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合是現在多少克,古代一兩等於多少克?

2025-01-30 11:55:34 字數 4013 閱讀 8020

1樓:行實舒己

漢代的量器一般分斛(石)、鬥、公升、合幾種,採用十進位制。

一公升相當於現在的200毫公升左右。漢代的尺一尺相當於現在23釐公尺左右。至於衡器,分為銖、兩、斤、鈞、石五種單位,進位制是24銖等於一兩;16兩等於1斤;30斤等於一鈞;4鈞等於一石。

漢代的一斤相當於現在的250克左右。

而明朝的一斤為16兩,相當於現在的590克。

2樓:文以立仁

作為中國古代容量單位,「合」讀 gě,不能與重量單位換算。

詳細解釋一下:

中國古代用於交換、糴糶的生活物資,如糧食、食鹽等,除了稱重外,更多的是採用容量計算。容量單位不考慮重量,只考慮體積上的多少。這種容量單位最晚出現於周代,不同的歷史時期並不是恆定不變的。

漢代的《小爾雅》記述: 「兩匊謂之公升。」意思是,一公升相當於成年人的兩大捧。匊:雙手捧著。具體的進位是:10合=1公升,10公升=1鬥,10鬥=1石(讀dàn)。

這些容器多為木製,口大底小。由於所計量的物不同,重量也就不同。如果是大公尺、粟子、麥子,1公升大約為兩斤左右,1合也就是2兩。

直到1970年代,我國農村很多地方仍然使用這種計量方法,用於各家各戶之間的借換。它的好處是不受糧食的乾溼度影響。

古代一兩等於多少克?

3樓:時光說教育

如下:

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但是古代每個時期的一兩都不固定。

秦和西漢時期,一斤相當於克,一兩等於克。

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於克,一兩等於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當於克,一兩等於克。

隋末一斤相當於克,一兩等於克。

最早的時候一斤是13兩,分別對應於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然而奸商自古有之,缺斤少兩的事更是屢禁不絕,於是人們開始尋找道德上的約束,便在秤上又加了三顆星,寓意「福」「祿」「壽」,缺一兩「損福」,缺二兩「傷祿」,缺三兩「折壽」。

不僅如此,秤桿上每一斤鑲嵌的十六顆星也是有講究的,只能是黃色或白色,寓意著做生意要真誠、內心純潔。自此一斤十六兩正式成型。

這種說法到底是不是一斤十六兩的真正成因已不可考究,但通過這個說法我們我們可以看到古人發明稱時的智慧和苦心。它在時時告誡著人們,生意上要誠實、真誠、公平,否則缺斤短兩就是在傷害自己。在古人心中,稱被賦予了更神聖的意義,它稱的不僅僅是重量,更是天地間的良心。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計量和換算上的方便,1958年,**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國多個地方試點的基礎上,開始在全國實施衡器計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兩秤。

現行的一斤合十兩,每兩50克,每斤500克。不得不說,這種計量上的改制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而且與國際社會更好的接軌,實乃有利之舉。

古代一兩相當於現在多少克

4樓:網友

古代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但每個時期的一兩都不固定:1、秦和西漢時期,一兩等於克;2、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一兩等於克;3、隋朝初期,一兩等於克;4、隋朝末期,一兩等於克;5、唐至清朝時期,一兩等於克。

古代一兩等於多少克。

兩」是我國古代就用的非常普遍的重量單位。半斤八兩的意思就是兩個人差不多,在古代的時候一斤是十六兩。這個習慣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為止。但是,古代和現在的單位換算是有區別的。

古代量制歷經多次變革,明代以後才大體穩定,變化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計量改革,將舊制595g一斤改為500g一市斤。還應特別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將中藥計量作為例外對待,仍襲舊制不變。

西漢時期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翻譯過來就是十二銖相當於半兩,秤桿有左右兩端,要增加一杯,所以二十四銖為一兩。

在官修史書《宋史·律曆志一》中也有記載:「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簡單來說,一兩等於二十四銖等於二千四百黍的重量。

望謝謝。

5樓:來自松郡九峰出水芙蓉的南瓜子

古代的一兩等於現在的多少克這個問題並沒有乙個確定的答案,因為在不同的朝代,答案是不一樣的。

中國古代的一兩是多少克呢?

6樓:愛生活

張仲景方劑一兩等於克。

當時的東漢和西漢都是16兩稱,也就是1斤等於16兩。但是,根據歷史考證,西漢時的1斤是250克,而東漢時的1斤是220克。

張仲景準確來說是東漢人,所以他使用的劑量應該是東漢的劑量,也就是1斤=220克,1兩=220克÷16=克。

所以,張仲景在《傷寒論》記載的一兩,就相當於現在的克。

但是請大家記住,不是所有古代醫學著作中的一兩都等於克,比如明代醫學著作中的一兩等於3克,而清代的一兩等於30克。

中醫中藥的劑量:

中醫中藥的劑量根據不同年代的度量衡來確定的。不同的朝代採用不同的劑量度衡。所以,中藥的方劑要看它的作者、出處、年代,才能確定具體用量。

比如漢代的方劑,尤其張仲景的方劑,《傷寒論》、《金匱要略》,中醫稱為經方,其中的一兩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克,桂枝湯用桂枝三兩,將近45克。而明清的方劑用量換算又不同與漢方,一兩大約31克,一錢約克。

古代一兩等於多少克?

7樓:

摘要。你好 親<>

很高興為你服務古代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但每個時期的一兩都不固定:

秦和西漢時期,一兩等於克;

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一兩等於克;

隋朝初期,一兩等於克;

隋朝末期,一兩等於克;

唐至清朝時期,一兩等於克。

古代一兩等於多少克?

親~這道題由我來,打字需要一點時間,還請您耐心等待一下。

你好 親<>

很高興為你服務古代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但每個時期的一兩都不固定:秦和西漢時期,一兩等於克;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一兩等於克;隋朝初期,一兩等於克;隋朝末期,一兩等於克;唐至清朝時期,一兩等於克。

你好親,<>

如果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還請給個贊(在左下角進行評價哦),期待您的贊,您的舉手之勞對我很重要,您的支援也是我進步的動力。如果覺得我的解答還滿意,可以點我頭像一對一諮詢。最後再次祝您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古代的一兩是現在的多少克?

8樓:zero天秤

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但是古代每個時期的一兩都不固定:

1、秦和西漢時期,一斤相當於克,一兩等於克;

2、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於克,一兩等於克;

3、隋朝初年,一斤相當於克,一兩等於克;

4、隋末一斤相當於克,一兩等於克;

5、唐至清代,一斤相當於克,一兩等於克。

古代的一兩是多少克?

9樓:網友

漢朝時的一兩約是現在的克。

漢書·食貨志》記載:朱提銀,重八兩為鬧公升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千。

意思是說,朱提銀的成色好,8漢兩為1流,價值漢五銖錢1580枚,其他的銀子8漢兩,價值1000漢五銖錢。西漢1斤,從海昏侯墓出土的**重量可知,一枚等於一斤,稱量為247克到250克左右,漢代一斤為十六兩,則1兩=克或克。知彎鏈。

資料。據《漢書·律曆志》記載,秦漢時期度量搭孫衡制度是:衡制:銖、兩、斤、鈞、石。

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這漢代與現代處方劑量換算表:

1 石 = 四鈞 = 29760 克。

1 鈞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兩 = 248 克= 液體250 毫公升。

1 兩 = 24 銖 = 克。

1 圭 =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類 克= 藥末約2 克= 草木類藥末約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錢匙= 克。

一錢匙 = 克。

一銖 = 克。

一銖 = 100 個黍公尺的重量。

古代一兩銀子多少錢,古代一兩銀子等於現在多少錢呢

最簡單最易懂的方法 古代一斤等於十六兩,按一斤等於611.5克 宋元時期,一斤為633克,明清時期一斤為590克,平均為611.5克 計算,一兩等於38.22克。目前 維持在6.2元 克,所以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237元。如果你問的是重量單位的話,古代的斤 兩 錢等重量單位都是十六進製制的,所以在古代...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古代一兩銀子折合現在人民幣是多少??

各個朝代有很大的差別的.個人估計,每天每人15文銅錢夠日常生活,前提是在自己有房子,並且不考慮稅賦問題 城裡大概這樣,山野可能主要是物物交換,很少用錢的吧?那可以自己算算,以我自己的日常開銷,15文大概是20塊樣子,但不算長期的投入 貸款什麼的 可以去中國經濟史論壇去看看。http economy....

古代的一兩銀子在現在能值多少錢,古代一兩銀子等於現在多少錢呢 5

小兔子的文集 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一般推算古幣值都採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答案。唐朝的一兩銀子就購買力而言是高得嚇人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