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黃河刀客
領海,是沿海國領土的組成部分,即沿海國與陸地領土及內水相連線的一帶海域。國家對領海上空及其海底行使主權,他國不得侵犯。
領海寬度的概念,最早產生於西元14世紀。但數百年來沿海國家對其領海寬度沒有形成乙個統一標準。有的國家主張領海寬度為3海里,有的主張12海里,有的甚至主張200海里。
1958年和1960年,聯合國先後兩次召開國際海洋法會議,對領海寬度問題進行了專門討論,都沒有取得任何結果。直到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各國才對領海寬度達成一致意見。1982年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
每乙個國家有權確定其領海寬度,直至按本公約確定的基線量起不超過12海里的界限為止。」這一規定,既解決了數百年來懸而未決的領海寬度問題,又滿足了中小海洋國家在防務和安全、資源的經濟利益方面的需要。
沿海國對領海的圈劃方法,必須按照國際公認的兩種方法進行:一種是正常基線法,一種是直線基線法。
正常基線法,又叫低潮位基線法。它是以落潮時海水退到離岸邊最遠的那一條線為基線;再向外延伸到該國規定的領海寬度,即為領海線。領海線和領海基線之間的海域,就是乙個國家的領海,也叫「國土海洋」。
直線基線法,又叫折線基線法。這種基線法就是在大陸沿岸突出部位,或沿海島嶼上選定某些點作為基點,把連線各相鄰基點所得到的折線作為領海基線,以此作為基線的起點,向外延伸到國家規定的領海寬度,即為領海線。領海線與領海基線之間的海域就是領海。
我國實行的是折線基線法。目前我國宣佈的領海基線有兩部分:一是大陸領海的基線為山東高角至峻壁角之間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二是西沙群島領海基線為東島至南島之間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
領海基線:是測算沿海國家領海寬度的起算線,也是沿海國家管轄海域寬度的起算線和基準線。此線的確定意義極其重大。
領海是位於領海基線以外,鄰接於內水的一帶海域,其寬度為12海里。內海和領海,是國家領土的組成部分,屬嚴格意義上的海洋國土。
2樓:
內容很多,自己去看: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的宣告的介紹
3樓:冷淚軒_壙
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的宣告,1996年5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1992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領海的部分基線和西沙群島的領海基線。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的宣告的西沙群島基線
4樓:揮劍
二、西沙群島領海基線為下列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
1.東島(1) 北緯16°40.5』 東經112°44.2』
2.東島(2) 北緯16°40.1』 東經112°44.5』
3.東島(3) 北緯16°39.8』 東經112°44.7』
4.浪花礁(1) 北緯16°04.4』 東經112°35.8』
5.浪花礁(2) 北緯16°01.9』 東經112°32.7』
6.浪花礁(3) 北緯 東經112°31.8』
7.浪花礁(4) 北緯16°01.0』 東經112°29.8』
8.中建島(1) 北緯15°46.5』 東經111°12.6』
9.中建島(2) 北緯15°46.4』 東經111°12.1』
10.中建島(3) 北緯15°46.4』 東經111°11.8』
11.中建島(4) 北緯15°46.5』 東經111°11.6』
12.中建島(5) 北緯15°46.7』 東經111°11.4』
13.中建島(6) 北緯15°46.9』 東經111°11.3』
14.中建島(7) 北緯15°47.2』 東經111°11.4』
15.北礁(1) 北緯17°04.9』 東經111°26.9』
16.北礁(2) 北緯17°05.4』 東經111°26.9』
17.北礁(3) 北緯17°05.7』 東經111°27.2』
18.北礁(4) 北緯17°06.0』 東經111°27.8』
19.北礁(5) 北緯17°06.5』 東經111°29.2』
20.北礁(6) 北緯17°07.0』 東經111°31.0』
21.北礁(7) 北緯17°07.1』 東經111°31.6』
22.北礁(8) 北緯17°06.9』 東經111°32.0』
23.趙述島(1) 北緯16°59.9』 東經112°14.7』
24.趙述島(3) 北緯16°59.7』 東經112°15.6』
25.趙述島(3) 北緯16°59.4』 東經112°16.6』
26.北島 北緯16°58.4』 東經112°18.3』
27.中島 北緯16°57.6』 東經112°19.6』
28.南島 北緯16°56.9』 東經112°20.5』
29.東島(1)北緯16°40.5』 東經112°44.2』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的宣告的釣魚島基線
5樓:崽子崽子
三、釣魚島、黃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南嶼、北嶼、飛嶼的領海基線為下列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
1、釣魚島1 北緯25° 東經123°27.5′2、釣魚島2 北緯25° 東經123°27.4′3、釣魚島3 北緯25° 東經123°27.4′4、釣魚島4 北緯25° 東經123°27.5′5、海豚島 北緯25° 東經123°40.7′6、下虎牙島 北則梁緯25° 東經123°41.1′7、海星島 北緯25° 東經123°41.3′8、黃尾嶼 北緯25° 東經123°41.4′9、海龜島 北緯25° 東經123°41.4′10、長龍島 北緯25° 東經123°33.4′11、南小島 北緯25° 東經123°33.2′12、鯧魚島 北緯25° 東經123°27.6′1、釣魚島1 北緯25° 東經123°27.5′四、赤尾嶼的領海基線為下列各相鄰扒盯圓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
1、赤尾嶼 北緯25° 東經124°33.7′2、望赤春塌島 北緯25° 東經124°33.2′3、小赤尾島 北緯25° 東經124°33.3′4、赤背北島 北緯25° 東經124°33.5′5、赤背東島 北緯25° 東經124°33.7′1、赤尾嶼 北緯25° 東經124°33.7′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再行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其餘領海基線。
領海的領海基線
6樓:摯愛魚子醬岒倆
領海的基線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但是,「在海岸極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緊接海岸有一系列島嶼,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的劃定可採用連線各適當點的直線基線法」。直線基線法就是在岸上向外突出的地方和一些接近海岸的島嶼上選一系列的基點,各基點依次相連,各點間的直線就連成沿海岸的折線。
關於基線向外的寬度有個發展過程。在18世紀,以海岸邊大炮所能打到的距離為限。那時大炮射程約為3海里(,故被當時的海洋大國所接受。
而後,由於炮的射程增大,各國遂把領海向外擴大到km或更多,不過採用22km的佔多數。到1972年,南美秘魯等國家帶頭,為保護其沿海漁業資源,把領海擴大到約年召開了第三次海洋法會議第一期會議。經過九年的艱苦談判,新的海洋法公約(即《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於1982年4月30日在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第十一期會議上通過。
經磋商,根據大多數國家意見通過的《公約》規定為,「每乙個國家有權確定其領海的寬度,直至從按照本公約確定的基線量起不超過12海里的界限為止。 」但有些拉美國家仍堅持370km,未簽署此公約。 關於領海的外部界限是「一條其每一點同基線最近點的距離等於領海寬度的線」。
領海基線指沿海國劃定其領海外部界限的起算線。沿著這條線向外劃出一定寬度的海域便是領海。在國際實踐中,領海基線有兩種:
一種是低潮線,即退潮時海水退出最遠的那條海岸線,稱為正常基線。另一種是直線基線,即在大陸岸上和沿海岸外緣島嶼上選定適當點作為基點,然後將相鄰的基點用直線連線起來,這一系列直線構成的基線為直線基線。從這直線基線向外劃出一定寬度的海域構成領海。
直線基線與陸地之間的海域為內水。這種劃法適用於海岸線極為曲折,或緊接海岸有一系列島嶼的地方。
按照《聯合國海洋公約》規定,領海的寬度一般為A 8海浬B 12海浬C 15海浬D 20海
按照 聯合國海洋公約 規定,領海的寬度一般為12海浬 故選 b 按照 聯合國海洋公約 規定,領海的寬度一般為12海浬 故選 b 根據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的規定和歷史現實 大陸架是陸地國土的自然延伸部分,其外延按物質 劃分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第76條規定 沿海國的大陸架包括領海以外,依其陸地領土的全部...
聯合國能源發展署,聯合國能源署的職能和權利
有聯合國原子能發展機構。聯合國能源署的職能和權利 聯合國沒有能源署這一機構 倒是有開發署 其中涉及能源方面的主要事物包括。鞏固國家 能源 政策框架。開發計劃署致力於將可持續能源事務納入到國家政策關於巨集觀經濟改革,能源部門改革和可持續發展規劃方面的對話中。開發署意識到了微觀層面的努力對巨集觀發展戰略的重...
聯合國席位問題,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復的原因是什麼
請注意當時的歷史背景,查閱下新中國入常的歷史背景,可以得到答案。這話題敏感,不在這詳解了,見諒,謝謝!中國申請聯合國席位,美國提出 雙重代表 一語道破問題所在 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復的原因是什麼 國家強大,國際地位提高了,美國的國際地位相對下降,亞非拉國家對中國的支援 國力強盛,人家看得起 中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