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喜歡上課
首先,蒙古族是草原上的民族,英勇善戰,大片的草原養育了遊牧文明,以畜牧業為生的草原人民以狼為信仰,早先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以前,蒙古族各個地區的人們是以部落的名義互相制約著存在的,時常發生部落間的衝突而引起戰爭,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以後繼續向南擴張,其為了滿足的不是糧食緊缺等問題,而是單純的野心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人生樂事,莫如戰勝仇敵,驅仇敵於馬前,盡掠其財物,悉奪其駿馬,目睹其親人以淚洗面,摟其妻女伴吾寢室。」此處引用此句並無民族區別對待的態度問題,成吉思汗小時候生活艱苦,其父親也速該即為他們部落的敵人用毒藥毒死的,因此或多或少在成吉思汗兒時的內心已經存在一種對於敵人的仇視感。
成為大汗之後統領著蒙古其他部落,在血緣上實際上是與成吉思汗沒有關係的。
其次,忽必烈將國號改為大元,將土地分封給各個將軍、親屬,過了幾代人的更新換代,在封底上的貴族已經對大元統治者,孛爾只斤姓氏的人沒有太多的情感了,因此在元朝即將滅亡之時不來救援也在情理之中,可以參考西周的分封制度。
最後,蒙古族的傳統即為,大汗如果被人征服死去,那麼他就不再是大汗,而是征服他的人變成了他們的大汗,對於分封地區的貴族們來說,這並沒有觸及到所謂民族存亡的問題。在蒙古族南下進行掠奪地盤的時候,蒙古族本身就沒有一般王朝的開創者一般認為,這都是蒙古族的天下,而是認為這一切都是大汗的天下,所以大汗被征服只是換了個大汗,並不涉及民族存亡問題。
2樓:花花就是我
因為那時候雖然元朝他很強大,但是他和蒙古四大漢國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是特別好,所以他們並沒有救援元朝。
3樓:戀綸vs布草
他們打算在元朝士氣最低的時候,一舉攻下國都坐收漁翁之利,所以肯定不會施以援手。
4樓:丹的葵奎
因為利益不同,雖然都屬於蒙古族,但是各個部落的利益都不想關聯,如果滅掉乙個的話,其他部族將會從中獲取到他們想要的資源。
誰能解釋蒙古帝國、四大汗國、元朝的關係
5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帝國是元朝和四大汗國的統稱,蒙古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是元朝皇帝,四大汗國就像諸侯,其關係就像春秋戰國時周朝和各路諸侯的關係,也就是說,四大汗國只是元朝名義上的屬國,根本不受元朝號令。後來被元朝滅了乙個。
6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帝國有五個部分組成,長子系建立的金帳汗國、二子系建立的察合臺汗國、三子系建立的窩闊臺汗國、四子系中旭列兀建立的伊爾汗國和忽必烈建立的元。
在蒙哥時代及之前四大汗國對於**的旨令令行禁止,而蒙哥死後北方的蒙古貴族擁立阿里不哥為大汗,忽必烈則靠著在南方擁護他的部分蒙古貴族和漢人官僚稱汗,最後忽必烈雖然勝出奪位戰爭,但是其他四大汗國並不承認他的地位,**徹底喪失了對蒙古其他四汗國的控制。
7樓:匿名使用者
四大汗國是蒙古國的渚候國。
蒙古第四任大汗忽必烈創立了元朝,為何蒙古人卻很討厭他?
8樓:乾三老師
因為忽必烈「得國不正」,沒有遵守蒙古自古以來的傳統,所以蒙古人特別厭惡他。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版圖最遼闊,幅員最廣的王朝,不是我們津津樂道,家喻戶曉的漢民族王朝,如唐朝,明朝等,而是由蒙古健兒建立的大一統政權:元帝國。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數十年間南征北戰,在世界都算是未逢敵手。其中的元世祖忽必烈,更是以一己之力奠定了元朝強大的國力的基礎。但是據說蒙古人卻非常討厭忽必烈,這是為什麼呢?
這和忽必烈的功績沒什麼關係,要知道,如果純論對元朝的貢獻來說,忽必烈還在成吉思汗之上。成吉思汗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一位聲名昭著,聞名遐邇的「千古帝王」了,人們都認為他才是元朝稱霸世界,建立橫跨亞歐大陸帝國的奠基者,其實這種說法有失公正。實際上,成吉思汗在歷史上起到的作用是統一蒙古部族,讓蒙古軍隊擁有者前所未有的戰鬥力,而如果說元朝之所以能成為我們後來看到的那個樣子,那基本上可以說都是忽必烈的功勞,「元朝」這個王朝,也是忽必烈建立的。
蒙古人討厭他,顯然不是因為他沒有發揮歷史作用。
蒙古人討厭忽必烈的根本原因是他「得國不正」。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一點是,忽必烈並不是蒙古部族的正統繼承者,他和當初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樣,都是發動「鬥爭」手段,才能奪取蒙古的大汗之位。在當時的蒙古,阿里不哥才是蒙古人心目中的領袖,但是忽必烈卻用暴力手段,殺死了阿里不哥,「謀朝篡位」。
蒙古人討厭他,也就是情有可原了。
綜上所述,因為忽必烈得國不正,用暴力手段奪取了大汗,所以蒙古人都很討厭他。
9樓:秋風體育
首先就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蒙古帝國就名存實亡了,最輝煌的時代已經失去了;其次就是忽必烈大力推行漢化,而去蒙古化,所以蒙古人都認為他是叛徒,所以很討厭他。
10樓:網友
他雖然創立了元朝,但卻因此而讓大蒙古國分成了元和四大汗國,之後蒙古再也沒有了曾經的輝煌。
11樓:一山一水一相逢
雖然忽必烈創造了元朝的盛世,但是他在征戰的同時也帶走了許許多多的蒙古人,再也沒有帶回來。
為什麼元朝覆滅時, 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沒有派兵援助呢?
12樓:我是湯姆蘇
因為在那個時候就沒人搭理元朝了。元朝末年四大汗國基本保持著獨立,各過各的。
13樓:小九七
蒙古的四大汗國其實與元朝並不如何親密,都是獨立的國家了,而且四大汗國當時自身也不好過,沒有多餘的力量去支援元朝。
14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蒙古帝國的4個國家,路途非常遙遠,再加上朱元璋當時的兵力非常雄厚,因此才沒有派兵援助。
15樓:白家那小子
哈哈哈,在座的各位歷史都不行,你們不知道北元嗎?元朝在草原繼續苟延殘喘。
元朝末期為什麼不向四大汗國求救或投奔?
16樓:翻土何不鳴
一代梟雄成吉思率領正妻所生的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4個兒子,東征西伐,終於在1206年汗建立了華夏最大版圖帝國的大蒙帝國。
1227年7月,年邁的成吉思汗因鞍馬勞頓及舊病**,在六盤山的度夏營帳中病逝。
1229年秋,三子窩闊臺成為為蒙古大汗,死後其子貴由繼承汗位。子貴醉酒而死後,1251年夏,四子託雷之子蒙哥終登大汗寶座。
1259年,蒙哥在「上帝折鞭處」掛了,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經過四年大戰,1264年8月21日,忽必烈榮登大寶。
大蒙帝國也因此徹底瓦解為元朝(大汗汗國)、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伊爾汗國和窩闊臺汗國五大部分,四大汗國與元朝之間互不統屬,戰爭不斷,直到元成宗時期才再次承認元朝皇帝為大汗的宗主地位。
而在元朝末期,四大汗國只剩下三個了。
四大汗國包括: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和伊利汗國。
其中,窩闊臺汗國早已被察合臺汗國吞併。因此,元朝滅亡時,根本就不存在「四大汗國」了。請看下面這張元朝後期的示意圖:
至於剩下的三個汗國,與元朝的關係也日漸疏遠,甚至多年不同音訊,彼此極為陌生。
以金帳汗國為例。 在《元史》中是這樣記載的:
朮赤者,太祖長子也。國初,以親王分封西北。其地極元,去京師數萬裡,驛騎急行二百餘日,放達京師,以故其地郡邑風俗皆莫得而詳焉。
元史》雖然是明朝所編寫,但其使用的原始材料必承接於元朝既有的史料遺存。但這些遺存,竟然無法準確描述金帳汗國的情況:
在這段描述中,根本沒有體現出金帳汗國的地位,只是簡單地將朮赤視作封地處於遙遠西北的普通藩王。
由此可見,元朝和金帳汗國的關係早已疏遠,已經是多年不通音訊了。
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和伊利汗國,都已各自為政,不會聽從元朝的號令。
這是必然的結果。
這三個汗國,與元朝不存在任何的宗藩關係。也就是說,無論元朝是死是活,他們都不會出手援助。
更何況,每個汗國也都各自面臨著自己的問題:
譬如察合臺汗國,當時有被帖木兒入侵的危險,騰不出手去幫助元朝。
察合臺汗國與元朝是距離最近的國家。如果察合臺都是如此,更遙遠的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就更不可能幫助元朝了。
同時,四大**汗國本來就是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爭權奪地的產物,最是無情帝王家,為了權力本身就是你死我活,欲致對方於死地而後快,更何況彼時距四大汗國分封已過去近百年,子孫傳了幾代,在當時的交通、通訊條件下,早已形同陌路。
17樓:秋風體育
因為元朝末期的四大汗國基本上也都不存在了,而且關係也不算親近。
18樓:網友
四大汗國裡,窩闊臺汗國和伊爾汗國早於元朝末期前滅國了,而剩下的金帳汗國十分遙遠且自顧不暇,察合臺汗國當時也已經名存實亡,所以元朝末期並未向他們求救或投奔。
19樓:痞子只you風流
因為當時元朝的皇帝是覺得自己有尊嚴的,所以才不會去向這些大漢國求救。不然他會覺得這樣很沒面子,所以最終才沒有向他們求救。
20樓:恰販橘
伊利窩闊臺被滅了,不存在了,察合臺一分為二,西察合臺被貼木耳取代了,欽察汗國被帖木兒揍了,也不行了。
21樓:網友
有的已經滅國,剩下的等著滅國,不是元朝初期了,不僅自顧不暇,而且隔了幾代都自管自了。
22樓:tpg華盛頓
病入膏肓,還有用嗎?
元朝加上四大汗國就是蒙古帝國嗎,詳解元朝 四大汗國 蒙古帝國 中國之間的關係。
是蒙古帝國與元朝,是容易被許多中國人混淆的 既相互聯絡 又有所區別的兩個概念。元朝是中國的疆域,不包括蒙古帝國其它的四大汗國。13世紀初,在南宋與金朝的戰爭之中,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力量藉機壯大。公元1206年,鐵木真陸續統一蒙古各部後,被推舉為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統領的政權實體就是乙個軍事奴...
為什麼四大汗國都相繼信仰了伊斯蘭教
因為四大汗國的地方本來就是信伊斯蘭教的,蒙古人自身文化實力薄弱,首先太容易被同化,其次需要改宗來加強統治。在中國不也尊儒稱帝立國號了嗎?成吉思汗建國後,察合台得到從畏兀兒境一直延伸至河中的草原地區,這一帶的城郭地區則由大汗直接派官管轄。伊斯蘭教在當時是進步的。但是時間跨過現代伊斯蘭教是反動的。反動的...
內蒙古四大湖泊,四大水系。三大沙漠,三大沙地
王啦啦啦 四大湖泊主要有 呼倫湖 湖水面積為2339平方公里 位於呼倫貝爾草原西部新巴爾虎左旗 新巴爾虎右旗和滿洲裡市之間。位於滿洲裡市東南30公里,又稱達賚湖,蒙語意為 大海一樣的湖 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長約80公里。寬約33公里,湖面海拔545.5米呼倫湖以 大 活 肥 潔 著稱全國。貝爾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