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感覺媽媽做的菜很好吃,為什麼現在不覺得了

2025-03-20 13:55:09 字數 4333 閱讀 6144

1樓:天堂聖魂丶拆徥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在我們離開家人身邊很久的時候,我們在學校離家太遠沒辦法吃到目前做的飯菜的時候,我們會感嘆媽媽的味道,我們會想念媽媽的味道,但真的當我們久而久之回去一次的時候,我們真的吃到了媽媽做的飯菜的時候,我們卻會覺得其實媽媽的味道已經沒有外面的味道好了。

是媽媽的手藝變了?還是我們的口味變了?還是兩者都有呢?

可能你們小的時候很幸運可以跟自己的父母待在一起,我並沒有,我小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是媽媽的味道,我媽媽在外面打工,我是跟著奶奶長大的,所以我知道奶奶的味道。

因為我從小就是吃的奶奶做的飯菜長大的,我們因為從小的時候那個時候對於味道的好壞其實羨譽者並沒有多少的認知,大人們給我們吃什麼就是什麼,我們吃多了吃習慣了就以為這樣的味道就是很好的味道了。

我們對於我們親人做的菜的味道,其實就是一種習慣,一種味覺上的依賴而已,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其他人的手藝來作為對比,所以我們吃了很多的這種就是我們認知上的最好的吃的味道了。

再後來,我們就長大了,我們就開始要不得不離開家人的身邊了,我們在外面的時候吃不到家裡人的手藝了,我們只能開始讓自己去適應外面的味道。

或許,一開始我們會不適應外面的味道,因為我們沒有嘗試過但當我們真的吃到了外面各種各樣的味道的時候,當我們真的吃到了更多兄薯更好吃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已經忘記裡還有家人的味道了。

就是是肌肉記憶一樣,你練習乙個動作久了,可能會自然而然就習慣了,但是這並不是完全不可逆的,當你一直換乙個動作練習的時候,時間久了你自然就記住了現在的這個動作,而忘記了之前的動作了。

這個菜的味道也是一樣的,你已經習慣了現在的味道,至於之前的味道,其實是你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那乙份美好的念想,你還停留在你之前的感知上的,所以在你還沒嘗試到現在媽媽的味道的時候,你會覺得媽媽的味道就是最好的味道。

但是,當你真的迴歸媽媽身邊的時候,當你帶著對現在外面體驗過的味道再次去嘗試媽媽給你做的菜的時候,這種時候你的味覺就有了對比了,你不再是之前孤陋寡聞的自己了,所以你現在不虛態會覺得媽媽的味道是很好的了。

2樓:手藝人的幻想世界

生理角度,隨著年紀的增長,舌頭上的味蕾會越來越少小時候覺得好吃的長大了就不會覺得好吃了。

為什麼母親做的菜最好吃

3樓:帳號已登出

我們家都是我媽媽在下廚做飯,廚藝非常棒!因為覺得母親做的菜是最好吃的。

因為母親的菜裡。

加了愛的佐料,有家的味道。

在兒女的心目中,媽媽是碧敗永遠的愛。我的媽媽雖然已經走多年,但至今不忘媽媽對我的教養。尤其,是媽媽做的飯菜,香甜可口,食味悠長,特別是媽媽做的青椒土豆絲,甘甜香脆,至今還念念不忘。

記得小的時候,每當我們姊妹放學回家時或配,媽媽都會做上一碗香噴噴的青椒土豆絲,我們姊妹都會爭搶首先吃個淨光,還意猶未盡,接著媽媽又吵了一碗,讓我們吃個高興。

土豆是我們家鄉的特產,因為土豆種植簡單,生長衫慧指週期短,在我的家普遍種植,在改革開放前,生產隊時,因我們家鄉生產的稻穀、玉公尺、小麥等主糧除上繳公糧外,剩下的分到家裡已經不多了,我們家姊妹多,每年都面臨糧食短缺的情況,還好有土豆當主糧充飢才解決了暫時的困難。

土豆的吃法很多,可燒、炒、燉、煮、蒸,可切片、切條、切塊、切絲、做泥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做出來樣樣好吃。又當主食,又當蔬菜。

我媽媽做的土豆絲好吃,我們愛吃,只是當時沒有其它可選,其實做法很簡單,一學就會,只是掌握好火候就行。

假期回家,我突然發現母親有時候做菜淡,有時候做菜鹹她平靜地說,味覺退化了。那一刻,我第一次發現--父母親是會老的,而我陪伴他們,和他們一起吃一頓飯,或者親自給他們做一頓飯的時間竟然是那麼有限而當我回家了,有出息了,能請他們吃上山珍海味的時候,他們恐怕已經不在乎那些珍饈奇味了。

世界上最好吃的菜,是任何時候,無論你成功或失敗,回到家,走進門,永遠在餐桌上等待著你。期待全家人團聚的媽媽做的菜。

4樓:帳號已登出

媽媽做的飯菜,永遠是遊碧謹熱氣騰騰,永遠是百吃不厭,永遠是最受歡迎,永遠是千金難買。時間真快,來石家莊出差已經半個月了說不想家,是假的;要說想,乙個大男人,貌似有點矯情。其實吧,是真想了,想媳婦兒,想兩個孩子,也想我媽,更想媽媽做的飯菜了。

我們住的酒店是公司安排的,一天三頓都是自助餐。剛開始,吃自助餐感覺良好,吃了幾天就膩了,每天的飯菜永遠都一樣,連每個菜擺放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於是,就和一起出差的同事外出吃點,公尺飯、炒菜、燴麵、火鍋,也算是改善伙食,調劑一下。

昨天中午,我們發現了一家餃子館。兩個素菜,四份餃子,劉總了乙份蘿蔔餡的。我們幾個吃的是津津有味,劉總問,小舟,這一慧森頓飯超不過100塊錢吧?

我說,一共72元。乙個同事說,真便宜啊,咱們五個在酒店吃助餐得兩百多,這餃子味道不錯,今後常來。另外兩個同事也附和著。

劉總喝了一口餃子湯,他停頓了片刻說,能吃而已,沒有我媽包的好吃,餃子,我就愛吃我媽做的蘿蔔大肉餡,小時候,吃的都是蘿蔔餡的,哪有什麼芹菜、蓮菜、香菇餡的,那時候,我媽燒火焯一鍋蘿蔔,然後用蒸布把蘿蔔水擠出來,在案神基板上剁肉,那刀聲哐哐響,彷彿是一段美妙的音符,剁好肉、盤好餡、包餃子、下鍋煮,水沸三遍,香氣便飄滿了整個院子,端一碗,蹲在巷子裡和鄉鄰邊吃邊聊,那才是好味道。劉總說的我們幾個都流口水了,我說,那敢情這次任務結束,你帶我們去吃咱媽包的餃子吧?劉總笑著說,那不是小意思,我媽就盼著我帶朋友回家吃飯。

聽劉總這麼一說,我也想媽媽做的飯菜了。

昨天媽還打**噓寒問暖,問我什麼時候回來,問我在那冷不冷,帶的衣服夠不夠,問我能不能休息好,問我石家莊有沒有我愛喝的雞蛋麵湯?還說等我回去了,讓先我回家,給我做頓好吃的。出門在外不容易,時常會想起媽媽,想起媽媽做的飯菜,還有媽媽熬的小公尺粥。

原來,離開家的時候,做兒女的我們才能真正體會什麼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女是媽媽的心頭肉,我們年齡再大,在媽媽眼裡,都是孩子。

你還記得小時候媽媽做的家常菜嗎?

5樓:山高松柏林森

雞肉炒菜花。

用料:雞胸肉、菜花 調料:蔥絲、薑末、大料、食用油、料酒、鹽、雞精、蠔油、粉芡 做法:

1、雞胸肉洗淨,切成片用鹽料酒食用油醃一會,再用粉芡抓勻。

2、菜花洗淨劈成小朵,坐開水鍋,下鍋焯一下,撈出過涼水,控淨水備用。蔥切絲,姜切末,蒜切片。

3、另取炒菜鍋,放油,油溫熱了把大顫汪鎮料放入,再放薑末,把雞胸肉也放進鍋中滑炒至肉變色盛出備用,然後再把蔥絲薑末放入炒出香味,放焯好的菜花翻炒。

4、放料酒、雞精、蠔油,把滑好的雞胸肉也放進鍋中,快速翻炒,放鹽,翻炒,出鍋裝盤。

粉蒸肉。用料:五花肉一塊 調料:八角一顆,蔥少許,姜若干片,料酒少許,辣椒,花椒若干,大公尺,紫公尺若干,老抽,生抽,雞精,糖,豆瓣醬 做法:

1、五花肉切片。

2、把肉用料酒,蔥,姜,八角醃上。

3、醃上肉以後,準備辣椒,花椒,大公尺,紫公尺。

4、把準備好的3放鍋裡炒。

5、把3放鍋裡用中火把大公尺抄香且變得微黃。

6、用攪陵穗拌機把炒好的3打碎。不要攪得太碎。顆粒大些易可。

7、把6倒入醃好的肉裡。加入老抽,生抽,糖,雞精,少許麻油。拌勻。

8、最後加入一大勺豆瓣醬。再加少許水,使粉溼潤。

9、蔥花炒雞蛋: 烹製方法(兩人份) 材料:雞蛋(4只)、蔥(3根) 調料:鹽(1/3湯匙)、油(6湯匙) 1 .蔥洗淨去掉蔥白,把蔥青切成蔥花,放進玻璃大碗裡。

2 .打入四隻雞蛋,將玻璃大碗傾斜成45度,用筷子順乙個方向,將蛋和蔥花快速攪拌,打至蛋液呈黏稠狀。

3 .把鍋燒熱,直到鍋內的水分全部蒸發,燒1分鐘左右,放6湯匙油入鍋,轉動鍋讓油鋪滿整個鍋面,然後改成小火,再澆入蛋液。

4 .順乙個方向快速翻炒蛋液,大約1分鐘後,蛋液會凝固起來,這時趕緊起鍋,免得炒蛋過老。

6樓:秋

梅菜扣肉。食材。

五花肉1斤、梅菜150g、蔥姜適量、料酒10g、糖20g、老抽20g、蠔油5g、濃縮雞汁5g、甜麵醬15g、豆豉醬10g、腐乳汁1勺碧渣、蜂蜜一勺。

步驟。提前準備:梅乾菜加溫水侵泡。

1、先調個醬汁,碗中倒入老抽,料酒,糖,蠔油,甜麵醬,豆豉醬,腐乳汁,蜂蜜,雞汁(可用雞粉代替),攪拌混合備用。

2、接著把五花肉放進冷水中開大火煮開,撈出過下涼水,鍋中倒入少許油把肉皮煎至薑黃色,這一步可以省略,主要是成品比較好看。

3、殲大待至放涼後從中間切成2段,再切悔改悄成厚度1釐公尺左右的長片狀,把剛才調配的醬汁倒進來,戴個手套,讓每片肉均勻的粘上料汁。

4、鍋中倒油,把梅乾菜炒一下,放上鹽,蠔油,雞粉,炒好後盛入碗中備用。

5、準備乙個蒸碗,底層鋪上五花肉,把剩下的料汁塗抹一遍,一層肉一層醬汁,最後上面放上梅乾菜,放進蒸鍋中,蒸1個小時。

6、蒸好後取出,把汁水控乾淨,蓋上乙個盤子,快速的翻轉過來,最後把汁水在倒回盤子裡,香甜軟爛的蒸肉就做好了,注意,剛蒸好的肉有很多蒸汽水,一定要把汁水控乾淨在倒扣,以防燙傷。

7樓:眸顏

我記得小時候媽媽做的家常菜是燉茄子,還有排骨燉豆角,小雞燉蘑菇。

為什么小時候的記憶不記得了,為什麼小時候的記憶不記得了?

因為小時候的記憶力還不夠成熟,而且時間也過得有點久遠,以前的事情都記不住了。我個人認為是用腦習慣問題,並不是腦發育不全,就像你長大了以後,也不是什麼事情你都能夠記得,這個大腦記憶原理是分不開的,你沒覺得經常回憶的東西就很難忘記,也許是我們對怎麼運用我們的大腦還不熟悉,而且小的時候有很多新鮮的事務吸引...

食堂的菜大家感覺好不好吃,學校食堂的菜為什麼不好吃?

近日,四川一來所高校現橘子燒自排骨引來關注。作為中國黑暗料理的發源地,高校食堂用常人無法想象的 智慧型 發明了一道又一道奇葩菜。雖然一開始,人們對高校食堂的 奇葩 菜多持懷疑態度,但也漸漸被人接受。高校現橘子燒排骨,有表示真的想嚐一嚐,或許會很好吃。不少也在慶賀高校食堂菜成中國第九大菜系。高校現橘子...

算命的真的管用嗎?為什么小時候算命的說我有什麼災後來都應驗了

算命學是我們中國很多先賢,經長年累月的研究總結出來的一套學問,有很高的價值,只要是真正掌握到算命的學理和操作方法,會有很高的應驗率,但八字算命本身雖然已經非常有系統,但仍有不少的缺點,所以,也不可能百分百的算得準。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八字只根據乙個人出生日期和時間,也就是當然太陽系各星體的相互位置,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