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教版)地理必修3知識框架
1樓:西樓沉月
必修3總共5章。
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例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重點。
第二節 地理資訊科技在區域地理環境中的應用(遙感,gps,gis)
第二章: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第一節 荒漠化的防治(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重點第二節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第三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第一節:能源資源的開發(我國山西省為例) 重點第二節:河流的綜合開發(美國田納西河為例) 重點第四章: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各種農業型別 重點第二節: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珠江三角洲)
第五章:區域聯絡與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節: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重點第二節:產業轉移(東亞為例) 重點。
課本上就只有這麼多了,你想要真正學好地理,你要理解,純粹死記硬背是沒有用的。建議買一本地理知識小書,方便拿在手上看的,閒來無事,就多翻翻。看地理,學會多聯想。祝你學習進步。
必修三幾道地理題目,求詳解,
2樓:
21.答案選抄b。保護本國資源與採伐亞馬孫雨bai林相結合一項不du屬於保護性開發,因為該zhi選項中涉及亞馬孫雨林dao的內容只有採伐,沒有更新,這是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
23.答案選a。既然題幹中提到「繼續發揮資源優勢」,就不應該進行產業轉移,所以d選項錯誤。
針對能源基地調整工業佈局,與進行產業轉移差別不大,所以b選項錯誤。而發展有色冶金工業雖然會利用當地的豐富能源,但會加劇環境汙染,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應該成為改造措施。所以c錯誤。
對於a選項,可以在繼續發揮資源優勢的基礎上,調整工業結構,引進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一方面提高總產值,另一方面擁有較強的技術支撐,治理環境汙染,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30.答案選c。在田納西河流域開發過程中,修建水庫大壩,僅僅使流域內防洪標準達到百年一遇,而不是千年一遇,所以只有c選項是錯誤的。
3樓:網友
1b第四項不可持續 2a兩者都以重工業為主,汙染大且不可持續所以要調整結構 3d修水庫不能改變流域內環境。我高三的,請相信我!
4樓:網友
21、d
23、a30、b
對照答案,其他選項有明顯錯誤,仔細看看。
5樓:網友
1.保護性開發也bai就是指不會給雨林造成du不可逆轉的傷zhi害的開發方式,①dao②一定入選,③專由於屬有更新造林所以也入選,④只注重保護本國資源而去開發亞馬遜雨林,不但會給雨林帶來破壞,而且違背了公平性原則,不屬於保護性開發。
答案:b2.注意題幹中「繼續發揮資源優勢」的要求,因此a項不入選;b項調整工業佈局只能起到在現有基礎上更合理地調配資源,利用公共設施等作用,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d項一般都是指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轉移本國內部不太現進的產業,不入選;c項,山西省有色金屬豐富,而且有色金屬冶煉需要大量動力,山西省和德國魯爾區煤炭資源豐富,有充足的動力,適合發展有色金屬冶煉以發揮能源優勢。
答案:c3.書上原話,提高到百年一遇。d項正確,因為修建水庫可以使流域內灌溉用水充足,而且溼地對氣候也具有調節作用。
答案:c
地理必修三題目
6樓:網友
綠色水庫,就是天然的蓄水池一樣,所以很簡單的就選b啊增加溼度,不是主要原因哦,因為增加溼度不一定只有熱帶雨林,比如說孟加拉國,印度等國,溼度都很大,特別是孟加拉國,下雨量巨大,全年都是雨水,歷史記錄也是在孟加拉國,所以不選。
保持水土也不是主要的,因為保持水土的多了去了,像我們國家的長江中下游 的三省林業帶,黃土高原的植被,都是保持水土,所以不選。
調節氣候:不止熱帶雨林乙個,也不是主要的,像俄羅斯、加拿大的針葉林,都是調節氣候的,如果沒有這些針葉林抵擋北極吹來的風雪,俄羅斯和加拿大會更冷。
所以綜合選b 忘採納。
7樓:網友
本道題考察的是熱帶雨林的作用,還被稱為「綠色水庫」,這裡說的是大量的水,因此選擇b。
8樓:網友
珠三角和長三角共同的地理位置都是沿海臨江,有豐富的淡水資源,地勢低窪。有利於發展淡水養殖業。所以選擇鋼鐵和造船不是兩地優勢產業,鋼鐵在兩地的發展。
9樓:消滅紅燈
雨林有促進全球水迴圈,調節全球水平衡的功能,被成為儲水庫和蓄水海綿。其儲存的淡水佔地表淡水總量的23%
10樓:不清知到
雨林的蓄水作用跟海綿蓄水道理是一樣的。
必修三地理
11樓:妄玫芩
第一題:a旱作農業不可能不發展,減少用水量不能達到合理用水目的 b草原牧區本身河流少,河流水量少難以分配 c乾旱地區降水多在100cm以下,不適合農業發展 d農耕區近年來由於大水漫灌等用水不規範,導致地下水水位上公升,蒸發後地表殘留鹽鹼較多,因此應推廣節水農業,防治土壤鹽鹼化。
第二題:綠洲地區防治荒漠化應該選擇a,b選項不合理,農田防護林對土地損害大,會加劇荒漠化, c綠洲內部防沙帶建設完全不合理,沙地在綠洲邊緣 d水源豐富地區土壤沙化慢,植被生長茂盛,不必設定沙障工程。
12樓:網友
1.旱作農業區發展節水農業而非減少用水數量這麼簡單。
分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不是在草原牧區(課本有原話);
乾旱地區不能發展耕作業;
農耕區推廣節水農業一方面節約用水,另外還可以防止土壤次生鹽漬化;
第2題。綠洲外圍的沙漠邊緣封沙育草,保持、恢復、發展天然灌草植被,目的是保護綠洲農業。其他選項在教材上有。
必修三地理
13樓:超級可愛小楠楠
第一題選擇d 也就是1不對。。亞馬孫熱帶雨林裡的農業型別就是遷移農業,存在了非常長的時間,自古以來比較原始的人們是為了生存,而不是為了脫貧。對亞馬孫熱帶雨林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但是現在破壞熱帶雨林原因的是人們對經濟的需求,像伐木 開闢農場。
巴西是發展中國家你也是知道的。
第二題選a 題幹中主要說協調與發展的關係 意思就是就是既要保護環境,又要發展,後三條只是針對保護熱帶雨林,而第一條設立國際**,正是既保護又取得效益的體現。。
希望能幫到你。歡迎追問。
14樓:海鮮公司無情的打工人
1.遷移農業是一種古老的耕作方式,不是為了脫貧。
只講了環境,而沒有強調發展,也就是經濟與環境相協調,只有**跟錢有關。
高一地理必修一常考的知識點高一地理必修一重點知識
角速度 線速度 自轉 公轉 黃赤交角 區時 太陽高度角 地殼的物質組成 迴圈 板塊背斜 向斜 大氣環流 氣旋 反氣旋 冷 暖鋒 氣候型別 成因 分布 暖流 寒流 漁場水迴圈 災害形成原因 學地理的 核心在於 會看地圖 提公升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 並由其散發出乙個地方 地區 國家 這3個包括自然的地理位...
高一地理必修一每章的知識結構圖高一地理必修一每章的知識結構圖
或許是,我地理不好啊 找不到別的章啊能在發幾章麼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結構圖 20 這裡有 這個很詳細。高一地理 必修一 二 三章 的知識 結構圖 5 高一地理必修一 一至三章知識點總結 一 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 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 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週期 恆...
有關高一地理必修一的幾個問題
1.0點比8點晚8個小時,每15 間隔一小時,所以8 15 120,30 e往西數120 就是0點時的經度90 w.2.所求時間 當地的區時 已知時區序數 所求時區序數 用這個公式算第一題 所求時間0點,當地的區時8點,已知時區序數 2 30 e東2區 所求時區序數設為x,代入公式得 0 8 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