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斷掌紋,性格比較固執,應該如何教育

2025-02-21 02:30:26 字數 4467 閱讀 6731

1樓:張靜

言傳身教,你先改變自己至少在孩子面前不固執,多與外界接觸,看看別人的孩子是怎樣與人交往,他們都是你孩子的老師,孩子模仿能力較強。

孩子很固執,怎麼教育?

2樓:夏櫻丫頭

孩子長大了會有自己的主見,為什麼孩子固執我們應當從溝通的方式來了解他的看法。像朋友一樣坐下來好好談一談,或許有時候在不知不覺的暢談中,你的孩子會轉變看法。孩子需要家長把他當作朋友一樣哦!

3樓:dq道德與法治

如果是學前兒童,針對他的固執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去解決,如果是青少年,還是要講道理,用情感去打動他,別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4樓:網友

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父母或成長過程中身邊其他人的影響,這種影響有些是繼承,有些是完全逆反的,針對孩子固執,一般情況下是家長在其成長過程中經常演示了這種固執的現象,所以孩子才會模仿,所以要想改正孩子的固執,最先要找到他養成這種性格的源頭,源頭**了孩子才會改變,這個才是根本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情況下是家長在其成長過程中經常演示了這種固執的現象,所以孩子才會模仿,所以要想改正孩子的固執,最先要找到他養成這種性格的源頭,源頭**了孩子才會改變。

6樓:匿名使用者

孩子一般比較聽老師的話,建議和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加以開導。

6歲孩子性格固執,怎麼教育?

7樓:夜幕懲罰煯

既然悟性高,那就應該試著去跟他講理。首先要順著他、贊成他、支援他。然後再跟他講大道理,諸如聽媽媽的話才是好孩孑,別的小明友才會跟你玩之類的話,要利用孩子特有的心理去試著改變他的性格。

8樓:妮嗱暔v3l礸

任性的性格是自小養成的,這種性格將在孩子以後的生活 學習 工作上造成諸多的不便! 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是這種性格的溫床,沒遇挫折是這種性格得以發展,不妨和老人溝通一下,一旦發現孩子的不好舉動,要及時地指出來,並要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家長必要時可以微笑地拒絕,讓孩子自己反思。其實,6歲的孩子是知道行為的對與錯。

9樓:琇怞嶇揯

孩子是家庭的重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由家庭走向社會。這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大多數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生活環境和接觸人群的變化使青少年面臨更多的考驗和挑戰。青春期孩子敏感多變好勝的心理,對家庭學校也是乙個挑戰,同時有很多孩子在兒童期被壓抑,未解決的很多問題也會在這個時期爆發出來。

因此這個時期的青少年非常容易產生厭學、退學、暴力、說謊、青春期叛逆、離家出走、考試焦慮、網癮、與老師不和、人際關係障礙、 社交恐懼、睡眠障礙、早戀、公升學恐懼、暴飲暴食、學習成績驟降、親子關係緊張等問題。如果父母不能找到科學的方法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可以尋求心理諮詢得到幫助。 建議找專業的諮詢機構進行諮詢 推薦:

上海曉霆成長教育中心 **:

10樓:小魚曯趼

既然悟性好的話 你完全可以通過給他講故事來 讓他明白性格固執的問題。

怎樣教育性格比較倔強的孩子?

11樓:樹原張雪燕

孩子很倔,不聽管,我們作為父母該如何教育?打壓不是好辦法,我們要放大孩子潛能,這麼做很有效。

12樓:網友

這個簡單,就是一起嗨,等他接受了你,你說的話他也會去思考,慢慢加以引導,不可操之過急。僅為個人見解。

13樓:今人軼事

這種孩子要靠誇獎,你不要指責他做錯的地方,就誇他做得好的地方,等於變相地引導他去做正確的事情,事半功倍。

14樓:河北超職教育

比較個性孩子如何教育。

孩子很固執怎麼辦

15樓:睿爸育兒記

三歲的孩子總是固執怎麼辦?#星知計劃#

16樓:鬱文回代玉

對此我們有幾條建議讓家長能夠正確待孩子的固執行為。

1.冷處理當孩子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可以採取躲避的方法,暫時離開他。

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做出讓步。這種「冷處理」的方法往往比較有效。

2.轉移注意力這種方法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鮮的東西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3.提示在先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規律後,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如孩子上街總是哭鬧著讓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與孩子說好:

今天上街不要媽媽抱,你自己走,實在累了,可以休息一會兒再走,不然就不再帶你出去了。」

4.激將法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5.適當懲罰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飯,父母不用多費唇舌,過了吃飯時把食物全部收走。

不用擔心餓壞孩子,一頓兩頓不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會有影響。

17樓:俞西初琲瓃

孩子不懂事,還需學道理。父母是學處,聖賢來教育。網搜幸福人生講座、聖賢教育改變命運、陳靜瑜講女德!大人孩子共同進步,厭學的事改掉!

我小孩性格倔強,該如何教育?

18樓:網友

雖然說四歲是孩子最調皮的年齡,可是也不用這麼直接吧,摸索點技巧找到適合孩子性格的管教方法。打,並不是不可以,但多了就濫了,沒有效果,對孩子性格養成也不大好,當然也更不能讓他明白事情的因果關係,最多收穫恐懼。偶爾就算了,不要常打啊。

從小性格就比較倔強」--其實小時候孩子確實是不懂得道理的,你可以堅持原則但也不用打啊,可以冷處理等他哭到自己閉聲(雖然冷漠了點總比打好些),或者當時擁抱撫慰他但仍堅持原則到底。然後在孩子當天情緒較穩定的時間跟他把道理講清,接受率很高的,因為人在情緒激烈時接受程度為零越講越不聽,但在情緒好時說接受的可能性相當之高。

如果「拿今天早上來說」你可以讓他選擇要麼晚上回來繼續找,如果還不上學那麼晚上回來也不會幫他找。另外,如果他拒絕上學(不知道家裡還有沒有另外看管孩子的家人),那麼就告訴他如果不出門只好他自己去上學或者自己待在家裡(如果家裡沒人管的話可以先關門走,然後過一會兒再在門外問他,最好要逼真些的效果。)

19樓:網友

你的孩子是固執型的性格。

想要什麼一定要得到做到 這樣的性子不好嗎?

是你有問題 你受不了固執的人。

所謂的教育 是教孩子做錯事要改正 不做壞事 不做虧心 走正路 培養良好的習慣。

何必去改變他的性格。

20樓:網友

以柔克剛。

1.首先不能溺愛是基本原則。

要循循善誘。

適當的時候要多拿別人的例子來感化他。

多給他輸入一些好孩子的故事。

2.絕對不能來硬的。

拳頭下的教育會給孩子留下陰影。

四歲還小 但性格的養成十分關鍵。

現在的小孩這樣的例子比較多。

3.舉個例子。

比如他不願意吃菜。

就把他喜歡的菜都收起來。

這樣幾次下來他就只能吃自己從前不喜歡的菜了4.另外孩子長大一些以後。

要多和孩子溝通。

要多談談自己小時候的事情。

來和孩子產生共鳴。

讓孩子信賴你。

5.我是乙個高中生。

我很尊敬我的父母。

也會多多觀察身邊類似的叛逆事情。

我覺得家長首先不能傷及自尊。

也不能過度縱容。

6.以上純屬我個人的體驗。

7.也希望您的孩子能夠成為乙個讓您滿意並孝順您的孩子。

21樓:網友

4歲的小孩懂什麼,還不是被你寵壞了,2,3歲的時候要什麼就給什麼,長大了就這樣。合理的該給就給,不合理的堅決不給,不要讓他覺了哭了就能拿到就每次都哭。哭了沒用他不就不哭了。

這樣也很正常了,耐心一點,跟他講道理。堵不如疏。

22樓:網友

不錯,我覺得樓上有句話特別對,告訴他,該給的,絕對給,不該給的,怎麼都不給,你小孩的年齡剛好在所謂『狗都嫌』的年齡上,所以,不管他如何哭喊,如何難纏,你都要堅持,絕不服軟,還有,你也不要打他了,沒用,打到最後打皮了,打都沒用了,這個年齡你也沒必要語重心長的給他講什麼,純粹白費,沒用,他又聽不懂,你就把你的態度堅決,用眼神和氣氛告訴他你的脾氣已經到極點了。

23樓:菜鳥也要學上網

唯唯喏喏的孩子難道好嗎?家長要給孩子把握方向,該給的一定要給,不應該的,那就沒有商量的餘地。打。

不是不可以,但是打哭了,沒有多長時間就對孩子說:「乖兒子,別哭了媽給你買好吃的。」那可千萬要不得!

24樓:網友

我有一萬字的文章,基本能解決這個孩子的問題,但這裡聽不了。你在百速搜尋 幼小兒童12個不良習慣的糾正方法,就能系統的知道孩子問題的解決方法。

本人男,28歲,我左手斷掌紋有哪位大師幫忙解釋一下,不懂不要胡說,謝謝

1,這個沒多大用的 2,可以到攤上或者本地看得好的看看 3,在這裡容易被誤導 4,命運還是自己努力的,與掌紋無關 請哪位大師幫我看一下手紋,有多又亂,不知道是真斷掌還是假斷掌 幫忙算一下 謝謝 真斷 多才多藝沒主意 啥都會點不求精 腸胃不舒服飲食要清淡 男左女右,分很多種線的 本人男,左手斷掌紋.棺...

孩子的性格比較靦腆,怎麼才能讓她活潑開朗呢?

孩子的性格靦腆,平時可以多帶他去參加戶外活動,鼓勵他多與人交流,增強自信心,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給孩子學主持,表演,以及演講等興趣愛好,對性格的培養會有很大的幫助。孩子的性格比較靦腆,首先,父母們要帶領孩子融入別個孩子的圈子,讓孩子先看著其他的孩子玩,鼓勵孩子加入其中,父母千萬不要過度干預,誇讚孩子,...

孩子做事很急躁,沒有耐心怎麼辦孩子性格比較急躁,做事情沒有耐心,該怎樣做才能改正這個缺點?

一 共情 孩子做事情總是煩 躁,動不動就情緒化,就放棄了,讓人擔心他未來的發展,是嗎?二 具體化 您可以舉例說明下孩子沒耐性的具體表現嗎?三 問題的成因,並具體分析 a 專注力不足,自控力差 解決 養成良好的專注習慣,可以用舒爾特表訓練法 視覺追蹤法 拼圖法等,以及跟孩子商量嘗試使用番茄工作法,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