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最大的倚仗,是城樓上的兩童子?為什麼司馬懿看到後撤兵?

2024-12-24 16:40:08 字數 3695 閱讀 6695

1樓:天馬行空

空城計最大的倚仗是羅貫中天馬行空的創作思維,小羅同志就是沒有把《三國演義》名字改了,演義內容應該叫著《孔明傳》比較貼切。

2樓:自己滴定

沒錯,的確是看了城樓上的兩個童子,因為司馬懿看到兩個小孩子都如此的鎮定,所以就可以斷定,這一定是諸葛亮埋伏了大量的軍隊。

3樓:乾燥溫度

之所以看到這樣的乙個現象,就說明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貿然進去會上當的,還不如去做乙個有力的調整,從而打乙個勝仗。

4樓:網友

空城計最大的依仗其實是源於諸葛亮對司馬懿的瞭解,司馬懿本來就生性多疑,看到城門大開,諸葛亮與童子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怕進入之後被諸葛亮甕中捉鱉,所以選擇了撤兵,並且司馬懿已經有了街亭,西城的位置並不值得司馬懿冒這個險,於是選擇了撤兵。

5樓:活寶就是不上班

並不是這樣的,其實司馬懿是知道里面的計謀的,司馬懿有很多的謀略,他非常的謹慎,所以他後來撤兵了。

難怪司馬懿會撤兵,城樓上的兩個書童,是整場空城計最大的疑兵嗎?

6樓:兔子舞

城樓上的這兩個書童的確是整場空城計當中的疑兵,畢竟司馬懿在看到諸葛亮在城樓上這樣怡然自得,內心也是有幾分恐慌的,而且在看到旁邊還有兩位旦遊書童看見書童的表情也絲毫不見慌張,也可以吵老看出司馬懿在面對這種景象的時候,那些人公升遲公升已經有了撤退之意。

7樓:踏敵

是的,如果不是這兩個人的存在,也不可能影響他們做出錯誤的判斷,也不可能導致他們撤兵。

8樓:伍六七學姐

是的,確實是,城樓上的這兩名書童他們表現得安定自若,臉上看不老禪到慌張的神色,這種殲兄心理戰術會造成樓下的司馬懿覺得他們之所以侍改塵能這麼淡定,肯定是因為底氣十足。

諸葛亮空城計嚇走司馬懿,城樓上為何是兩個書童呢?

9樓:星恩文化

在歷史長河中,諸葛亮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我為您講解。

空城計諸葛亮嚇走司馬懿那一幕,可是被很多**傳,一些人覺得,比起諸葛亮,其實司馬懿差得遠,論謀略還是諸葛亮更啟悔勝一歷大籌,真的是這樣子嗎?諸葛亮平時做事謹慎又謹慎,每次走下一步的時候都會想好後果,他絕對不是乙個冒險的人。

這點司馬懿也很清楚,畢竟作為諸葛亮的老對手,他們可是互相瞭解的很,不過司馬懿和諸葛亮不一樣,諸葛亮被劉備信任,而曹操可是對司馬懿忌憚的很,每次在用不到司馬懿的時候,就會想辦法架空他,這點不僅是司馬懿,連諸葛亮都很清楚。

一些人的悄爛正觀點是,諸葛亮是利用司馬懿的疑心嚇退了他,可是當時即使城裡有埋伏,司馬懿還是有一拼之力,為何卻果斷撤軍呢?其實空城計的最大破綻就是城樓上兩書童。

這兩個書童待在諸葛亮身邊各做各的事情,完全沒有一絲懼色,很好的配合諸葛亮,這也嚇到了司馬懿,而且司馬懿明白,如果他要是抓住了諸葛亮,或者是殺了諸葛亮,那麼他將會成為曹操的眼中釘,所以也難怪司馬懿看後會立馬撤軍了!

空城計裡,司馬懿為什麼不攻城門?

10樓:白羊座清水無香

諸葛亮是沉著冷靜,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冷靜地分析局勢,通過對對手的揣度,和對大局的分析,分析出如逃跑必被魏軍追上,於是臨危不亂,鎮靜自若地上演了一齣空城計的好戲,同時也反映了諸葛亮膽識過人的氣概。司馬懿是謹慎多疑,憑藉自己多年和諸葛亮交戰的經驗,得出諸葛亮不會鋌而走險城門開啟必有埋伏的結論,導致其措施了擊潰諸葛亮的大好時機。

司馬懿上當空城計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11樓:撿包大忽悠王

司馬懿上當空城計的真實原因是他已經看透了諸葛亮這樣的乙個計策,故意讓自己去中他的空城計,而故意退軍的。

當時的情況是,司馬懿親自率領十幾萬大軍,來追擊諸葛亮的殘軍,準備一舉打敗。但是到西城,看到的卻是諸葛亮在樓上眉頭緊鎖的談琴,琴聲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看不出慌張!而城門大開,幾個老兵在掃地,城中灰塵四起。

如果此時,司馬懿乙個衝鋒,諸葛亮肯定被活捉,最後可能直接就死了。

後世,評價司馬懿怕有埋伏,這點完全站不住腳,西城多大點地方啊,乙個小城,能埋伏多少軍隊,即使有一些埋伏,司馬懿出於謹慎起見,也應該先派小股部隊先上,看看動靜再說啊!怎麼可能十幾萬大軍對乙個小城一槍一炮都沒放就直接轉頭就走了!這裡面其實,蘊含的就是當時的做人之道。

司馬懿好歹也是三國一流謀士,城府之深無人能敵,遇到這樣的情況,派幾個神射手過去射一下諸葛亮,或者派乙個小隊過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司馬懿不會愚蠢和膽怯到扭頭就跑的地步,所以司馬懿不是真的傻到看不出空城計,而是真正的看穿了諸葛亮的空城才裝傻的說自己中計了。

說到底,中空城計的司馬懿的政治需求的結果,司馬懿需要在與諸葛的對壘中,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培植勢力,不拿下諸葛亮是以作為自己要挾軍權砝碼的,放長線釣大魚,當時在正史中孔明見戰局已經對己不利,於是迅速撤回漢中,並沒有再空耗軍力兒,曹魏方面大都督曹真見已經打退,蜀漢也沒有苦追,當時司馬懿更是遠在宛城一線,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在街亭或者西城。

12樓:我家老奶奶有點冷淡哦

有對手才存在,要不然還是被貶的。

13樓:聚成都

司馬懿好歹也是三國一流謀士,城府之深無人能敵,遇到這樣的情況,派幾個神射手過去射諸葛亮,或者派乙個小隊過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司馬懿不會愚蠢和膽怯到「扭頭就跑」的地步。所以,司馬懿不是真的傻到看不出「空城計」,而是真正的看穿了諸葛亮的空城,才裝傻的說自己「中計」了。

諸葛亮城中的虛實,應該都在司馬懿的算計之中,只要大家認真去看最新的《新三國》倪大紅主演的司馬懿,你就發現乙個有趣的乙個環節:兵臨城下時,他「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是在看孔明耍猴戲的醜態,而心裡笑他。次子司馬昭初生牛犢,不明進退的秘要,偏要替司馬懿點破。

說到底,中「空城計」是司馬懿的政治需求的結果,司馬懿需要在與諸葛的對壘中,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培植勢力,不拿下諸葛亮,是以作為自己要挾軍權砝碼的,放長線釣大魚。

司馬懿上當空城計真實原因

14樓:匿名使用者

嗯、情況是這樣的。當年、在劉備三顧茅廬、司馬懿投奔曹操之前、他們兩個已經是閨中密友了自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每日閒來無事、下棋對弈、談論天下、日子過得好不悠哉!可日子過得久了也就閒的蛋疼、於是乎兩人合計著、出去幹一番大事、然後捏、司馬懿去投奔曹操、諸葛亮比較懶、隨手寫了幾首詞給那些地裡的老農讓他們閒的就唱每日還給兩三兩碎銀子、然後劉備就上當了、被諸葛亮釣到了於是乎、三國好戲就開始了兩人一來二去、六出祁山、司馬篡位什麼的都是兩人合計好的、每次戰役之前兩人都猜拳、輸的那家、就出個損招讓代表的那一方敗軍可是司馬懿rp總是不夠啊每次都是輸輸的多了、黔驢技窮了實在沒辦法輸了這不、這次又輸了實在沒辦法了、諸葛亮給他出了一招、就說、那天我閒的蛋疼在城樓上彈琴你來攻我、剛好看見我彈琴的風姿、以為有詐、這樣、你就有理由退兵了司馬懿聽了那個樂啊、欣然許之、這就是歷史上有命的空城計了。

1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害怕那個掃地的阿伯。模擬情景:此人深藏不露,幸得我昨夜熬夜看了金老先生的著作。

此人疑是裡面的那位掃地僧人。諸葛村夫真是不厚道,竟請武林高手來守城,若我貿然攻城怕是現在已經身首異處了。傳令下去!

鳴金收兵!)

16樓:肆意彥

因為當時司馬懿勢力還不夠強大,如果滅了諸葛亮,自己很快會被曹操弄死,所以找了個空城計的藉口走了。事實也證明司馬懿很會隱忍,最終司馬家平定三國,成為最大贏家。

空城計是誰發明的,空城計是誰發明的?

我也是看了易中天的 品三國 後產生了疑問 不過 中還是把諸葛亮的空城計說的神化了 你要是做作業就還寫諸葛亮好了 根據 三國志 諸葛亮沒有用過空城計 第乙個是曹操 諸葛孔明 別聽什麼易中天講 不好用 亂扯 他才不懂歷史呢如果曹操發明 當時司馬懿怎麼還中計了呢 而且孔明也是急中生智 的,曹操發明的空城計...

求《空城計》的課文

卻說魏主曹睿令張郃為先鋒,與司馬懿一同徵進 一面令辛毗 孫禮二人領兵五萬,往助曹真。二人奉詔而去。且說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出關下寨,請先鋒張郃至帳下曰 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今必出軍斜谷,來取新城。若取新城,必分兵兩路,...

三國演義空城計時諸葛亮在城樓上彈的是什麼曲

京劇 空城計 的演出裡,諸葛亮對司馬懿彈的調子是 1123 23216 112765676 21255676 567都是低音 演奏只有10多秒鐘。十面埋伏 主要是琵琶曲而不是琴曲,是一支比較長的曲子。羅貫中的 三國演義 裡,沒有說諸葛亮彈了什麼曲子。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