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啥麼朝代的人,杜牧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2025-03-24 01:20:18 字數 2699 閱讀 3305

1樓:匿名使用者

杜牧(西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漢族,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巨集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

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

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還曾註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

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七絕龍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

董其昌《容臺集》稱:「餘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

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張好好詩》,行草墨跡,杜牧太和八年(834)所書,此時年32歲。

帖為麻箋,縱釐公尺,橫162釐公尺,46行,總322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

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

曾著錄於《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於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

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杜牧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

2樓:匿名使用者

杜牧(西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

杜牧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3樓:電子科技a導航

杜牧是唐代詩人。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他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文學成就

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莊道學。

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有比較正確的理解。並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

杜牧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杜牧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

晚唐詩歌的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時代風氣影響,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這種重辭采的共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的特色相結合,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緻婉約。

杜牧是什麼朝代的人

4樓:網友

杜牧是唐朝的文學家。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字牧之。杜佑之孫。唐代文學家、大和進士。

歷任淮南節度使掌書記、監察御史、宣州團練判官、殿中侍御史、內供奉、左補闕、史館編撰、司勳員外郎以及黃、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長居樊川別業,世稱杜樊川。

杜牧的詩可分為兩類:豪邁和香豔。前者或為遣愁,或為弔古,或為感懷之作,多用一種拗峭的筆調寫成,立意奇特。後者多用清新的筆調記錄下不同的景物,詩的基調以讚美為主。

杜牧為人性剛直,不拘小節,不屑逢迎。自負經略之才,詩、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宮賦》為最著,詩作明麗雋永,絕句詩尤受人稱讚,世稱小杜。

與李商隱齊名,合稱「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題烏江亭》等,膾炙人口。

年輕時即好讀兵書,曾注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戰論》《守論》《原十六衛》等文論當代兵事。會昌三年(843年),昭義軍亂,上書李德裕論用兵之法,為德裕。

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詩集註》《樊川文集》。

杜牧詩人是哪個朝代的?

5樓:愛創文化

姓名:杜牧。

別名:杜舍人。

生辰:803

祭日:852

籍貫:公升慎京兆萬年。

地區:京兆萬年。

國家:唐代。

職業:詩人。

唐朝。唐朝詩人 大唐 唐朝的 唐朝,中晚唐,好像是陝西西安人,活了49歲,所謂7749就山飢是他了。

二十四橋明月 盛唐吵唯敬時期,京兆萬年人,詩風清麗自然,散文針砭時弊,有「小杜」之稱,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唐朝。

杜牧是哪個朝代的 杜牧是哪個朝代的

6樓:承吉凌

1、杜牧是唐代的詩人。

2、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核襲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

後茄氏則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顫棚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歷任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3、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

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杜牧詩人是哪個朝代的杜牧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杜牧 803年 約852年 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 散文家。杜牧於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唐宣宗大中六年 852年 冬天病重逝世。主要作品有 阿房宮賦 遣懷 樊川文集 等。杜牧是唐代詩人。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 散文家,是宰相杜佑的孫子,杜...

杜牧哪個朝代的詩人的,杜牧詩人是哪個朝代的

唐代杜牧的人物生平 早期仕途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據唐人的習慣,被稱為 杜十三 杜牧政治才華出眾,杜牧十幾歲的時候,正值唐憲宗討伐藩鎮,振作國事。他在讀書之餘,關心軍事,後來杜牧專門研究過孫子,寫過十三篇 孫子 註解,也寫過許多策論諮文。特別是有一次獻計平虜,被宰相李德裕採用,大獲成功。長慶...

杜牧的文學主張是什麼,杜牧詩人是哪個朝代的

杜牧以詩歌文賦書法著稱於世,在杜牧的古文創作理論裡,思想內容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 意 作品的氣勢是放在第二位的,也就是尋常所說的流暢貫通,杜牧之作,常有居高臨下之感,這一態勢有人說好,有人則不予苟同.放在第三位的是遣詞造句,顯然,這是細節上的功夫.文章的寫作,本來是無章法的,最初即稱作文,文後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