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 皇陵。
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1627年~1643年 天聰/ 崇德 昭陵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1644年~1661年 順治 孝陵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1662年~1722年 康熙 景陵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泰陵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 1736年~1795年 乾隆 裕陵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1796年~1820年 嘉慶 昌陵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1821年~1850年 道光 慕陵文宗:
愛新覺羅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豐 定陵穆宗:愛新覺羅載淳 1862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惠陵德宗:愛新覺羅載湉 1875年~1908年 光緒 崇陵無廟號)愛新覺羅溥儀 1909年~1911年 宣統 華龍陵園。
2樓:祝福鄂爾多斯
努爾哈赤未稱帝,由皇太極追封為太祖皇帝。
01崇德皇帝:皇太極(太祖第八子)
02順治皇帝:福臨(崇德第九子)
03康熙皇帝:玄燁(順治第三子)
04雍正皇帝:胤禛(康熙第四子)
05乾隆皇帝:弘曆(雍正第四子)
06嘉慶皇帝:顒琰(乾隆第十五子)
07道光皇帝:旻寧(嘉慶次子)
08咸豐皇帝:奕詝(道光第四子)
09同治皇帝:載淳(咸豐長子)
10光緒皇帝:載湉(咸豐之侄,醇親王奕譞次子)11宣統皇帝:溥儀(光緒之侄,二代醇親王載灃長子)
清朝皇帝排名先後順序
3樓:古物潮玩
清朝皇帝按時間排列為:入前:努爾哈赤,皇太極;入關後10帝: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共12帝。努爾哈赤年號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溥儀年號宣統,1909年登基,在位3年。
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時期。--引自網路。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乙個朝代,清朝滅亡之後,封建主義社會也畫上了句號,成為了歷史上永遠的塵埃,清朝歷史上總共出現了12代帝王,努爾哈赤是第一代,溥儀是第12代。但是咸豐以後幾代帝王全部是慈禧太后統治秦朝的傀儡,他們手中已經沒有了作為帝王的權利和尊嚴,只是一張窗戶紙一捅就破,真正掌握清朝大權的是慈禧太后。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創造了大清王朝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時期,他們把清朝推向了巔峰,這三個帝王是清朝歷史上功績最為突出的人物,造就了大清王朝,也是封建社會。最後乙個盛世康乾盛世,不過當時西方國家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這樣的盛世在西方人看來不過是原始社會的生活。
清朝後期已經完全成了西方列強統治的爪牙,沒有呢,作為統治者的尊嚴和權利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走到了封建社會的盡頭,封建主義社會必將滅亡。
清朝皇帝排行榜
4樓:szj心誠則靈
清朝相比歷代,可以說乙個昏君沒有,亡國之君不代表昏聵之君,就像明朝的崇禎皇帝,如果把他放到明朝第二個皇帝,那一定不比朱棣差,明朝滅亡和他沒有直接關係。
那麼就清朝皇帝的能力、作為而言,如何排名呢?一下就是我的看法:
第一: 努爾哈赤(清太祖不說別的,就為他是清朝的奠基人,第一他是當之無愧的)
第二: 康熙(康熙一生都在打仗,他就是清朝的李世民,被歷史譽為千古一帝的第二人)
第三: 雍正(康乾盛世的支柱,清朝的鄧公,如果康熙之後是乾隆,那清朝不會堅持多久就要亡國)
第四: 皇太極(將父業發揚光大,與元朝忽必烈一樣的人物,清朝能力、野心最大的人,大清的建立者,清朝入主中原的策劃者)
第五: 道光(歷代最節儉的皇帝,第乙個和洋人硬碰的皇帝,不說別的,就乙個虎門銷煙,他就應該排在第五,道光被乾隆害的不輕)
第六 乾隆(有謀略、有能力、有實力、沒眼光的皇帝,晚清的詬病都應該歸功於乾隆,同時期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都在變法崛起,這傢伙有錢有勢卻在騎馬射箭打獵,害苦了後代,害慘了中國)
第七 光緒(清朝的崇禎,有能力沒實權的皇帝,做什麼都做不了,更別說作為了!)
第八 咸豐(內憂外患,是個神也會心力交瘁,)
第九 嘉慶(真正放眼世界的時候,國家內部乾隆時期遺留問題太多,以至於無暇他顧,讓清朝更為衰落,後代從此真正只有捱打的份了)
第10統治、第11順治、第12溥儀(這三個醬油)
5樓:網友
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6樓:網友
康熙第一 乾隆第二 雍正第三 皇太極第四 嘉慶第五 努爾哈赤第六(不知算不算) 其他的懶得說。
7樓:親愛的
12位皇帝。
太祖(努爾哈赤)
太宗(皇太極)
順治(福臨)
康熙(玄燁)
雍正(胤禛)
乾隆(弘曆)
嘉慶(顒琰)
道光(旻寧)
咸豐(奕詝)
同治(載淳)
光緒(載湉)
宣統(溥儀) 希望對你有幫助。
好壞:個人認為康熙成就最大。
8樓:唯一的漣漪
皇帝是沒有絕對好壞的。他們各自都有功有過。
清朝皇上排名
9樓:可樂vivi愛娛樂
清朝皇上排名: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玄燁、胤禛、弘曆、旻寧、奕詝、載淳、溥儀。
1、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是後金政權創立者,在位11年。
2、皇太極:皇太極,建國號大清,在位17年。
3、福臨:順治皇帝,清入關後第一位皇帝,6歲登基,14歲親政。
4、玄燁:康熙皇帝,順治第三子,對後世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有著重大業績,還是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一共61年。
5、胤禛:雍正皇帝,康熙第四子,在位13年,乾隆皇帝,雍正第四子,對後世也有深遠的影響;嘉慶皇帝,乾隆第十五子,在位25年。
清朝皇帝排位表
10樓:球十八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清世宗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伍拍。
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清仁宗嘉慶皇帝愛新覺羅·喁琰(1760-1820)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1782-1850)清文宗咸豐皇帝愛數兄新覺羅·奕詝(1831-1861)清穆宗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4)清德宗光緒薯橘襲皇帝愛新覺羅·載湉(1871-1908)清廢帝(清遜帝)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
清朝十二位皇帝排名
11樓:一蓮愛教育
第一位: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廟號—清太祖,年號—天命,在位時間1616年~1626年(總共10年)
第二位:愛新覺羅·皇太極,廟號—清太宗,年號—天聰與崇德,1626年~1636年(總共10年)
第三位:愛新覺羅·福臨,廟號—清世祖,年號—順治,1644年~州伏1661年(總共17年)
第四位:愛新覺羅·玄燁,廟號—清聖祖,年號—康熙,1661年~1722年(總共61年)
第五位:愛新覺羅·胤禛,廟號—清世宗,年號—雍正,1722年~1735年(總共13年)
第六位:愛新覺羅·弘曆,廟號—清高宗,年號—乾隆,1736年~1796年(總共60年)
第七位:愛新覺羅·顒琰,廟號—清仁宗,年號—嘉慶,1796年~1820年(總共24年)
第八位:愛新覺兆咐羅·旻寧,冊猜攜廟號—清宣宗,年號—道光,1820年~1850年(總共30年)
第九位:愛新覺羅·奕詝,廟號—清文宗,年號—咸豐,1851年~1861年(總共10年)
第十位:愛新覺羅·載淳,廟號—清穆宗,年號—同治,1861年~1874年(總共13年)
第十一位:愛新覺羅·載湉,廟號—清德宗,年號—光緒,1874年~1908年(總共34年)
第十二位:愛新覺羅·溥儀,廟號—清憲宗,年號—宣統,1908年~1912年(總共4年)
清朝十二位皇帝排名
12樓:
清朝共有十二位皇帝,按照其先後順序,排名如下:清太祖努爾哈赤(1559年-1626年,在位1616年-1626年)清太宗皇太極(1592年-1643年,在鏈蘆位1626年-1643年)清世祖順治帝(1638年-1661年,在位1643年-1661年)清聖祖康熙帝(1654年-1722年,在位1661年-1722年)清世宗雍正帝(1678年-1735年,在位1722年-1735年)清高宗乾隆帝(1711年-1799年,在位1735年-1796年)清仁宗嘉慶帝(1760年-1820年,在位1796年-1820年)清宣宗道光帝(1782年-1850年,在位1820年-1850年)清文宗咸豐帝(1831年-1861年,在位1850年毀喚配-1861年)清穆宗同治帝(1856年-1875年,在位1861年-1875年)清德宗光緒帝(1871年-1908年,在位1875年-1908年)清末最後一位皇帝宣統帝(1906年-1967年,在位1908年-1912年)需要注意的是,宣統帝是清朝末代皇帝,他的在位時間較短,也未能儲存清朝,因此排名可能不太一定,這只是按照歷史先後順序進行纖指的乙個排序。
清朝皇帝的排名
清太祖 愛新覺羅 努爾哈赤 清太宗 愛新覺羅 皇太極 順治帝 愛新覺羅 福臨 康熙帝 愛新覺羅 玄燁 雍正帝 愛新覺羅 胤禛 乾隆帝 愛新覺羅 弘曆 嘉慶帝 愛新覺羅 顒琰 道光帝 愛新覺羅 旻寧 咸豐帝 愛新覺羅 奕詝 同治帝 愛新覺羅 載淳 光緒帝 愛新覺羅 載湉 宣統帝 愛新覺羅 溥儀 努爾哈...
清朝皇帝順序,清朝皇帝排行順序
努爾哈赤 金 皇太極,順治帝,康熙帝,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光緒,溥儀 太祖 努爾哈赤 1616 1626 太宗 皇太極 1627 1643 世祖 順治 1644 1661 聖祖 康熙 1662 1722 世宗 雍正 1723 1735 高宗 乾隆 1736 1795 仁宗 嘉慶 1796 ...
有關清朝皇親國戚排序,清朝皇親國戚品級排名
後宮等級 太上皇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帝皇后 正室 x 1 可分 宮女10人 皇貴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宮女 8人 貴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宮女 8人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宮女 6人 嬪 四姨太 x 6 可分宮女 6人 貴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