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康熙十四阿哥---允禵 有四子七女。
第一子,弘春。
第二蘆老粗子,弘陪鎮明。
第三子,弘映。
第四子,含讓弘暟(kǎi)
康熙傳位給十四阿哥了嗎?
2樓:匿名使用者
野掘枯侍史來講不是傳位,是被奪位的。
正史說的話主要是由於親情的作用:康熙晚年諸皇子之間多位的鬥爭十分嚴重,甚至有骨肉相殘的兆頭。但是胤禎一直表現的十分友愛,孝順;其他皇子犯錯時總是替其求情,康熙有病時也十分關心(也許並非出自真心,但他的表現確實是這樣的),這對與年老多病,且在其他皇子身上感覺不到親情的康熙影響很大。
有人就說了,篡皇十四子的位,康熙晚年他遺詔就是傳位十四子,雍正把「十」字改成「於」字了,這等於篡了他弟弟的位。大家看這樣的,傳位十四,那就把它改了,十字上頭加一橫,底下加一勾,就「傳位於四子」,傳位雍正了。好多的書,好多的故事,野史都這麼說。
這個事情經不住推敲,為什麼說經不住推敲呢?
第一點,當時這個「於」字寫繁體字,我們今天寫簡體字,以前的於是繁體的於,繁體字的於應是"於",那這個「十」字改成「於」字就不大容易了,這是一。第二,清朝當時的行文的習慣,它稱做皇十四子,皇四子,前頭有個皇字,如果改的話,那就變成「傳位於皇於四子」,就不通了,還有第三,當時傳位的詔書是滿漢兩種,滿文和漢文敗正兩種,漢文你說把「十」字改成「於」字也還有一點意思,那你把滿文改了就沒法改了。
根據這三點理由呢,就說康熙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判吵於四子不成立。
現在有康熙愛新覺羅的後代嗎?
3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有。<>
一、愛新覺羅·啟星,1983年12月23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女演員。愛新覺羅·啟星的曾祖父是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嫡堂兄,所以愛新覺羅·啟星有著四分之一的清朝皇族的血脈。
二、愛新覺羅·啟笛,1969年1月19日出生,清努爾哈赤第13代孫女。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歌手,演唱過多部電視劇集主題曲。
三、愛新覺羅·紫薇是惇勤親王奕誴的第4代孫女,惇勤親王是道光皇帝第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親王的哥哥,按照清皇室慣例,「肦」字帶「山」字旁,可與表明輩分的「毓」字搭配,家學淵源使得她和5個哥哥都成了畫家。
四、金毓嶂(1942年-),中國清朝皇室愛新覺羅的後裔,醇親王載灃的長孫,金友之(愛新覺羅·溥任)的長子。金毓嶂就讀於北京地質大學(現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部),1968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青海省地礦局第二地質隊工作。
1985年才從青海調回北京崇文區環保局做技術工作。1999年開始擔任北京市政協常委,崇文區政協副主席,兼任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
五、金毓峑(1946年- )道光皇帝四世孫,他的祖父是清朝第一代醇親王奕譞的第五子載灃,宣統朝的攝政王。父親是末代皇帝溥儀同父異母弟弟溥任。金毓峑是家中次子。
他的夫人名叫程迎盈,生有一女叫金鈞。
康熙的兒子十四阿哥胤禎的所有資料!
4樓:梁鑫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
但黨附允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
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
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
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諡號勤。
嫡福晉完顏氏,侍郎羅察之女;側福晉舒舒覺羅氏,員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典衛西泰之女;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二等護衛石保之女;妾吳氏,常有之女。
皇帝把皇位傳給了十四阿哥,結果四阿哥把十改成了於,結果四阿哥當上的皇帝 是什麼電視劇集啊 有點老了
宮 電視劇集 步步驚心 裡面明明皇上說傳位給14阿哥。為什麼後來四阿哥當上了皇帝 因為四阿哥當時就在皇帝身邊,十四太遠了,而且旁邊都是四阿哥的人,而且要尊重歷史。電視劇集是根據民間傳說編的,歷史記載就是四阿哥當了皇帝。因為四阿哥把聖旨改了 你還是去看 吧.清楚很多 因為四阿哥關心百性,後來讓皇上選中...
步步驚心電視劇集十四阿哥對若曦友情居多嗎?還是愛情
編劇大概覺得若曦的愛情線太多了,故意忽略,你沒漏看金釵情節確實沒有,如果沒看過原著很難看出十四對若曦有愛。比如草原上加了一場八爺勸十四別把若曦牽累進來的戲 後來和敏敏賽馬 就弱化了十四對若曦的感情,還有 裡寫若曦幾次給敏敏下跪,十四一把拽起,電視劇集中也沒演。浣衣局裡十四問若曦話本是重頭戲,電視劇集...
《步步驚心》中第幾集十四阿哥開始喜歡若曦,第幾集娶了若曦
步步驚心 中十四阿哥從最開始認識若曦就愛上了她,第2集。娶她是在第34集。33集是十四阿哥請旨讓若曦嫁給她,若曦跟著他走了,34集他們到了遵化,並且成親。該劇主要講述了現代白領張曉因車禍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間,成為滿族少女馬爾泰 若曦,她看透所有人的命運,卻無法掌握自己的結局,身不由己地捲入 九子奪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