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評詠花詩 桃花始盛開 是怎樣的景象 結合短文內容想象

2025-03-21 11:00:29 字數 2156 閱讀 6201

1樓:祿國英貫辛

霧靄朦朧,桃花在其境悠然綻放,朵朵紛繁鮮豔,美不勝收,清風拂來,多多桃花迎風而舞,漫天豔紅。

2樓:蒿印枝班培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中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後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

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衝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蘆和躍。

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腔畢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

二字,這意味著這陪圓盯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彷彿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乙個什麼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如有幫助,。謝謝。

錯評詠花詩 1.「桃花始盛開」是怎樣的景

3樓:觀滄海的工程師

錯評詠花詩 問題:

1.「桃花始盛開」是怎樣的景象?

2.必有一失的派塵一失指的是?

3、這個故事對你什麼啟發。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與16位朋友結伴遊江西廬山,寫了不少詩,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沈括讀了這首詩,非常驚訝,帶著譏諷的口吻評論道:「既然『四月芳菲盡』了,怎麼會『桃花始盛開』呢?大詩人也寫出這樣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呀!

說完,他也就把這事給忘掉了。

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節,他到一座山上考察,見到了白居易詩中的奇景:四月天氣,山下眾花凋謝,山頂上卻是桃花紅豔,猛然想去白居易的詩來,才領悟到自己錯怪了大詩人,辯猜也從中發現了高度對季節的影響:由於山上氣溫低,春季到來要晚於山下。

1、答:沈括覺得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攜羨型花始盛開」自相矛盾。

意思是: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剛剛開始盛放。

2、答:蘇東坡覺得王安石的「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大錯特錯。

意思是:昨晚秋風颯颯地吹過園林,把菊花吹落滿地好似鋪上了**。

桃花始盛開是怎樣的景象用排比的手法寫一段話

4樓:揹著行禮看風景

多年以後,曾經的荒蕪山嶺變作了青山碧嶺。曾經幼小的樹苗漸漸枝繁葉茂,變作了參天大樹,引來無數鳥兒在樹枝上搭窩築巢。清晨,鳥兒啁啾著迎來第一縷陽光;傍晚,鳥兒們又在最後一縷餘暉中歸巢。

每當一陣風吹過,便掀起陣陣林濤,嘩啦啦得響。荒山化林海,只見得碧波盪漾,讓人們激動不已:山嶺的春天終於來了。

原創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望能及時~~~

錯評詠花詩中「桃花始盛開」是怎樣的景象?結合課文想象

5樓:貴懌邢曼凡

景象:團漏醉人的桃花。

在春的微風裡,我又看到了夢中的桃花。她依舊那樣含笑迷人。白色的桃花潔白如玉似棉,粉色羨或絕的桃花粉如綻放的杜鵑,還有那粉紅色的桃花勾起我粉紅色的回憶。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兄姿山不在寂靜,水不在凝結底吟,鳥兒在舒展著翅膀,花兒開始鬥豔,風舞花飛柳依依的合歡就要來臨,世界將變得如童話般的美麗。

錯評詠花詩閱讀答案 1桃花始盛開是怎樣的景象 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中的一失指的是? 3這個故事對你有

6樓:加菲37日

1實際上不是白居易的「失」,而是沈括的「失」,是沈括錯誤地認為大詩人白居易也寫出「四月芳菲盡,桃花始盛開」的自相矛盾的句子。

2以下句子請劃線: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節,他到一座山上考察,見到了白居易詩中的奇景:四月天氣,山下眾花凋謝,山頂上卻是桃花紅豔。

他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詩來,才領悟到自己錯怪了大詩人,也從中發現了高度對季節的影響:由於山上氣溫低,春季到來要晚於山下。

3就是桃花正在開放4。人在判斷一件事情對與錯時,要先自己進行考察,不要盲目判斷希望~~~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