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的背景,它是針對哪些問題提出的 10

2025-02-01 13:50:10 字數 2339 閱讀 9688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的背景,它是針對哪些問題提出的

1樓:網友

我也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哪次大會提出的?到什麼時候實現?

2樓:網友

中共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小康社會」是由***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017年10月18日,***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乙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2019年3月5日,***總理***在釋出的2019年*****工作報告中提出,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

簡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

3樓:陌路情感諮詢

全面小康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全面小康覆蓋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覆蓋的區域要全面,是城鄉區域共同發展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的集中體現,實現了兩個100年奮鬥目標的第乙個百年奮鬥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標誌著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站上了新起點,我們可以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面"體現在哪些方面?

4樓:想吃什麼我給你做

1、從巨集觀上規定了要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雹蔽梁爭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

2、從總體上規定了全並猛社會成員不僅實現溫飽,而且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3、要求在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生存性需求的基礎上,能夠充分享受健康向上、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各種文化娛樂。

4、在促使城鄉居民和個人消費水平從初步小康向比較殷實的小康邁進的同時,能夠提供足夠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5、在提高生活消費水平的前提下,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6、在人得到全面發源運展的同時,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7、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

5樓:你的1對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在稿塌多個方面實現全面發展,以下是一些方面的體現:

1. 經濟全面:經濟建設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需要實現經濟增長、就業、收入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確保社會的物質基礎滿足國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 教育全面:盯敬兄教育是國家強盛之基,需要實現教育的全面發展,包括普及9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3. 醫療全面:醫療衛生是保障公民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需要實現醫療資源的全面配置和健康服務的全面覆蓋。

4. 收入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加勞動力的收入等措施,提高個人、家庭收入水平,保障基本生活需要,並實現更高品質的生活和消費。

5. 環境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重視環境保護。需要實現對自然資源的全面規劃、保護和管理,保證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的平凱襲衡,營造更具品質的生態環境。

7. 科技全面:科技是國家富強之基、創新之源。需要強化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全面提高國家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總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在多個方面實現全面發展,建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社會和環保體系。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有四點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二.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新的起點 三.為中華民族展現了新的歷史機遇 四.有助於鼓舞人民的鬥志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以下意義 1 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2 表明了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 有利於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含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含義 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政治 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 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

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與現階段」低水平」的小

1 強調了國家經濟總量的提高。提出 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2 強調與人民生活質量有關的收入 就業 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3 強調了完成工業化的任務。提出 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 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 4 強調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提出 城鎮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