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裡包含「艾」的詩句有哪些?

2025-03-16 06:10:21 字數 1941 閱讀 9394

1樓:小美

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 許渾。

十畝山田近石涵,村居風俗舊曾諳。簾前白艾驚春燕,籬上青桑待晚蠶。雲暖採茶來嶺北,月明沽酒過溪南。陵陽談源攜秋盡多歸思,紅樹蕭蕭覆碧潭。

秋末江行》 貫休。

四顧木落盡,扁舟增所思。雲衝遠燒出,帆轉大荒遲。天際霜雪作,水邊蒿艾衰。斷猿不堪聽,一聽亦同悲。

冬日遙和盧使君幼平、綦毋居士遊法華寺高頂》 皎然。

仁坊標絕境,廉守躡高蹤。天曉才分剎,風傳欲盡鍾。城中歸路遠,湖上碧山重。

水照千花界,雲開七葉峰。寒芳艾綬滿,空翠白綸濃。逸韻知難繼,佳遊恨不逢。

仍聞撫禪石,為我久從裂盯容。

病中詩十五首•罷灸》 白居易。

病身佛說將何喻,變滅須臾豈不聞。莫遣淨名含伏知我笑,休將火艾灸浮雲。

2樓:猴60648志已

在我學旅碧過的詩詞中,我液備認為包含有「艾」這個字的詩詞,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艾葉翻翻白,榴花疊疊紅」。這句詩詞出自於思歸二絕句中的其二。當我讀到這首詩的時侯我就有非常強烈的思鄉之情,並且這種感情越發的濃重我想念我自己生活的家鄉,我想鬧鎮毀要回到我的家鄉去。

3樓:納海摸魚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支艾。這是宋代文天祥寫的端午即事中的一句,我感覺就是非常的精彩的。我們都知道5月5日是我們中國擾悔的頃遊端午節,在這一天每一家都會上山採一些艾草,放在自家的門口,這也是一種民風民俗,而這個詩句也是在描寫這樣的一種場景,會讓我們更加的雀李銷去感受中華的一些特色民俗。

4樓:閒雅且溫柔丶小白楊

戶服艾以虛滾盈要兮。謂芹稿幽蘭其不可佩,這是屈原離騷中的一句詞。屈原作為我國的愛國詩人,他是非常的具有愛國的情懷,這首詞也展示了他的乙個精神面貌,讓我們更加去佩服這乙個偉人。

他這一句是讚美了艾草的精神狀態,就像乙個品質極高的人。對於艾草也是一種褒獎。我們在生活差首餘中讀屈原的離騷,通常都會有這樣的感悟,屈原經常用一些花草樹木,來襯托自己的高潔品質。

5樓:芸子結百年成

艾如張》唐代:李賀。

錦襜褕,繡襠襦。強飲啄,哺爾雛核裂。隴東臥穟滿風雨,莫信籠媒隴西去。齊人織網如素改叢閉空,張在野田平碧中。

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艾葉綠花誰剪刻,中鄭巧藏禍機不可測。

6樓:錯誤79651捉坪

五月五日午,贈遲改我一枝艾。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碼塌判習俗,衫尺但祈蒲酒話昇平。

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莫遣淨名知我笑,休將火艾灸浮雲。

7樓:回憶

巧傑分支粘翠艾慧滾態,作者張巖寫前源的蝶戀花,其中的這句還愛的詩句寫得非常生動形象。像他們那種在大城市生活的**們。都會有乙個非常好的清新狀態,而他。

經常在官場混跡。突備培然一下出去放鬆一下自己,慢慢的他的壓抑就會被釋放出。

關於艾的詩詞名句有哪些

8樓:野半下獨

1、浣溪沙(蘇軾)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2、《端午家集二首彎譁》

戲纏朱彩索,爭物鏈帶赤靈符。

踏草仍懸艾,包菰更結埋螞行蘆。

都還痴子弟,半出駿僮奴。

老病無他好,惟餐玉術蒲。

3、《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松蘭相因依,蕭艾徒丰茸。雞與雞並食,鸞與鸞同枝。

揀珠去沙礫,但有珠相隨。遠客投名賢,真堪寫懷抱。

若惜方寸心,待誰可傾倒。虞卿棄趙相,便與魏齊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橫。當時不好賢,豈傳千古名。

願君同心人,於我少留情。寂寂還寂寂,出門迷所適。

長鋏歸來乎,秋風思歸客。

包含陽光的詩詞,形容陽光的詩句有哪些

早春即事。唐 白居易。眼重朝眠足,頭輕宿酒醒。陽光滿前戶,雪水半中庭。物變隨天氣,春生逐地形。北簷梅晚白,東岸柳先青。蔥壟抽羊角,松巢墮鶴翎。老來詩更拙,吟罷少人聽。點絳唇。宋 曹勳。有個庵兒,做來不大元非小。形容陽光的詩句有哪些 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照耀著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銀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

包含用字的詩句有哪些帶有語字的詩句有哪些

書到用時方恨少 刀越磨越利,腦越用越靈。百無一用是書生 天生物才必有用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上用目,則下飾觀 時運則存,不用則亡 仁人之用國,將修志意,正身行。荀子 杜甫詩 古來才大難為用。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當橫行天下。資治通鑑 高蟬正用一枝鳴。宋 洪邁 容齋續筆 ...

包含“旭日東昇”的詩句有哪些

夏有喬木小黃 1 詠初日 宋 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2 憶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3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