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我們曾經頂撞父母嘮叨我們時的畫面,你作何感想?

2025-02-13 12:25:02 字數 6073 閱讀 8775

1樓:倔強的夫子

回想起曾經頂撞父母嘮叨的畫面,那時真是自作聰明的很,而站在父母的面前,我們永遠是父母的孩子,父母的嘮叨不外乎是對子女的成長的關心問候,年少的無知的我們又怎能明白父母的嘮叨聲裡包含了多少對我們的養育和教育的恩惠。

時間如水,歲月不居,問誰能一生無悔呢?正如初聞不識曲中意,再看已是曲中人,年輕氣盛裡的理直氣壯的頂撞,是孩童時我們的無知和不懂,就算有自己認識正確的觀點和方式,也該保持語氣與父母交談,真懺悔那時不知天高地厚的頂撞,傷及了父母的深徹關心。

無論時代和季節如何變化,父母對子女的疼愛都是無法抹點的。點滴的恩惠猶如春天的日光,細小的問候猶如春日裡的雨水,孩子的我們像極了幼小的禾苗,離不開父母飽滿的沐浴。

深記朱自清《背影》裡對父親行為的描述,莫不是那時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心理,怎會傷及那崇高的、與生俱來的無私大愛呢?

感恩父母,祝福父母!

我小的時候比較叛逆,不服父母管教,經常頂撞父母,尤其是我的媽媽。那時候家庭經濟都不寬裕,父親經常在外幹活,和他頂撞的時候少,母親在家,我和她頂撞的時候比較多。現在想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是由於自己比較敏感,有時候母親的一句無意的話就會惹得我和她頂撞一番甚至大哭大鬧起來,每到這時,母親便不再理會我,我有時候能和母親慪氣好幾天不和她說話,但表面上看不出什麼。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慢慢懂事,頂撞父母的時候逐漸減少。

我參加了工作,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能體會母親的不易了。就再也沒有頂撞過父母,反而為他們考慮得越來越多。如今。

我的孩子已經20歲了,父母也年近七十歲了。每次回到父母身邊,總覺得對他們有所虧欠。現在回想起小時候的不懂事,總是很內疚,所幸父母早就把這些事忘記了,從來都不提起這些事。

小時候總是無知的,頂撞父母也是情有可原。我覺得我們不必要去糾結那些因父母嘮叨而頂撞他們的事情,我們要做的是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讓他們不再為我們操心,同時要好好孝敬父母,讓他們晚年過得幸福,老有所依。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2樓:葳蕤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還是挺不應該的,因為父母也是為了我們好,我們不應該頂撞。

3樓:業曉山

很後悔沒能理解父母嘮叨裡面的愛意,做了父母之後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4樓:高冷男神有才華

覺得挺幼稚的,現在想來自己當時並不佔理,但是為了表現自己一定要爭一下,結果捱了一頓打。

對於父母的嘮叨,你有什麼感想?

5樓:匿名使用者

說句實話我最討厭的就是父母在自己面前喋喋不休的嘮叨,想唐生在唸經一樣!但是話說回來再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乙個人都不會像父母一樣對你。我現在說的話你可能聽的不是很懂。

如果等你長大了。做大事了。你有很多的錢還有你有很大的權力的時候。

我想在這個時候只有你的父母是你最相信的和不會出賣你。懂???

6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很煩,會頂,過後相當後悔,內疚,但是知道她們的好意,可憐父母心。

感受父母對自己嘮叨的愛的感想 一句話就行,急求

7樓:網友

他們都是為你好 不聽老人言 吃虧在眼前。

8樓:網友

行了,你自己看著辦吧,我不管你了,多穿衣服啊……

9樓:網友

你在時,你的嘮叨是我每天的日出日落。

從來沒有覺得嘮叨還有溫度還有情調。

你走了,我才知道你的嘮叨是如此地奇妙。

就像陽光就像空氣一樣的重要。

你曾經有過不理父母的時候,但通過一些事情,體會到了父母的愛的作文400字左右

10樓:手機使用者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11樓:手機使用者

就寫父母誤會你早戀之類的!

12樓:手機使用者

傻蛋,這麼解單還要查。

13樓:手機使用者

發個好愛喝酒就 好 好 嘉峪關 就好好 **果 發揮過。

14樓:匿名使用者

貪婪 奢飾品 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那次 地溝油讓我噁心 專門 幸虧。

長大後,耳邊也時常響起父母的「嘮叨」,在兒時有哪些「嘮叨」另你至今記憶猶新?

15樓:來吧土人

在以前小時候,爸爸媽媽在身邊總會用很長、並且帶著道理的話來教訓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往往會把它當成很煩很煩的嘮叨。那個年齡的我們在聽到這些話的反應就是嘮叨,而當我們到了青年的時候,爸爸媽媽更愛說我們了,因為那是我們學會了叛逆。經常和同學跑出去玩耍,天黑了,住在了朋友家。

當我們第二天回到家就會聽到媽媽的嘮叨聲,我們就會理所當然的說道住在別人家,沒什麼大不了的!

現在回想下,其實並不是他們管的太嚴了,讓我們失去了自由。而是他們出於對我們的關心與照顧才會有這些嘮叨的話語。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再管你,反而會覺得不習慣,也會猜想是否父母不在愛我們了。

所以,這時你多想念父母的嘮叨。對於這些情況,建議你不要覺得煩,免得以後想聽嘮叨,也聽不到,那時後悔就來不及了!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現在感覺特別對不起我的父親,因為他去世的早。

很多人長大後,對於父母那些令人心煩的嘮叨,都有了新的感受:嘮叨是濃濃的關愛;嘮叨是溫軟的呵護;嘮叨是真誠的勸說;嘮叨是殷切的期盼。

16樓:好想放假呀

我的父母很少嘮叨,但是言行舉止對我影響特別大。

記得那年大二,因離家比較近,時常回去。鎮上到村子還有一段距離,每次便是**老爸騎著電單車在鎮上等著接我回去。那次正值冬天,耳邊的寒風呼嘯而過,我用衣領緊緊裹著下巴,卻在抬頭時陡然發現父親耳鬢後面的幾撮白髮,驚覺原來時光荏苒,歲月不饒人。

一時心中酸楚,無法言喻。只無法接受他們開始老去的事實,卻又何嘗不是抗拒自己已經長大的事實?只是恍惚間,父母親便在歲月的流淌中悄然老去。不知何時白髮夾雜,皺紋攀爬。

彷彿我們還是無憂無慮的童年,還是青春盎然的少年。而父親是一如既往的支柱,母親依然是勤勞質樸的後盾。就這樣我們慢慢褪去稚嫩的靈魂,開始承擔社會的責任,家庭的義務; 然後父母開始力不從心,行動漸緩。

當我們姐妹之間酣談正歡的網路,或者熱映的電影時,母親卻只能笑著看我們卻無法融入話題。這情景讓我情緒低落,內心堵塞。我們總要面對這個事實,雖然害怕,雖然抗拒,但是,它依然無情而至。

歲月雖無情,但許多兒時珍貴的記憶卻永不磨滅。比如跟母親一起摘菜時聊得同班同學和好朋友;比如第一次帶我們幾個去商場。當我們漸漸長大,當我們的角色慢慢置換,我卻還一直記著一句話:

當父母老去時,請用他們當年對你的耐心對待他們。也許現在我們做得還不夠好,還不夠多,但是請相信,父母的親情,是在我們心中最重的位置,永遠不可逾越。

雖然不想承認這個事實,但是他們確實老了。小的時候總覺得父母是那麼偉大,他們是超人,是金剛,有什麼麻煩只要跟父母說,她們都能幫你解決。那時的他們雖沒有少男少女的青春,但是依舊光彩照人,意氣風發。

漸漸的,我長大,我依然覺得她們還是當年的父母,有精力,有能力。那時的我還沒有發現父母額頭的皺紋以及佝僂的身軀,但是他們從沒有在我面前說過,依舊像小時候一樣保護著,呵護著我。

去年我上了大學,選擇了乙個離家特別遠的學校,不得不與父母分開,每年最多回去兩次。提早買好了火車票,三個人一起,我有些激動,終於要走出去了。一天一夜的路途奔波,終於到了學校。

三天後他們就要走了。乘著自己現在還有時間,多多陪陪父母,千萬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終身遺憾。

17樓:北方的北方

以前我們經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老人們的話,不可不聽也不可全聽。因為現在社會高速發展,很多老人的思想和眼光已經跟不上時代進步的步伐了,如果在這個時候盲目聽他們的話,還有可能導致我們自己做錯事情。

但是也不可以不聽,因為在很多事情面前,我們沒有經驗但是他沒有經驗,我們可以借鑑他們的經驗然後規避前方的那些陷阱。

我覺得我媽說的最有道理的一句話就是「別貪圖小便宜」,餡餅在某種程度上就等同於陷阱,你覺得這件事情是你佔到了便宜,但實際上你已經進去了人家的陷阱。

不想著佔便宜,也就不會吃虧,哪有那麼多好事無緣無故的跑到你頭上開呢?不過是有得有失罷了。

18樓:上網一起衝浪

記得,母親一向很「摳門」。小時候個子長的很快,衣服經常是沒有穿壞,就短了一截。母親總是捨不得扔,總是會買點布料,踩上縫紉機,再加工。

有時候衣服破了洞,母親也會紉上針,給衣服打乙個又乙個的補丁。每每抱怨時,母親就會說,穿暖和、穿乾淨最為重要,也別管新的舊的、好看難看,生活過的是裡子,不是面子。

到現在,才真正明白了母親當時所說的:不該花的錢一分一釐也要省。過去不明白生活的艱辛,如今漸漸長大,方知生活的不易。

作業本要兩面使用,吃飯時不剩下一粒公尺。這麼多年過去,這些細節點滴早已成為了一種習慣。

19樓:mll荼靡

小時候父母總是說別離電視那麼近,以後都成小瞎子。長大之後每次冬天吃麵眼鏡上都會有一層霧氣,體會到了近視眼的痛苦,才後悔為啥當初不聽老媽的話!

20樓:網友

讓我記憶猶新的,有多穿點衣服,不要在外面亂花錢,起床了,再不起床就遲到了,其中最後一句也是我現在每天給老公說的。

21樓:網友

有很多呀,比如注意吃飯,出門多穿點。再不起床就遲到了。在學校要好好學習,不能和同學吵架。在外面不能亂花錢,不能虧待自己。

22樓:網友

最深的一句話就是要多穿衣服。

現在想想父母說這句話,一點也不過分,天冷的時候多穿衣服,對自己真的是很有好處的。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而不愁!父母對自己的牽掛真的是無所不在!

23樓:unicorns獨角獸

早上喊我起床,叮囑我吃飯,天冷了看著讓我加衣,而現在只靠自己了,

24樓:甜甜甜甜橙

父母總是說在週末早早叫我起床,一遍又一遍提醒我做作業。我們貪玩時,父母嘮叨我們要「趕緊好好學習」;當我們為考試加班加點時,父母有不斷地告訴我們「還不早點睡覺」;當我們要出遠門時,爸媽總是反覆的提醒我們應該帶的物品;當我們在外地給家裡打**時,最常聽到的父母要說的話是「吃飯了嗎,吃的啥啊」「冷不冷」。雖然小時候很煩,長大後想想卻覺得暖暖的。

25樓:大路五點一刻

長大以後耳邊父母的嘮叨逐漸減少,想再聽聽父母的嘮叨真的是少之又少了,因為我工作的原因常年在外,只有節假日才能回家回到家,可以說與父母聊天的機會又很少,我總是對我們噓寒問暖,但是兒時的那種嘮叨已經越來越少了。

記得在兒時父母總是說你一定要注意一點,上學的時候注意紅綠燈,排好隊,不要和同學打架,聽老師的話,此後我們對父母的這種嘮叨,真的是有點乙個耳朵聽乙個耳朵冒,完全不把父母的這種嘮叨當一回事,我們總感覺這些事情不用父母嘮叨我們自己會知道的,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就是不去注意不能夠辦到。

父母因為小事而打罵甚至將你趕出家門 你作何感想,會不會想這父母不是親生的為什麼

26樓:網友

其實只是一時氣憤,並不是真心的。你轉身的時候他們就在後悔了。

27樓:喵喵寶媽

何為小事?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你連小事都做不好,處理不好,只想著糊弄過去,換成哪個父母,只要是關心你的成長與性格形成,那都不會視為小事。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所謂的小事,要比大事多的多,這些小事交織著就成為了你的一生,你對小事如同兒戲,那麼,也就是你糊弄你的人生,抹黑著你在他人眼中的感觀。

你肯定不止糊弄過一件小事,可能是很多的小事,防微杜漸,如果,你的父母不愛你,絕對看著你自生自滅。

打罵都費口舌,費腦筋呢。

不管他們對你嘮叨,還是管的嚴格,對你的苛責,行為對於不對,都證明他們確實很在乎你。

不過話又說回來,氣狠了,肯定生氣的不想看到你。

人生很長,現在的年輕人都犯倔,撅起來要人命,真的會氣到人生病。

不知你是哪種。

氣人不利己,最終傷的都是感情,認真對待你遇到的每一件小事,沒有誰一定要包容到永遠,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尊重愛你的人,別因為所謂的小事傷了感情,感情真的傷了,很難再回到當初。

不要讓自己的任性與自我倔強主導你的人生,人生很短,珍惜每一天。

當你看到農民忙於耕種時回想起那一首古詩

憫抄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bai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du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zhi。誰知盤中餐,粒粒皆dao辛苦。其一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其二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

為什麼我聽到以前經常聽的老歌就會回想起以前的事情

在那個時間段,你對這首歌肯定有特殊的感覺,我分手的時候,聽的就是林俊傑的那一首 可惜沒如果 到現在在聽到的時候,也還是回想起以前的我和她在一起的時候發生的事情。人總是有回憶感的,其實聽這樣的歌曲,想起以前的事情也是很正常。我是乙個80後,偶爾也會聽一聽我們那個時代的經典歌曲,像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就...

回想山村的田園風光,會想起那一首詩??

過故人莊 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辛棄疾 清平樂 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鄉村田園風光的詩 段 摘要。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