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型電腦CPU風冷和水冷散熱換算問題? 50

2025-02-22 10:50:29 字數 4343 閱讀 3187

桌上型電腦cpu風冷和水冷散熱換算問題?

1樓:啦啦啦清火

一般幾十塊的散熱器是和120水冷差不多,200風冷大概等於240水或許更強,但是最頂級的風冷也就是500多點,效能和360差不多,而水冷還有480,或者雙冷排。沒什麼換算,散熱除了很多rgb什麼的溢價外基本就是多少錢買多強散熱。風冷和水冷區別主要風冷風扇把鰭片上的熱量吹開,但是因為風冷本身就只能在處理器上壓著,所以熱量只會散發到整個機箱裡。

而水冷因為冷排可以直接貼到機箱散熱孔上,所以風扇可以把熱量直接吹到機箱外面,另外由於水冷的體積限制受到的比風冷小,所以散熱上限要更高。

對於一般使用者儘量不要買水冷,一是因為對於效能來說,同價位水冷不如風冷,二是如果發熱不是太大,水冷因為還有個水幫浦的原因,比風冷更吵,只有發熱壓力很大的時候風冷因為只能提高風扇轉速來散熱噪音才會比水冷大。三是因為水冷還是有點漏水的風險。如果是資金充足那麼當我沒說,畢竟這些都可以加錢解決,買貴的自然夠安靜也更安全點。

2樓:蝶去鶯飛何處問

風冷和水冷沒有直接換算公式,玄冰400風冷大致相當於120~240冷排的水冷。

3樓:網友

不能換算。影響實際散熱效果因素太多,就算同為風冷散熱器,不同散熱鰭片角度都造成很大差異。

如120水冷。

冷頭,水管,水幫浦,冷排材質,冷頭厚度,風扇等等引數都會讓,兩款水冷散熱表現巨大。(並且絕大部分引數不會標註)

4樓:賽爾號玩家是我

玄冰400風冷,水冷大概120冷排。

i7 10700f不能超頻,一般用風冷就可以了;i7 10700kf是可以超頻的,超頻時功耗可以達到200w,需要用水冷240或360。

你不如直接說自己的cpu型號規格,然後讓網友幫你選擇散熱器。

5樓:網友

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這兩種無論散熱比例如何,我覺得水冷相對來說清潔比較容易,而且是清潔頻率也相對來說比較低,所以我就會選擇他,但是相對來說如果說水冷裡那個散熱物質有擴散或者是破漏洩露的風險話,而且我在不計較風冷清汙時的髒汙,以及不在乎那些飄散的塵土的情況下。那麼我會考慮到風冷了。

6樓:諾記美利達

這個就看評測和引數就好了。一般散熱器銷售的時候會在引數裡標註支援的最大散熱功率。

一般情況下,120排量跟4熱管的差不多的散熱能力,支援個125w以下還是沒問題的。

7樓:好靚的牛

沒有什麼換算。

配散熱按你預算來找,花多錢幹多大事。

水冷散熱器是隻給cpu散熱還是給整臺電腦散熱?

8樓:太平洋電腦網

水冷散熱器給cpu散熱。

水冷散熱系統利用幫浦使散熱管中的冷卻液迴圈並進行散熱。在散熱器上的吸熱部分(在液冷系統中稱之為吸熱盒)用於從電腦cpu、北橋、顯示卡上吸收熱量。吸熱部分吸收的熱量通過在機身背面設計的散熱器排到主機外面。

cpu用水冷真的會比風冷散熱效果好嗎?為什麼?

9樓:精英大神

我們需要嚴格控制電腦的散熱裝置。因為如果冷卻系統裝置不好,即使你擁有最好的電腦,我們的電腦也會因為冷卻裝置沒有按好而崩潰。關於散熱裝置,在現實生活中,水冷雖然散熱效果好,但一般比較貴。

如果你安裝了一些劣質的水冷冷卻裝置,很有可能你的電腦會因為液體洩漏而癱瘓。但是如果換成風冷,雖然冷卻效果可能不如水冷,但是安全性高,非常耐用。與水冷相比,安全性有保障。

僅從散熱效果來看,水冷無疑更好,但我建議風冷高階水冷肯定比高階風冷好,但一般來說,500以下的水冷不如同價位的風冷。 現在的水冷市場龍蛇混雜。說到水冷,似乎有人覺得是個高大上的東西。

很多tom、dick、harry品牌都想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就像提到四核cpu一樣,有人認為肯定比雙核cpu好,8核cpu肯定比四核好。低端水冷無論是散熱效率還是安全係數(易漏液)都不盡如人意。

相對來說,風冷散熱器中口碑較好的兩個品牌,利民和貓頭鷹,散熱和靜音效果都不錯。水冷散熱器的一般工作原理是:cpu(或其他熱源)的熱量被水的超高比熱容帶走,再加上水幫浦的快速推動,被推到冷排風處,然後冷排風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完成整個熱交換過程。

風冷散熱對散熱器和機櫃風道有一定的要求,但與風冷相比,水冷對風道的要求要小得多。可以把冷排扔到外面,不用擔心櫃子風道什麼的。

通過外接散熱排,即使是小機箱也能配備產生巨大熱量的配件,不用擔心散熱問題……因為有各種尺寸的水冷排,散熱面積也優於風冷,散熱排+低速風扇可以完美平衡效能和靜音。我們或多或少都知道計算機。我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電腦經常需要散熱,所以這個時候需要考慮乙個散熱系統。

至於水冷、風冷等冷卻裝置,風冷的安全性更高,因為如果水冷處理不當,尤其是水冷低的裝置,很容易燒壞電腦中的其他裝置。

10樓:大超說教育

cpu用水冷不一定會比風冷散熱效果好。因為也需要看價位,一般500以下的價位風冷散熱效果更好,500以上的水冷散熱效果更好。

11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水冷cpu散熱效果比風冷cpu更好。目前不少遊戲本cpu以及伺服器cpu都使用了水冷降溫方式。正是因為水冷cpu散熱效果優於風冷cpu。

12樓:休定說說人

水冷cpu散熱成果比風冷cpu更好。目前不少遊戲本cpu戰伺服器cpu都使用了水冷降溫方式。正是因為水冷cpu散熱成果優於風冷cpu。

水冷散熱器是隻給cpu散熱還是給整臺電腦散熱?

13樓:糖糖寳寳

您好,cpu的正常溫度在溫公升30度的範圍內屬於是穩定的。

也就是說,cpu的耐收溫度為65度,按夏天最高35度來計算,則允許cpu溫公升為65度。

顯示卡,硬碟,主機板也都類似,但是溫度太高,就要檢查散熱器和cpu是否緊貼著和它們之間的矽脂是否已經失效,否則當溫度過高時,就會自動關機/宕機,以保證不會燒壞晶元!

電腦cpu「風冷」和「水冷」哪個更好?

14樓:毒說娛界

總體而言,大家在選擇風冷散熱還是水冷散熱的時候,應該根據電腦的配置視情況而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或者資源浪費。

15樓:八卦從不停歇

電腦cpu「風冷」和「水冷」,溫度測試,如果夏天風冷真的壓不住。

16樓:luandou麻麻

相對而言,當然是水冷系統更好,還要考慮主機具體的配置,看主機效能高低來決定。

17樓:七月花香

水冷。水冷的效率更高,散熱的更快,但是水冷**高。

18樓:網友

水冷的生產工藝非常複雜,成本也高於風冷。而且水冷需要很好的密封設計,一旦密封不好,會對硬體造成傷害。所以,同價位下風冷效果可能會優於水冷,還需要根據個人預算來選擇。

19樓:網友

電腦主機常見的散熱方法有風冷和水冷,但是風冷散熱噪音會大一些,水冷散熱效率要高於風冷,但對cpu周圍的電容和供電模組散熱效率不佳,最近又有更迭水冷的散熱模式,是浸沒式液態散熱,散熱效率高於水冷無噪音,冷卻方式在逐步迭代,肯定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20樓:低保神羅天徵

超頻u用水冷,不超頻用風冷。這樣理解可以嗎?我是小白,理解的不對大神們別噴我。。。

散熱器:水冷還是風冷好?

21樓:匿名使用者

水冷好通常的風冷散熱方案都採用風扇+金屬散熱片的設計,cpu發散出的熱量傳輸到散熱片上,然後通過風扇將散熱片的熱量吹走。這樣的設計要提高散熱效率,只有增加散熱片體積和增大風扇風量兩種方法,太大體積對於機箱有限內部顯然不現實,而直徑與散熱片體積基本成正比的風扇想要增大風量,只能加快轉速,但弊端顯而易見,想必誰都不想天天挨著個「鼓風機」工作。

除此之外,固態金屬的導熱速率很低,也就是導熱慢,冷卻也慢,很大程度依靠於散熱片材質、熱管工藝等,市售風冷散熱器水平可謂良莠不齊,哪怕長相很類似,細微設計細節的不同也能將散熱器的效能拉開天壤之別,大多數玩家都無法判斷產品的優劣。

導熱材質的本質性不同,使得水冷的效能遠超風冷而水冷則不一樣,由於導熱材質的完全不同,哪怕做工稍次的水冷散熱器也能擁有超越頂級風冷散熱器的效能,兩者相比就好似法拉利和夏利,本質上區別太大,在夏利上花再多心思,也基本上不可能超越最便宜的法拉利。因為就液體而言,蒸餾水的熱導性僅次於液態銀,達到空氣的30倍,並且吸熱性更好,同樣的溫度,蒸餾水要吸收比空氣多4倍的熱量才能達到,公升溫更慢,吸熱更多,顯然更適合用作散熱材質來使用。

水冷也分三六。

22樓:網友

水冷散熱器好,我從去年就是用上了東遠的sp33水冷散熱器,超頻的話,cpu的溫度夏天也不會超過45度,水冷散熱器的優勢就是散熱快,靜音,這是和風冷最大的區別呢。

桌上型電腦桌面顯示問題,桌上型電腦不顯示桌面,怎麼設定呢?

軟體介紹 完美模擬出vista系統下的側邊欄軟體,包括widget列表 側邊欄以及設定視窗。小巧 精緻 半透明的鑲嵌在桌面背景中。控制項式指令碼引擎 diy功能強大。無任何流氓外掛程式,終身免費,且不斷更新公升級。deskwidget 新增邊欄翻頁功能。給小工具視窗增加 有形無影 的功能。更換了rss 取色器...

攢機 桌上型電腦,自攢桌上型電腦的硬體推薦

你沒說價位 和用途不好配。高的上萬元。低的多 怎麼說?主機 cpu intel 酷睿 i 盒 主機板 技嘉 ga hm sh 記憶體 金士頓 gb ddr 硬碟 希捷 gb m 串列埠 散 st 顯示卡 雙敏 無極 hd ddr v小牛版 光碟機 華碩 ea 機箱 普易達 eb 電源 酷冷至尊 戰斧 rs p...

聯想B500一體桌上型電腦cpu佔用100 解決辦法

建議先刪除一切防毒軟體 防護軟體,再看下cpu佔用率 瑞星與金山衝突的可能性比較大 開始 執行 輸入msconfig 把啟動項全部禁用 ok 我新買的聯想一體機cpu佔用一直很高 我家現在用的就一體機。剛才看一下cpu使用率才百分之幾。沒事別聽他們說 我剛一買一體機時候他們都說不好。現在用一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