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是什麼意思?

2025-01-30 07:45:30 字數 2686 閱讀 3653

1樓:媛你三冬暖

廉公便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將廉頗。

他多次率軍在大戰中勝於秦魏兩國,立下了豐功偉績成為了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同時還被趙王任命為上卿,當時因為自己的屢屢戰績,廉頗也算是趙國的名人物。長平之戰。

中秦王不滿趙國侵吞了秦國。

的利益,派遣白起。

率領秦國的大軍攻打趙國,趙王派遣廉頗率領大軍迎戰。

對於秦軍的心切廉頗便是採用助壘之計,對於秦軍的次次進攻廉頗總有辦法擊退。秦國眼看無法速戰速決,便開始採用挑撥離間,他們讓趙王覺得秦軍最怕的是趙括。

而不是廉頗,趙王果然中計了就罷免廉頗改用趙括為趙軍的主將。後來趙國被秦國打的大敗,四十萬主力大軍被秦軍活埋,廉頗最後出逃魏國。

但總想報效的還是趙國。

吳起。在任魏國大將時,攻破秦軍的河西地帶後又駐守西河,在職期間也是深得百姓的厚愛,但不幸的是吳起得罪魏王無奈之際只能往南逃,看著自己一步步建起的西河城,豪邁的大將也是留下了眼淚。吳起知道他這一走恐怕再也回不來,而秦國對西河一直也是虎視眈眈秦軍必定攻城。

後來秦軍也是輕輕鬆鬆收下西河。

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情感,大將的情感往往深沉,廉頗用自己的後生去等待趙王,一生都想著忠於趙國。一代剛硬七尺男兒在面臨離開自己的西河,又何曾不是潸然淚下。

哪乙個典故不是充滿懷舊之情,這些也他們對自己的一生,對故國的敬畏。

2樓:淘淘愛文化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廉頗想成為趙國的將領,而吳起的兒子就很傷心,因為西河就要被秦軍佔領了。

3樓:創作者

大概意思是廉頗想要當趙國的將軍,然後吳起知道自己離去後西河會被秦佔領了所以痛哭流涕。

4樓:木瑾瀚

意思就是廉頗希望成為趙國的大將,而吳起就在為他的西河被敵人所佔領而哭泣,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5樓:喇叭魔女

廉頗成功上任,當上了趙國的大將,而吳起的兒子就比較憂傷,害怕自己的國家保不住。

6樓:荊溪白石出

這個的大概意思就是廉頗當上了趙國的將軍後,吳起的兒子在西河邊哭泣,因為他知道西河將要被趙軍佔領了。所以特別傷心。

7樓:earth魔術

這是乙個典故,說的是:廉頗當上了趙國的大將軍後,很快佔領了西河,這讓吳起痛哭流涕!

8樓:職場沐川

廉公指的是廉頗。而吳子則代表吳起,這裡講的是廉頗想當趙國的大將。吳起哭泣他的西河被佔領。

9樓:創作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廉頗這個人想當趙國的將軍,吳起這個人知道西河會被秦佔領而哭泣。

10樓:吃瓜群眾你是嗎

是說廉頗想要成為趙國的將軍,而吳子之所以哭泣是因為知道西河將要被秦軍佔領。

11樓:雷子說歷史

其實我也不是太瞭解這個具體情況,我感覺應該還是要去網上找一下,應該有介紹的。

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的翻譯是什麼

12樓:小高畫質呀

廉公之思趙將:戰國時趙國名將廉頗,屢立戰功,後受同僚忌恨,不得已出亡到魏國,還時常想回去為趙國出力。

吳子之泣西河,戰國時魏國名將吳起,本來任西河太守,魏武侯聽信讒言,把他召回。吳起臨行時,望著西河哭泣說:我走之後,西河必定要被秦國奪去,後來果然如此。

出自《與陳伯之書》,是南朝梁文學家丘遲所寫的一篇書信。丘遲通過《與陳伯之書》描寫勸降陳伯之的利與弊,表達了丘遲的愛祖國,愛民族的思想感情,促使陳伯之作出慎重抉擇。

13樓:為了希望的太陽

原文是: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

翻譯:廉頗仍想作趙國的將帥,吳起知自己離去,西河將被秦佔領而痛哭流涕的原因,都是人對故國的感情。難道唯獨您沒有這種感情嗎?

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什麼

14樓:網友

戰國時期廉頗離開趙國後仍然希望出任趙國的將軍;

吳起雖然離開魏國,但得知魏國失去西河仍然非常痛苦原因:原文是:人之情也。

翻譯過來就是:人對祖國的感情。

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

廉頗仍想作趙國的將帥,吳起知自己離去,西河將被秦佔領而痛哭流涕的原因,都是人對故國的感情。難道唯獨您沒有這種感情嗎。

丘遲《與陳伯之書》中:「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

15樓:匿名使用者

丘遲《與陳伯之書》中:「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希望他歸降。為國出力廉公之思趙將〕

戰國時趙國名將廉頗,屢立戰功,後受同僚忌恨,不得已出亡到魏國,還時常想回去為趙國出力。

吳子之泣西河〕

戰國時魏國名將吳起,本來任西河(現在陝西合陽一帶)太守,魏武侯聽信讒言,把他召回。吳起臨行時,望著西河哭泣說:我走之後,西河必定要被秦國奪去。後來果然如此。

與陳伯之書節選中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什麼

16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 .句中有三個「之」字,前兩個用法和意義相同,均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起到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無意義。「人之情也」中的「之」是結構助詞,相當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