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之間距離,宇宙中恆星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2025-03-23 12:40:05 字數 3228 閱讀 1129

1樓:匿名使用者

恆星的星等相差很大,這裡面固然有恆星本身發光強弱的原因,但是離開我們距離的遠近也起著顯著的作用。測定恆星距離最基本的方法是三角視差法,慶談此法主要用於測量較近的恆星距離,過程如下,先測得地球軌道半長徑在恆星處的張角(叫作週年視差),再經過簡單的運算,即可求出恆星的距離。這是測定距離最直接的方法。

在十六世紀哥白尼公佈了他的日心說以後,許多天文學家試圖測定恆星的距離,但都由於它們的數值很小以及當時的觀測精度不高而沒有成功。直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後半期,才取得成功。然而對大多數恆星說來,這個張角太小,無法測準。

所譽老碰以測定恆星距離常使用一些間接的方法,如分光視差法、星團視差法、統計視差法以及由造父變星的周光關係確定視差,等等。這些間接的方法都是以三角視差法為基礎的。 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許多天文學家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已有8000多顆恆星的距離被用照相方法測定。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依靠「依巴谷」衛星進行的空間天體測量獲得成功,在大約三年的時間裡,以非常高的準確含培度測定了10萬顆恆星的距離。

恆星的距離,若用千公尺表示,數字實在太大,為使用方便,通常採用光年作為單位。1光年是光在一年中通過的距離。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30萬千公尺,乘一年的秒數,得到1光年約等於萬億公里。

2樓:匿名使用者

或長或短。長是相對於人類而言,短時相對於宇宙而言。

3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用光年來做單位。

宇宙中恆星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4樓:漫閱科技

恆星間距離的單位是「光年」或是「秒差距」,前者是指光在一年中走過的距離,比較形象直觀,但後者科學性強,所以一般天文學家更喜歡用「秒差距」。「秒差距」作為距離的單位,其值是指「視差」為1角秒(1°的1/3600)時的距離。

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視差超過1角秒的恆星。在天文學上,如何得知恆星間的距離呢?如果距離以秒差距作為單位,那麼恆星間的距離正好是視差的倒數。如比鄰星的視差為,其倒數1/秒差距。

雖然視差是個陌生的名字,但並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和動物都有兩隻眼睛?當然有它的道理。因為只有左右分開的雙眼,才會產生遠近的感覺,我們說分開的雙眼產生了視差。

舉乙個例子來說,把乙隻蘋果放在眼前,用左眼和右眼分別看它,你就會發現,蘋果會落在不同的背景上,這個角度差就是通常說的視差角,其一半稱為視差。由於人的兩隻眼睛分隔得並不太遠,間距在6~7釐公尺,所以對於很遠的物體所產生的視差很小。例如,把3只蘋果分別放於498公尺、500公尺和502公尺的地方,雖然它們的視差有10角秒的差別,但肉眼已無法區別,於是會認為這3只蘋果一樣遠了。

同樣的道理,儘管太陽離我們的距離比月亮遠幾乎400倍,但從肉眼看來,它們卻是一樣的「遠在天邊」,而千萬顆恆星雖然比太陽遠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倍,可給人的感覺是它們都鑲嵌在乙個穹狀的「天球」上。

恆星實在太遙遠了,除了太陽之外,離我們最近(視差最大)的比鄰星(半人馬α中的c星)只有,相當於把一枚1元硬幣放到6700公尺外的地方所見到的大小。

絕大多數恆星間的距離都在幾。

十、幾百、幾千秒差距之上,在3秒差距(約10光年)以內的恆星總共只有屈指可數的11顆。與浩瀚的宇宙相比,恆星實在是太稀零了。有人做了形象的比喻:

如有乙隻長、寬、高都為3000千公尺的大箱子,它足以把整個中國裝進去還綽綽有餘,可裡面卻只有乙隻蜜蜂在飛來飛去——恆星在宇宙問就是這樣稀零。

恆星之間可以允許的最近距離

5樓:網友

能夠保持一定距離,又能彼此穩定存在的恆星系統,最簡單的是「密近雙星」。即距離較近、互相圍繞著運轉的兩顆恆星組成的天體力學系統。

目前發現的密近雙星中,大陵五(英仙座β)中兩星距離是最近的,兩星距離只有天文單位,大約是930萬千公尺。

這個距離在恆星之間可以算是「近在咫尺」。比較一下,在太陽系中,與太陽最近的是水星,但它與太陽之間還有5800萬千公尺的距離呢。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有多遠?

6樓:匿名使用者

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近日點距離約為億公里。遠日點距離約為億公里。

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離太陽只有光年,相當於399233億公里。

7樓:俺也註冊乙個號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每年7月離太陽最遠(稱為遠日點),1月最近(稱為近日點),平均距離是1億4960萬公里(天文學上稱這個距離為1天文單位)。以平均距離算,光從太陽到地球大約需要經過8分19秒。

其它太陽系外恆星離我們都非常遙遠,即使是最近的恆星(比鄰星、人馬座α星),也比太陽遠27萬倍,

恆星之間的距離如何確定

8樓:藤周芮麗澤

以公轉軌道半徑為基線,用某種方法測出地球和恆星之間的距離的方法。要計算恆星的距離,首先得知道乙個距離單位──光年。光年就是光在一年當中所走過的距離。

我們知道光速是30萬千公尺/每秒。那麼光在一年當中所走過的距離大約有10萬億千公尺。天文學家用它作為測量天體距離的單位。

天文學家利用三角視差法、分光視差法、星團視差法、統計視差法、造父視差法和力學視差法等,測定恆星與我們的距離。恆星距離的測定,對研究恆星的空間位置、求得恆星的光度和運動速度等,均有重要的意義。離太陽距離在16光年以內的有50多顆恆星。

其中最近的是半人馬座比鄰星,距太陽約光年,大約是40萬億千公尺。 如果地球不是繞太陽運動的,那麼從地球上看同乙個恆星就不會有方向上的差異。如果地球是繞太陽運動的,那麼從地球上觀測某一顆恆星時,由於地球在其軌道上位置的變化,就必然產生方向上的差異,也就一定會有視差出現,其實,它是相對於更遠的恆星有位移。

自從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動學說以後,許多人企圖觀測恆星的視差,以此來證名哥白尼學說是否正確。但是,自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動」說以後300年間,沒有人測出恆碼逗差星的週年視差。因此,有人開始懷疑哥白尼學說是否正確。

直到1837年—1839年,幾位天文學家終於測出了恆星週年視差,這不僅建立了測指槐量恆星距離的方法,同時也使哥白尼學說建立在更科學的基礎上。 目前,用三角視差法己測定了約10000顆恆星的距離,這些恆星視差角都不超過一角秒。更遙遠的恆星視差角非常小,很難確定它們的距離,只有用其他方法來測定了。

如分光視差法、星團視差法、統計視差法以及由造父變遲皮星的週期光度關係確定視差等。

行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如何計算?

9樓:鞠翠花潮戌

很簡單,若把慎辯行星和恆星都看作質點。蘆孫。

則。f=gmm

r^2=mv^2/r

解出r即為距寬譁缺離。

恆星周年視差恆星周年視差與恆星之間的距離的關係。

圓周運動有乙個圓心。人做橫向運動,沒有圓心,人與觀察物件的距離是變化的,近大遠小,觀察物件的大小看上去也是變化的,會隨著人的遠離而越來越小。人做圓周運動,離圓心的距離是不變的,位於圓心的觀察物件看上去總是那麼大。太陽看上去總是那麼大,說明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是大致不變的,所以地球是在繞太陽做近似圓周運動...

兩眉之間的距離太近,怎麼辦,眉毛之間距離越來越寬了怎麼辦

這個是無法改變的了,刮了只會越長越長越難看的,換個就不要管了,以後不靠顏值靠實力吃飯就是了。一般眉毛相連的人心胸可能有些狹窄,建議有些事情不要那麼計較,看開一點生活就沒有那麼多的煩惱了。眉毛之間距離越來越寬了怎麼辦?眉心寬是好事,這樣的人日子過得開心 試試畫個眉毛?或者去修個眉?兩眉毛之間正常距離是...

兩條平行線間距離公式,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公式

若兩平行線 方程分別是 ax by c1 0和ax by c2 0則它們之間的距離d c1 c2 根號下 a 2 b 2 平行線的專性質 1.經過直線外一點屬,能且只能畫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3.兩條直線平行於第三條直線時,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