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為什麼物體A與地面摩擦力是2700N 解釋要清楚

2025-01-30 15:25:13 字數 4019 閱讀 2809

1樓:網友

這就是乙個簡單的滑輪組,與a物體相連的是乙個動滑輪,且共有3股繩子受力,每一股繩子的拉力都是900n,整個a物體受到的拉力就是2700n,由於物體做勻速運動,受力平衡,摩擦力等於拉力,摩擦力也是2700n。

2樓:網友

其實用高中的受力分析的方法也可以解釋,我們對a物體相連的動滑輪進行受力分析就是知道右邊的力是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左邊是三個繩的拉力,設摩擦力為f,設一條繩的拉力為f,根據平衡條件:3f=f,所以f=3*900=2700n.

3樓:網友

如圖,繩端系在動滑輪上,且只有兩個滑輪,那麼繩子段數為3,如果拉力為900n,根據公式f拉=g物+g動÷n,n代表繩子段數,因為現在沒有g動,且現在為勻速運動,f拉=f摩,所以把公式變形:f摩=f拉=g物×n,所以為2700n。

4樓:網友

由於這是個動滑輪組,總共有3跟繩子作用在動滑輪上,每根繩子900n,總計2700n的拉力向左;根據勻速運動的條件,可知摩擦力大小為2700n,方向向右。但是我個人認為此題條件有點問題:物體的重力1500n,而摩擦力達到了2700n,一般我們遇到的物體的摩擦因數小於1,故而最大摩擦力小於1500n才合理。

此題重力數值應改為2700n以上。

乙個重為200n的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物體與水平面動摩擦因數μ=0.1,試求物體在下列幾種情況下收到的摩擦力

5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題意可得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200=20n,因為18n<20n,所以物體受靜摩擦力,和態二力平衡可得f=f=18n。笑鉛。

28>18n,受碰棚好滑動摩擦力,f1=20n

如圖所示,乙個重為200n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u=0.1,試確定該物體

6樓:網友

(1)物體開始時靜止,用f1=10n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體。

靜止時,物體受靜摩擦力與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摩擦力=10n,方向水平向左。

2)物體開始時靜止,用f2=40n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體。

靜止時,物體受靜摩擦力與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摩擦力=40n,方向水平向左。

3)物體以v=10m/s的速度向左運動,用f3=15n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體。

物體做減速運動,因為是運動中,所以物體受滑動摩擦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

摩擦力=200×,方向水平向右。

7樓:網友

10 因為拉不動,受到的是靜摩擦力。

20 動了,是動摩擦力。

20 也動了,是動摩擦力。

在水平地面上有兩個彼此接觸的物體a和b,它們的質量分別為m1和m2,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若用水平推力

8樓:沒你一得瑟

要把b推動,保持速度不變,所以a和b間的力就是把b推動的力。所以第一問是答案是:m2×μg,所以第二問一樣:m1×μg

9樓:網友

推a時,對m2分析,受到ab間作用力和m2的摩擦力。

所以n=μgm2

推b時,同理,n『=μgm1

物體的重力為200n,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是0.38,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是80n。求:

10樓:時讓所香

1)摩擦力是50n,方向與水平的力反向。

2)至少要用80n的力。

也就是和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相等的力。

要用76n的力,使物體受力平衡,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4)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76n。只要物體運動,它受到的力就是滑動摩擦力。

5)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核正為76n。理由同上,只要沒靜止,就是滑動摩擦搭模力。如果靜止了,摩擦力就是50n了。

某物體的重力為500n,放置在水平面上,它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是0.56,它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是300n.

11樓:齋映真

1)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是300n,至少要用300n的水平力,才能把物體推動;

2)用200n的水平方向的力推不動物體,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200n;

3)物體運動起來以後,若使其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應在水平方向施加f=μn=280n的推力.

4)物體在運動過程中,若把水平推力增大到300n,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280n;

5)若把推力減小到200n,直到靜止前,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280n;

6)若撤去外力,直到靜止前,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280n;

故答案為:(1)300(2)200(3)280(4)280(5)280(6)280

乙個重力為200n的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物體與平面的動摩擦因數μ=0、1,試求物體在下列幾種情況下所受的摩

12樓:網友

可求得滑動摩擦力大小為umg=。當推力大於20n時,才會運動,才有滑動摩擦力。

1)推力不會推動物體,靜摩擦力為8n,方向向左。

2)推不動,靜摩擦力為10n,方向向左。

3)向左運動,有滑動摩擦力,且向右,大小為20n。拉力也向右,因此,合力大小為38n,向右。

4)拉不動,因此 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等於拉力大小。從0——18n變化。

5)從28n——20n,物體會被拉動,摩擦力大小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0n。

13樓:網友

f=ufn=,可以認為最大靜摩擦力等於滑動時的摩擦力為20n

1和2:f=8n和10n時,拉力小於最大靜摩擦力,所以物體靜止,摩擦力=拉力,所以分別為8n,10n

3:物體運動,摩擦力就為20n,與運動速度大小,有無其它水平拉力無關。

4:開始為0到18n物體沒有被拉動,所以當拉力為18n時,物體靜止,摩擦力等於拉力為18n

當拉力從28n開始減小到18n,開始物體運動起來,當拉力為18n時,只要物體還沒有停止,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就為20n。與拉力大小無關。

14樓:網友

1,f=8n,方向水平向左。

方向水平向左。

方向水平向右(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當拉力大小為0逐漸增加到18n,物體受到的摩擦力0逐漸增加到18n。

當拉力大小由28n逐漸減小到18n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20n-18n

15樓:網友

(1)物體若滑動,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0n.

用f=8n的水平力向右拉物體,由於拉力小於滑動摩擦力,所以物體受靜摩擦力,大小為8n,方向水平向左。

2)用f=30n的水平力向右拉物體,由於拉力比滑動摩擦力大很多,所以物體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0n,方向水平向左。

3)由於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所以此時物體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0n,方向水平向右。

水平地面上有質量為m的物體,它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因數為μ,

16樓:網友

1全部水平繩子縮短l,則斜拉繩子伸長了l,考慮f作用點沿f方向的位移,得拉力做功wf=f*l(1+cosβ)

沒有圖靠猜啦,物體與滑輪間應是通過一根繩子連的吧。若不計滑輪重力,則繩子是斜向上拉物體(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β/2),故摩擦力f=μ(mg-fsinβ),則摩擦力做的功wf=-μ(mg-fsinβ)l.

17樓:網友

能不能畫個圖?對你的表達我很暈。

某物體所受重力為2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它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是0.38,它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是

18樓:無限專用

物體未動之前用水平力推它時,它受的是靜摩擦力,只有當水平推力大於最大靜摩擦力時才能將物體推動,因此最小推力為80 n.物體運動起來後,受的是滑動摩擦力,由公式ff

fn直接計算,所以第。

二、三空均為76 n,最後物體停下來以後50 n的水平推力並未撤去,此時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也是50 n.

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這句話為什麼不對

這句話在 運動方向 這裡出了問題,應該為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為相對運動與相對運動趨勢跟運動不同。相對運動與相對運動趨勢是相對與接觸面的運動 相對運動趨勢 比如推桌子時,由於摩擦力大於推力而沒有看見桌子在動,只是有要動的趨勢。前幾天老師剛講的。皮帶機的例子。當物體在皮帶機上滑動與皮帶機的運動方向...

摩擦力是如何產生?是什麼影響了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在生活生產中利用有益摩擦避免有害摩擦

產生摩擦力需要三個條件 接觸面粗糙 接觸面間存在擠壓力 接觸面間存在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接觸面間有相對運動時,產生的是滑動摩擦力 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產生的是靜摩擦力 影響摩擦力的因素不同情況不一樣,動摩擦力 最大靜摩擦力一般由兩相互接觸的物間的正壓力以及兩相互接觸物的材料 表面性質 接觸方式決定...

物理,為什麼最大的靜摩擦力大於滑動摩擦力

1.放大來看,物體間的接觸面是凹凸不平的。若物體在桌面時是靜止的,那麼木塊下面粗糙的部分會有一部分嵌入桌面的上面的粗糙部分,就想齒輪咬合一樣,這樣要想使木塊動起來就要有一部分力來克服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受力大於物體滑動時所受的摩擦力,即靜摩擦力略大於滑動摩擦力 2.當對物體施加的外力等於滑動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