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體現出勞動人民的智慧,那麼誰記錄下來的呢?

2025-01-18 17:55:10 字數 4896 閱讀 2668

1樓:秋天的菊花

做人就要先做好自己,暫不他人如何,如果先是斤斤計較難易,好壞,成敗,得失等等,那就真的舉步維艱,寸步難行了。願世間都變得人求我一樣,都是三春雨,不是我求人的六月霜,那就皆大歡喜,又幸福吉祥了。一旦遇到為難之事,都有人樂意相扶,有的人確實是樂此不疲,幫忙到底,這就是農村中純樸的民風。

可有的人碰到自己有難時,或者到外地,因人地生疏,要求人時卻很為難,確實也很無奈。這句俗語說的是這個意思,個人感覺。謝謝邀答!

<>別人求我三春雨,我求別人六月霜",正是這微妙的現實寫照。意思是:別人有困難求我幫助時,我會春雨一樣,隨時需要隨時施降,不須感謝,不須回報,非常樂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反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淺顯易懂,比喻貼切。別人來求我,我如三春雨一樣洋洋灑灑,快樂幫助別人;到我求別人時卻像六月霜一樣稀少難得,涼薄之情頓生。三春後來借出去錢就打了水漂了,對於這種人你真也沒辦法,全怪自己不懂人情世故,以為自己對誰好誰就會對自己好。

其實人心難測,尤其是當今社會,人們已經利慾薰心,欺騙朋友欺騙親戚是一件平常的事情。雨如錦上添花,別人毫不珍惜;六月霜似雪中送炭,於我倍感艱辛。也就是萬事求人難。

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對人冷若冰霜。自以為了不起,高高在上,對人傲慢無禮,冷眼旁觀,甚至冷眼相對,不免讓人心寒。這樣的人為數不多,最終他也會遭到社會的唾棄。

惡語一句六月寒」。此句用「三春雨」和「六月霜」暗喻了結果,別人求我的時候,我像三月的小雨那樣很自然的給予了他人幫助,而我求別人的時候,卻像六月的霜那樣無論如何也求不到。

2樓:網友

一部分是對此感興趣的人因興趣而記載,另一部分是勞動人民口口相傳,並沒有書面記載,但得以流傳至今,不得不感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3樓:楊進min是小衫

勞動人民口口相傳,記錄了下來,諺語和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他們記在心裡,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4樓:htf的生活

由當時的朝廷史官記錄下來。當時的朝廷史官負責記錄朝代的諺語,因此這些都是由他們記錄下來的。

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有哪些?

5樓:浪子阿育

以下幾方面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

建築方面:萬里長城,北京故宮,京杭大運河,秦陵兵馬俑,科技方面: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

文學著作:《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

醫藥著作:《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千金翼方》、《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本草綱目》、《溫熱論》

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觀察,總結出了很多關於天氣的諺語,請你寫兩條吧。

6樓:miss_羅蘭蘭

1、雷打天頂不雨不大,雷打雲邊大雨降。

2、烏雲腳底白,定有大雨來。

3、水裡泛青苔,天有風雨來。

4、南閃四邊打,北閃有雨來。

5、螞蟻壘窩要下雨。

6、西北黃雲現,冰雹到跟前。

7、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反映勞動人民生活智慧的諺語

7樓:風紀社

1、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

2、富人過年,窮人過關。

3、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4、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5、廣交不如擇友,投師不如訪友。

6、好汗護三村,好狗護三鄰。

7、吃虧人常在,佔便宜死得快。

8、寧吃半餐,不吃斷餐。

9、打魚靠網,打狼靠棒。

10、車有車道,馬有馬路。

11、姑娘講繡花,秀才講文章。

8樓:貓貓老師來解疑

1、蠶豆不要糞,只要灰裡困。

2、倒萍越早,早稻越好。

3、冬草肥田,春草肥禾。

4、好種出好苗,良種產量高。

5、秋後不深耕,來年蟲子生。

6、鍋底無柴難燒飯,田裡無糞難增產。

7、看田選種,看種種田。

8、地裡挑,場上選,忙半天,甜一年。

9、旱鋤地發暖,多鋤地不板。

10、種地無巧,糞水灌飽。

11、穀子打苞,水淹齊腰。

12、穀子黃,選種藏。

13、年外不如年裡,年裡不如掩底。

14、谷在犁上,菜在鋤上。

15、冬天比糞堆,來年比糧堆。

16、春天糞堆密,秋後糧鋪地。

17、秧好一半禾,菜好半年糧。

18、種地不上糞,好比瞎胡混。

19、各肥混合用,不要胡亂壅。

20、草無泥不爛,泥無草不肥。

21、輪作倒茬不用問,強如年年鋪底糞。

22、要想糧食打得多,就得水土不下坡。

23、要想吃、好面,種麥泥裡站。

24、一要質,二要量,田間選種不上當。

25、莊稼老漢不要犟,乙個糞底乙個樣。

26、種子田,好經驗,忙一時,甜一年。

27、莊稼要好,施肥要巧。

28、人靠飯飽,田靠肥料。

29、糞是土裡虎,能增一石五。

30、蠶豆一把灰,角角起堆堆。

31、棉花不打杈,光長柴火架。

32、上糞上在勁頭,鋤地鋤到地頭。

33、青草漚成糞,越長越有勁。

34、穀子沒糞穗頭小,黍子沒糞一把草。

35、要想莊稼旺,合理把糞上。

36、燈無油不亮,稻無肥不長。

37、草子三坐頭,肥料就不愁。

38、秋耕只一遍,保頂春耕三四遍。

39、正月修好堰,四季不受早。

40、頭年芝麻二年瓜,三年棒子長得大。

寫寫農諺,從中感受勞動者的智慧。

9樓:網友

關於農諺的諺語。

1、雞啁風,鴨啁雨,螞蟻攔路要落雨。

2、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

3、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4、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苗根。

5、芒種不種,過後落空。

6、立秋雨淋淋,來年好收成。

7、東虹日頭西虹雨。

8、五月南風落大雨,六月南風海要枯。

9、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

10、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11、正月二十不見星,瀝瀝拉拉到清明。

12、清明颳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13、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

14、小滿前後,種瓜種豆。

15、秋分穀子割不得,寒露穀子養不得。

16、西風剎南腳,泥頭曬勿白。

17、夏至無雨,囤裡無公尺。

農諺是勞動人民勞動.生活中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我能寫出一句這樣的農諺;什麼,什麼

10樓:濃密的秀髮

農諺有好多呢:

立春晴,雨水多。

立春晴,雨水勻。

立春寒,一春暖。

打春下大雪,百日還大雨。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夜立春,好年景;日立春,反年景。(浙)

春前十日暖,春後十日寒。(湘)

立春晴,暖一春;立春雨,冷清明。(贛)

立春暖,驚蟄冷。(湘、粵)

立春暖一日,驚蟄冷三天。(贛)

立春暖,回暖快。(吉)

立春冷,倒春寒。(新)

立春不冷雨水寒。(桂)

立春寒,陰雨連綿四十天。(桂)

立春寒,一春暖;立春暖,一春寒。(桂)

立春在頭雨水好,立春在尾暖得早;立春在中,播種在中。(桂)

11樓:原利枋

關於農諺和天氣農諺的諺語:

1、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2、雷聲連成片,雨下溝河漫。

3、早陰陰,晚陰晴,半夜陰天不到明。

4、蜻蜓千百繞,不日雨來到。

5、星星明,來日晴。

6、半夜東風起,明日好天氣。

7、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

8、河裡泛青苔,必有大雨來。

9、蚊子咬得怪,天氣要變壞。

10、早晨棉絮雲,午後必雨淋。

11、蜘蛛結網天放晴。

12、天色亮一亮,河水漲一丈。

13、海水起黃沫,大風不久過。

14、腰痠瘡疤癢,有雨在半晌。

15、螞蟻搬家早晚要下。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前面兩句是: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樂遊原 / 登樂遊原。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擴充套件資料。農諺流傳相當久遠,不少古書上已有記載。農諺講的是農業生產。廣義的農業生產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農之中還包括農作物、果蔬、蠶桑等,這些內容在農諺中都有。

再說,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壤、肥料、水分、溫度以至於季節、氣象、氣候條件,這些方面在農諺中佔有大量內容。農業生產又是由人在進行的,因此農諺中還有很多內容離不開人與人的關係,經營管理的經驗等。

12樓:網友

1.春雨貴似油,多下農民愁。

2.天上烏雲蓋,大雨來得快。

13樓:網友

燕子低飛要下雨;饅頭雲、天氣晴;柳條開花,點豆種瓜。 只記得這些了。

經典歇後語,勞動人民的智慧

14樓:廢柴船長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八仙聚會——神聊。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到火神廟求雨——找錯了門。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打破砂鍋——問到底。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大海撈針——沒處尋。

開啟天窗——說亮話。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古代勞動人民關於天氣的諺語有哪些

看風識天氣 久晴西風雨,久雨西風晴。也就是說如果長時間晴天的話,刮著風容易有降雨,連雨天的話如果刮西風那麼天氣就會變晴朗!半夜東風起,明日好天氣。在半夜,如果刮東風的話,明天必定是個大晴天!南風多霧露,北風多寒霜。如果刮南風的話,容易下霧和露水。如果北風,則會很寒冷,容易下霜雪。晌午不止風,颳到點上...

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型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怎麼改成縮勿

縮句為 趙州橋表現了智慧型和才幹,是遺產。注 勞動人民的 我國 寶貴的 歷史 作定語,刪掉。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型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怎麼改為反問句 改為反問句 1 難道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型和才幹,不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嗎?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加油 難道趙州橋表現了勞動...

為什麼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型和才幹

因為趙州橋有許多勞動人的辛勤汗水積累而成的,體現了人民大智慧型和才幹,是我們新一代的學習榜樣。因為趙州橋建於隋朝大業元年至十一年 605 616 由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該橋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是世界上現存最早 儲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趙州橋是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