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文徵明寫的拜年詩意。
1樓:芊芊和你說民生
詩意是:友人拜年都是遞上名片不求見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滿了名貴拜帖。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帖,世人認為這樣更簡易,但不會認為這是空虛的禮節。
原文: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
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
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2樓:生活小助手小劉
詩意:不要求見面只是希望通過拜貼來問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滿了各種名貴的拜貼。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貼,人們只會嫌棄簡慢,而不會嫌棄這其實只是空虛的禮節。
原文:《拜年》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其他關於拜年的詩句:
1、《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除夜雪》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4、《拜年》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拜年、簡訊拜年、網路拜年等。
3樓:網友
。古大雨廠肆無忌憚。
閒聊古詩‖讀文徵明《拜年》,說拜年
4樓:成大文化
文徵明。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灶罩)人。
曾官翰林待詔。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謁(yè):名帖。
敝:用於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又是新年拜年時。以前熱鬧的時候,單位工會會組織敲鑼打鼓,由單位領導帶隊,到沒回老家過年的職工家拜年。後來手機流行了,興起了**拜年、簡訊隱亂鬧拜年。
打個**,或編個簡訊,點起手機通訊錄的名字,來個**拜年。不管相距千里萬里,都能問個詢、拜個年。再後來,微信流行了,群流行了,就開始微信拜年、紅包拜年,一時微信熱鬧,群也熱鬧。
特別是新冠疫情,為了今後多見面,只能現在不見面,隔屏會。
時代在變,拜年的形式也在變。但年還是要拜的,不見面,換個形式也要拜年,這是禮節。其實,不見面拜年也不是現在的發明創造,古已有之。明代文徵明《拜年》就描繪過這個場景:
不刻意見面,藉助拜貼問個好;名貴的拜貼,一早堆滿了我的書房。我也隨潮陪巧流,(派人)送出去了一些拜貼;是時風俗,看重禮節到沒到,而不去特別看重禮重不重。
文先生描繪的是有錢人的生活吧?養得起打下手的人,一早派出去送一轉拜貼。別人也是找人送的貼子,如別人親臨,接拜貼也得把人累夠嗆!想想,滿屋堆著拜貼叻!
科技昌明,現在平常人一(個手)機在手,也能不見面就拜年了。讓古時的平常人去羨慕嫉妒恨吧,也讓古時那些不平常的人不好顯擺,而且也顯擺不起來了!
拜年的日子,我也隨屏祝福相送:拜年了!祝虎年生龍活虎、虎虎生威、如虎添翼!簡單點,就是身體好、心情好、萬事隨心了!
文徵明《拜年》
5樓:野半下獨
拜年 朝代:明代。
原文: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譯文 不要求見面只是希望通過拜貼來問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行缺滿了各種名貴的拜貼。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源帶兆貼,人們只會嫌棄簡慢,而不會嫌棄這其實只是空虛的禮節。雹租。
明朝的文徵明寫的拜年詩意。
6樓:佘佑平智溪
不求見面惟山中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說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並不求其與主人見面賀禮,只是姿態性地投張名帖,表示禮數已到罷了。這一風俗始臘唯敗於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於輪顫世俗把過年投送名帖作為奉承討好的手段,所以受緝罰光核叱姑癸太含咖到詩人的譏諷,這種過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國最早的賀年片吧。
文徵明習字的翻譯,《文徵明習字》的全文翻譯
原文文徵明臨 1 寫 千字文 日 2 以十本為率 3 書 4 遂 5 大 進。平生於 6 書,未嘗 7 苟且 8 或 9 答人簡札 10 少 11 不當意,必再三易 12 之不厭 13 故 14 愈老而愈益 15 精妙。書林紀事 注釋 1 臨 臨貼,照著字畫模仿。2 日 每天。3 率 標準。4 書 ...
明代詩人的詩(誰的都可以),明朝詩人寫的詩
于謙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湘妃怨 明 李夢陽 采蘭湘北芷,搴木澧南潯。淥水含瑤彩,微風託玉音。雲起蒼梧夕,日落洞庭陰。不知篁竹苦,惟見淚斑深。蘭 明 陳汝言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雖承愛護力,長養非...
除了文徵明,中國還有哪些以小楷聞名的書法家
楷書出現在曹魏時期,其中,王羲之,王獻之也是著名的楷書書法家。後來,有的書法家在以前的楷書書法的基礎上,又繼續向前發展,在魏晉時期開創了楷書書法的巔峰時代。張洪慶 張洪慶從小就愛好書法,當然這與他出生書香門第是分不開的。以及他的文化底蘊的薰陶,使他的書法很有名氣,幾代人都飽讀詩書,流露出滿堂書香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