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無根的曼陀羅
宋末元初棉紡織家。
2樓:亂了
勇於反抗 熱愛家鄉 無私奉獻 勇於創新。
黃道婆是什麼意思
3樓:網友
黃道婆意思如下:
黃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紡織家。又名黃婆,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華涇鎮)人。
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如蠢脊並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
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6)重返故鄉,在松江府以東的烏泥涇鎮,教人制棉,傳授和推廣「捍(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和「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她所織的被褥巾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由於烏泥涇和松江一帶人民迅速掌握了先進的織造技術,一時「烏泥檔御涇被不脛而走,廣傳於大江南北」。
當時的太倉、上海等縣都加以仿效。棉紡織品五光十色,呈現了空前盛況。黃道婆去世以後,松江府曾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
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稱。1330年卒。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順帝至元二年(1336),為她立祠,歲時享祀。
後因戰亂,祠被毀。至正二十二年(1362)鄉人張守中重建並請王逢作詩紀念。
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張之象塑其像於寧國寺。清嘉慶年間,上海城內渡鶴樓西北小巷,立有小廟。黃道婆墓在上海縣華涇鎮北面的東灣村,於1957年重新修建並立有石碑。
上海的南市區曾有先棉祠,建黃道婆禪院。上海豫院內,有清咸豐時作為布業公所的跋織亭,供奉黃道婆為始祖。在黃道婆的故鄉烏泥涇,至今還傳頌著:
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隻渣滲筒子二匹布」的歌謠。
黃道婆是誰?關於黃道婆的民間傳說
4樓:星恩文化
黃道婆是誰?關於黃道婆的民間傳說關於黃道婆,在史上的記載是元代棉紡織革新家。又稱黃婆。
生卒年不詳。松江府烏泥涇(今屬上海)人。元貞年間,她將在崖州(今海南島)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一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提高了紡紗效率。
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花工藝技術,織製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元至元三年(1337)為她立祠院,1957年又在上海為她建墓園並立紀念碑。
關於黃道婆的民間傳說。
在元朝時候,松江一帶種了許多棉花,但老百姓還是缺衣少布,為什麼呢?原來這時,人們紡織棉布要先用手把棉籽剝去,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手指甲都剝得脫落了,也剝不出多少來。這時,有一位黃道婆,從海南崖山向黎族人民學習了一手很好的紡織本領,她下決心要改革家鄉的紡織技術,使鄉親們生活得更好些。
黃道婆請來了一位老木匠,根據崖山人民用兩根細長鐵棍轉動,軋去棉籽的方法,設計出了木製手搖軋棉車。這種軋棉車,是靠兩人手搖,一人下棉籽,又幹淨又省力,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但有了軋棉車,還是用原來的小竹弓來彈棉花,還是慢呀!
黃道婆又去找彈棉花的師傅,商量改革彈棉工具。改革出來,就是今天我們偶爾能見到的4尺多長的木製繩弦大弓。這樣,紡織技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老百姓也能穿上各種各樣、五光十色、美麗鮮亮的棉布衣服了。
棉紡織家黃道婆,她的技術從何而來?對後世有何影響
黃道婆來到海南以後,得到了黎族人民熱情的幫助,從此安頓了下來。當時海南島的棉紡織技術非常的發達,黃道婆虛心的向她們學習運用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不久,就成為了技藝精湛的棉紡織高手。她的貢獻,對於提高棉紡織技術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後來紡織業的發展影響極大。黃道婆我國著名的棉紡織專家,對我國的紡織業做出了...
黃道吉日的衝煞都什麼意思啊,黃道吉日是什麼意思?
衝和煞二字都是算卜堪輿中的術語,都是用來表述二事物間的關係,並非真正回存在的什麼凶神答惡煞。你在某種資料看到的衝,是說這一天記日地支和某誰的生肖地支相沖。因為5 19這一天是己未,未與醜存在對沖的關係,你的生肖是丑牛,所以正好對上了衝。至於煞東二字,也很好懂 按五行理論,東方含甲卯乙三個方位,屬木,...
搬家沖虎是什麼意思搬家的黃道吉日沖虎是啥意思,煞西
2014年08月01日 農曆07月 小 06日 星期五 沖狗 戊戍 煞南 2014年08月13日 農曆07月 小 18日 星期三 沖狗 庚戍 煞南 2014年08月19日 農曆07月 小 24日 星期二 沖龍 丙辰 煞北 2014年08月21日 農曆07月 小 26日 星期四 沖馬 戊午 煞南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