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晶元工藝發展不能滿足摩爾定律,是否會引發 IT 界的一場創新?

2025-01-25 11:55:39 字數 3375 閱讀 8512

1樓:鎔鎔

個人認為,電子產品之所以更新速度快,就是因為有了代際的概念。如果說晶元工藝發展不能滿足摩爾定律了,那麼我覺得反而是乙個嶄新的機遇和挑戰。

我們應該先從摩爾定律說起。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moore)提出來的。其內容為:

當**不變時,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效能也將提公升一倍。這一定律揭示了資訊科技進步的速度。

在更高的速度、更低的能耗和更低的成本這三個因素中,晶元廠商只能選擇其中的兩個。

這從intel身上可見一斑,finfet並沒有提高前一世代的速度,僅僅是減低漏電流以降低功耗和發熱,讓超級本成為可能,除了提高了整合度意外,finfet作為電晶體本身並沒有比hkmg更快。同時,除了intel,今天世界上也還沒有另外一家公司量產和有能力量產finfet,這對技術的要求太高了,臺積電落後intel5年,而幾乎其餘的fab均共享ibm的技術。

倘若電子工業失去了「世代」這個概念,越來越少的人願意隔幾年就換一臺硬體裝置,電子產品變得像是汽車一樣可以用十幾年幾十年,但是也有人開始狂歡,沒有希望的時候才是最有希望的時候。雖然矽工藝可能走到盡頭,又沒有其他的替代產品能夠做得像矽那麼便宜,我們仍然還是有出路的。

其實,未來的機遇實在是太多了,新的材料,新的結構,新的思想,一切都將迎來革命。然而革命必將會淘汰一些東西,洗刷一些東西,付出一些代價。讓我們在浪潮之巔處得更久,拭目以待吧。

大功率半導體器件的發展不遵守摩爾定律,它是按照什麼規律發展的?

2樓:網友

1965年時任快捷半導體公司研究開發實驗室主任的摩爾應邀為《電子學》雜誌35週年專刊寫了一篇觀察評論報告,題目是:"讓積體電路填滿更多的元件"。在摩爾開始繪製資料時,發現了乙個驚人的趨勢:

每個新晶元大體上包含其前任兩倍的容量,每個晶元的產生都是在前乙個晶元產生後的18-24個月內。

如果這個趨勢繼續的話,計算能力相對於時間週期將呈指數式的上公升。摩爾的觀察資料,就是後來的摩爾定律,所闡述的趨勢一直延續至今,且仍不同尋常地準確。

人們還發現這不光適用於對儲存器晶元的描述,也精確地說明了處理機能力和磁碟驅動器儲存容量的發展。該定律成為許多工業對於效能**的基礎。在26年的時間裡,晶元上的電晶體數量增加了3200多倍,從1971年推出的第一款4004的2300個增加到奔騰ii處理器的750萬個。

晶元工藝發展到1nm之後怎麼辦?摩爾定律會失效嗎?

3樓:醬油數碼

晶元工藝發展到1nm以後怎麼辦?這的確是乙個問題,因為單原子矽的直徑就大於了,1nm也就10個矽原子不到的樣子,這個時候量子隧穿效應將使得「電子失控」,出現晶元失效的問題,而且實際上不需要到1nm就會出現量子隧穿效應。對於這個問題,目前的說法是更換材料,不再使用矽材料,當然這個其實也可以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再好的材料,最終也有乙個極限,所以從傳統的半導體工藝視角來看,摩爾定律的確是岌岌可危了。

摩爾定律那麼什麼是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

但是我們要知道摩爾定律不是物理規律和自然規律,該定律只是對現象的觀測或對未來的推測,不是說一直都會成立。從邏輯上來看,物質無法無限細分下去,所以到了一定程度後摩爾定律會失效,所以大家擔心摩爾定論失效是很正常的。

而最近幾年隨著工藝的不斷發展,最新的工藝已經到5nm了,3nm也已經在宣傳中了,大家對摩爾定律的失效是越來越擔心了,不過從工藝跌倒的速度來看,到2030年之前應該還可以繼續玩下去,等到了1nm的時候,就真的需要想點辦法了,換材料的想法和相關實驗早就在進行了,但是目前還沒有真正的達到預期中的水平,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摩爾定律恐慌了。

前景那麼2030年之後怎麼辦?或者說就算換材料成功了,也只能再延續一段時間,總有一天會遇到那堵牆的,這條肯定會有盡頭。不過我們不要忘記了摩爾定律的本意,雖然當初說的是電晶體數量增加,但是其本意還是晶元效能的提公升,而後來英特爾行政總裁大衛·豪斯根據摩爾定律提出,預計每18個月會將晶元的效能提高一倍,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那摩爾定律顯然還會具有很長的生命力。

因為效能的提公升不是隻有半導體工藝提公升這一條路,目前來說未來還可以通過更先進的封裝來進行效能提公升,以及架構上的優化,或者說其他計算方式帶來的革命,譬如量子計算等技術。總之個人對計算效能的發展前景還是很看好的,只要有技術和人才的投入,計算機效能的提公升將不會停止其步伐,至於半導體工藝面臨摩爾定律失效的問題,並不會對計算機效能提公升帶來致命的影響。

摩爾定律即將失效,中國晶元業應該如何應對?

4樓:浮生夢魘

摩爾定律失效對中國晶元業就是天大的好訊息,是臺積電、三星最不願意面對的局面!在晶元製程競爭的賽道上,臺積電、三星等巨頭已經把中國選手甩開了四五圈,摩爾定律失效意味著臺積電和三星被迫停下奔跑的腳步,然後眼睜睜看著中國晶元製造企業追上來。

摩爾定律對中國晶元製造業來說,是乙個殘酷的存在: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效能也將提公升一倍。換句話說,晶元工藝製程的換代速度是一年半到兩年時間。

晶元工藝製程換代的這個速度有多恐怖?我們來對比汽車產業和家電產業。汽車的垂直換代時間一般是5年,當然也有超過5年的,比如沃爾沃s60八年不換代,被網友吐槽的體無完膚。

家電產品中的大家電一般三到四年換代(不是推新型號)。和晶元工藝製造換代相比,這就是龜速。

晶元換代速度快使臺積電、三星很輕鬆地將國產晶元製造企業甩在身後。特別是晶元代工巨頭臺積電,這幾年製程工藝換代速度明顯加速,從2014年起,幾乎是每一年換一代,超越摩爾定律。具體見下圖:

國產晶元製造企業的排頭兵是中芯國際,目前14nm製程工藝還沒有完全搞定,而臺積電已經啟動7nm量產,最快明年就能匯入5nm製程工藝,整整領先中芯國際三代。中芯國際追臺積電追的滿嘴是灰,真的不能用乙個「苦」字來形容。

晶元製造還是資金高度密集行業,一條28nm工藝製程晶元生產線的投資額大約在50億美元,20nm工藝製程生產線高達100億美元,隨著製程工藝公升級換代,生產線投資呈幾何級飆公升。

製程工藝落後,就很難吸引到高通、蘋果、華為、聯發科等大客戶,生產線投資難以收回,企業就難以進入「雞生蛋,蛋孵雞」的良性迴圈。

這就是臺積電、三星碾壓國內晶元製造企業的秘密:我只需要保持製程工藝領先你一到兩代,就能讓你湯都喝不到,只能聞味兒。

現在好了,摩爾定律如果失效,臺積電、三星利用代際差碾壓國內晶元製造企業的競爭策略將失效,一旦中芯國際獲得和巨頭們並跑的機會,就可能搶到華為、蘋果的晶元訂單,經營進入良性迴圈。屆時,晶元代工領域將由現在的兩強爭霸,變為群雄紛爭,一舉扭轉國產晶元的被動局面。

受物理規律限制,在沒有找到新材料的前提下,摩爾定律將很快失效。讓我們拭目以待。

ply在半導體工藝中什麼意思,半導體晶片行業工藝中的英文術語都是什麼意思 各個

王筱老師 半導體工藝呃,藝術的話是現在最流行的一種藝術,它具有實用性而有價值 星夢解讀 它在半導體中的工藝中的意思就是一個半導體或者是一個原器件的意思吧。 奔向錢 在半導體工藝中是什麼意思?就是非常接觸的意思 year好好學習 不是。ply,或者叫poly,全拼polyester,是滌綸面料簡稱,常...

麒麟晶元為什麼不能生產了

由於漂亮國限制了,導致臺積電等代工廠不能為華為生產導致的。華為為什麼不能自己生產麒麟晶元 華為自己建廠生產麒麟晶元,在現階段是不可能的。大陸地區目前都無法生產。本質上,這涉及到半導體制程工藝的問題,大陸目前還比較落後。麒麟晶元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美國對華為的制裁,讓原本給華為提供晶元的公司,放...

《請專家回答》現在手機晶片的焊接工藝有幾種

手機晶片一般是採用迴流焊。溫度高造成的虛焊是由於錫受溫度影響而變得虛焊的,是無法由焊接工藝來解決的,只能在設計的時候降低溫升或增加散熱來解決 焊接首先要有好工具 一把好鑷子 風槍 助焊劑 最好用管裝黃色膏狀 墊板 可用硬木板或瓷磚,主要防止燙傷桌面,最好不要用鋼板,其導熱快,對焊接有影響 防靜電烙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