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aps-c畫幅又稱「半幅」,面積上比全幅小一半左右亮豎,高感畫質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具體差多少還要看畫素高低,如果感測器面積大但畫素也非常高,那對高感也是有影響的,這要通過具體測試才飢判能得出準確的結果。好在5d3沒有像尼康d800(3600萬畫素)一樣設定了超高畫素,所以高感畫質是相當地好(完爛鍵改勝d800),經測試在3200iso時仍然沒有明顯噪點完全可用,我看過樣片,應該與600d的100-200iso相差不大(當然,5d3上的紅圈鏡頭會對此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這使得5d3真正成為一款只要有光就能拍攝的機器!
2樓:匿名使用者
低感下都還好,5diii 高感12800也不成問題,半副機到3200燥點就很明顯了,理論就不提了,我就想說一句話,一般對畫質握喚嚴謹的攝影師一般高感不會到段春凱1600的,還有需要夜景拍森餘攝的時候,**時間比較長,為了手持拍攝提高快門才會提高感的,一般夜景上腳架,上腳架感光度200都不帶用的。
3樓:匿名使用者
老的全畫幅在高感上和新出的c畫幅 差距不會大。
c畫幅和全畫幅的區別
4樓:迷糊愛八卦
c畫幅和全畫幅的區別在於:感測器尺寸不同、機身尺寸重量不同、畫質不同、鏡頭轉換系數不同、訊噪控制區別。
1、感測器尺寸。
aps-c畫幅的感測器尺寸大概是大小,而全畫幅的感測器尺寸大概是36mm×24mm大小。
2、機身尺寸重量。
aps-c畫幅的機子更輕、更便攜,而全畫幅的則更重、更大。
3、畫質區別。
全畫幅的感測器尺寸更大,在畫質方面更有優勢。特別是在高感畫質方面,全畫幅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4、鏡頭轉換系數。
全畫幅所用的焦段就是實際拍攝焦段,而aps-c畫幅則需要加上轉換系數才是實際焦段。aps-c畫幅鏡頭是無法再全畫幅機身上使用的,但是全畫幅鏡哪旁頭可以用於aps-c畫幅機身。
5、訊噪控制區別。
因為畫素點面積大,在相同光線李讓橡量下全畫幅能比aps-c的吸收更多資訊,訊號放大器增幅率低。因此全片幅能更有效控制訊噪,高iso時也能表現得比滑缺較平滑。
c畫幅和全畫幅的區別
5樓:隱曼情
品牌型號:佳能相機。
系統:iso 100-102400
c畫幅和全畫幅的區別在於感測器尺寸不同、機身尺寸重量不同、畫質不同、鏡頭轉換系數不同。
1、感測器尺寸悔猜:aps-c畫幅的感測器尺寸大概是大小,而全畫幅的感測器尺寸大概是36mm×24mm大小。
2、機身尺寸重量:aps-c畫幅的機子更輕、更便攜,而全畫幅的則更重、更大鏈前搜。
3、畫質區別:全畫幅的感測器尺寸更大,在畫質方面更有優勢。特別是在高感畫質方面,全畫幅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4、鏡頭轉換系數:全畫幅所用的棚歷焦段就是實際拍攝焦段,而aps-c畫幅則需要加上轉換系數才是實際焦段。aps-c畫幅鏡頭是無法再全畫幅機身上使用的,但是全畫幅鏡頭可以用於aps-c畫幅機身。
全幅單反與c幅單反畫質差別究竟有多大?
6樓:新酷數碼
全幅和c畫幅確實有不同,有些朋友會諮詢,這兩種畫幅的相機拍攝畫質差別有多大?
我不怕各位來噴我,本人覺得, 它們之間的畫質基本上差不多 ,普通人真是分辨不出來。
當然這種對比是當下我們常見的主流相機。
其實,畫質不只是機身決定的,它是綜合效能的對比決定的,其實決定畫質上鏡頭佔有更大的比例,一幅作品的畫質決定因素有:鏡頭的素質、**組合、感光度、白平衡等。
一般情況下,一般的相機,不管它是c幅或是全幅,只要不要極端情況下拍攝,本人覺得它們拍攝的畫質基本是差不多的。
但是在特殊環境下,比如弱光下拍攝或是高感下的表現,可能全幅略佔優勢,但也不盡然,本人用過尼康d500,它是乙個c幅機,但它的品質絕對不是普通全幅能比的,不信?你去查查就知道了。
我們再試想,前些年那些大師們拍攝的優秀作品,他們當時用的相機肯定無法和現在的機子相比較,但是那些作品依然是經典中的經典。
其實,相機只是我們創作的乙個工具,哪一款機型都是可以拍攝出不錯的作品的。
我們選擇相機,還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選擇吧,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正常光線下沒有太大區別,你能看岀下面那個是全幅5d4和入門佳能200d拍的嗎?
附註:本人有個習慣,為了避免換鏡頭,配置是:
佳能5d4掛70一。
佳能200d掛24一105f4
不放大看不出來,用5d4和7d比較過,差不多。
全畫幅尺寸36x24㎜,aps-c尺寸24x16mm,說數字可能森租沒什麼概念配個圖好派友理解些。
感光元器件ccd或者coms的大小是成像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全畫幅的尺寸為36x24㎜,aps~c的尺寸為24x15mm,攝像機行業的感光元器件同樣大小的ccd根據瑕疵優選出廣播級別和專業級別,我想照相機行業也會這樣,所以,在成像上全畫幅要好。
全幅半幅畫質差不多,只是全幅拍人像虛化好些,拍風景全幅半幅都一樣。
用過主流品牌的全幅和半幅多款相機,畫質主此羨兆要是跟鏡頭有關,相同的鏡頭,只要不是暗光的環境,基本上看不出來,景深會有點不同。
單反中的c-畫幅和全畫幅是什麼意思?
7樓:太平洋電腦網
c-畫幅意思是在滿畫幅的左右兩頭各擋去一端,長寬比為3:2(,其對角線長度為,摺合英吋。
全畫幅意思是感光面積為36×24 mm尺寸大小的規格。
全畫幅也用於指稱,在電荷耦合器件感測器技術中,感測器的內容覆滿整片感光原件的面積,而不是與同一空間相關畫素共享的方式。
全畫幅和c畫幅相機的所有區別
8樓:網友
全幅相機的底片尺寸為36×24mm aps-c畫幅的底片尺寸為 x mm或 x mm,這兩個尺寸都大概其叫做aps-c畫幅。
單鏡反光機全幅和c畫幅到底差在**
9樓:春哥是叫獸
差在成像面積的大小···要比較這個必須固定一些引數去比較···比如固定拍攝距離,鏡頭,**等,那麼c幅拍出的圖等於全幅拍出圖的中間部分,簡而言之就是c幅視角變小了···如果用的是長焦鏡頭,那麼c幅拍出的東西更大,也就是所謂的賺了焦距,其實這完全是忽悠人,我用全幅拍,後期在把中間部分截出來不就是了,當然,是在全幅畫素密度等於c幅的情況下,不過現在全幅的畫素一般都大於c幅···然後是全幅cmos面積更大,假設最後拍出的圖是一樣的,那麼全幅不就是等於用更大的面積記錄相同的東西麼,這樣畫質自然更好···然後是所謂的全幅虛化能力更好···其實還是乙個道理,相同焦距下,全幅視角更大,比如你要拍個特寫,跟c幅用相同的焦距跟光圈,全幅正好能拍下,根據前面的介紹,c幅是全幅中間的裁切,那麼c幅拍的時候要退後一段距離才能把你要拍的裝進去,我們知道,決定景深的要素之一是相機與被攝體的距離,距離越近,景深越小,虛化效果越明顯,現在c幅用相同焦距,卻要用更遠的距離才能拍攝,於是從實際效果看,全幅的虛化效果就比c幅的好了···如果用相同的拍攝距離,不同的鏡頭焦距,那麼c幅用的焦距必須比全幅的小(這樣視角才能更大),根據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的規律,還是得出全幅比c幅虛化效果好的結果。
如何區分尼康全畫幅鏡頭尼康全畫幅和非全畫幅鏡頭
尼康 dx是aps c畫幅 非全副 數碼單鏡反光機專用鏡頭 不帶dx標識的都可以用於全畫幅相機。af s是超聲波馬達。佳能 ef s是aps c畫幅數碼單鏡反光機專用電子卡口鏡頭,ef標識的鏡頭都可以用於全畫幅。af s dx就代表是aps非全畫幅的鏡頭,除外的都是可以用在全畫幅機上,先 門機型 如...
賓得哪款相機高感比較好,賓得全畫幅高感怎麼樣
晶元大小不一樣,高感肯定有差別。k10d的色彩很舒服,盡量在400以下用吧。新出的機子高感會比較好些,賓得現在的旗艦機型是k3。不過k3的jpg直出色彩已經偏的太遠,用自家的軟體解raw也許能找到一些。現在要畫質 要速度 要高感,還是用其他家的機子吧,k10d留著,留幾個順手的頭,有閒情時用用還是很...
全畫幅和相機「景深」怎麼用
傳統的照相機膠卷尺寸為35mm,35mm為膠卷的寬度 包括齒孔部分 35mm膠卷的感光面積為36 x 24mm。換算到數位相機,對角長度越接近35mm的,ccd cmos尺寸越大,成像也相對較好。全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面積一般都接近36 x 24mm.景深就是焦點前後的清晰範圍.景深跟物距,焦距,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