場力方向與等勢面垂直 電場力對正電粒子做負功,粒子從m到n時動能是減小的,即在n點的動能大於在m點的動能。可見,三個等勢面中,a的電勢最低。選項...
初中物理題,初中物理題?
是。原因 假設杯子沒有底,與大氣相通,則上公升液面相同。現在杯子有底,因為杯子的重量,杯子裡的空氣氣壓大於大氣壓,相對不容易被壓縮,所以杯子裡的液面上公升也相對困難。比平時提前乙個小時出發,卻只比平時早到10分鐘,如果車子每天都是正常時間去接他話那今天車子就相當於少用了10分鐘,車子少走的10分鐘路...
麻煩的物理題目,麻煩的物理題目
速度時間圖你會不?是乙個梯形,畫出來就很簡單了,開始達到最大速度v時,化的時間t1 v 1 v,開始減速時刻為t2,100 t2 v 4,得t2 100 v 4,其面積就是總路程,1 2 t2 t1 100 v 1440,帶入就可解得v的值,其實用這種方法是最快的!要弄清楚物理過程!s1 v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