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有哪些?越簡潔越好!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2025-02-05 00:25:16 字數 1256 閱讀 3658

1樓:賀卡找我

春聯丶福丶吃餃子丶放炮丶守歲丶穿新衣丶 拿錢 ,走親戚,拜年 ,磕頭 。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寧陽縣元旦吃餛飩,稱為「填倉「,黃縣、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照虛耗。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然後將年前以麵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臺上。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鞦韆,據說可以長得快。

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公升,飯後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餘頭「。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稱為「札根「。據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

舊時還有初五「送窮「的習俗。當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趕五窮「。曲阜則在初五辦「文曲星會「,初五晚上,學生要到老師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

再由老師出題做一篇文章,完成後由老師它焚掉,叫做「文曲星會「。

春節期間,嶗山村村鎮鎮扭秧歌、跑旱船、舞龍燈、踩高蹺……熱鬧非凡。元宵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燈節。嶗山沿海的漁村裡,鞭炮齊鳴,漁民在船老大的帶領下來到各自的漁船上送燈,預祝新的一年漁業豐收。

2樓:靈姍影蝶兒

春聯丶福丶吃餃子丶放炮丶守歲丶穿新衣丶。

各民族春節習俗

3樓:惠企百科

1、壯族。(1)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燒肉等。除夕的公尺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

2)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2、藏族。(1)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

2)藏曆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曆正月初五,舉行隆重的開犁禮。

3)農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強壯的耕牛打扮得「花枝招展」──額頭貼著酥油圖案,犄角上插著紅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掛綵緞,緞子上綴滿貝殼和松石,尾巴上繫著五彩繽紛的綢帶。

3、拉祜族。

1)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

2)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公尺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徵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習俗,少數民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藏族 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 具,用嗩吶 海螺 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 跳神會 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 吉祥水 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彝族 彝族同胞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

孝感過年習俗,湖北過春節習俗有哪些呢?

孝感過年挺熱鬧的,習俗是大年30早上大家一家人聚一起吃年飯,多數家在早上吃,有的在中午吃,早上吃完年飯後然後上街購物,幫孩子買新衣服,30晚上喜歡打麻將的打麻將,喜歡賭的集聚一起搖色子,人很多都是玩一通宵,臘月29的要將整個房清掃乾淨迎接新年,30的晚上還有用松柏薰屋表示驅除汙穢迎新,家家要打餈粑,...

春節的習俗,有哪些,春節有哪些習俗,各有什麼寓意?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 飄色 舞龍 遊神 廟會 逛花街 賞花燈 遊鑼鼓 游標旗 燒烟花 祈福 摜春,也有踩高蹺 跑旱船 扭秧歌等等。春節期間貼年紅 守歲 吃團年飯 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