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雲遮世說的生活
1、其中的哲理啟發我們:自強不息,像野草般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2、原詩全文: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擾迅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3、經典語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枯榮」二字的發展,由概念一變而為形象的畫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只要殘存一點根鬚,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這一特點,不說「斬不盡鋤不絕」,而寫作「野火燒不盡」,便造就一種壯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間,大片枯草被燒得精光。而強調毀滅的力量,毀滅的痛苦,是為著強調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歡樂。
烈火是能把野草連莖帶葉統統「燒盡」的,然而作者偏說它「燒不盡」,大有意味。因為烈火再猛,也無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鬚,一旦戚神春風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猛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火的凌虐。看那「離離原上草」,不是綠色的勝利的旗幟麼!
春風吹又生」,語言樸實有力。
4、作者介紹: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高李虧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樓:歲月就這麼說
該詩借描寫春草以寄託別情,借景抒情,並化用典故。
詩中坦螞詩人將春草和送別有機地結合起來,表達了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首句緊扣題目,寫出友信巖眼前景色,同時又交待出送別好御時的特定環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
第二句進一步寫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長規律,暗寓深長的感嘆。三、四兩句由上句生髮開來,歌頌了春草頑強的生命力。野火雖燒而「不盡」,春風吹過則「又生」,野火之貌似強大,春風之溫潤強勁,春草之頑強堅韌,作者僅用十個字就精煉地表現了出來,從而使這兩句詩成為寓意深刻、極富哲理的名句。
五、六兩句進一步描寫春草的勃勃生機:生機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陽光下的綠色一望無際,遠遠連線著荒涼的古城。「侵」、「接」二字用得生動形象,十分精當。
最後兩句補足「送別」之意,感情深沉而並不悲傷,是意味深長的絕好結尾。
賦得古原草送別抒發了什麼情感
3樓:愛上匆匆那年的你
《賦得古原草送別》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賦得古原草送別》看似通篇都在寫草,實際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顯示友人之間依依惜別時的綿綿情誼。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遠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作者簡介。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是唐代著名的現代主義詩人,後人稱他為「詩魔」和「詩王」。
白居易的詩句有著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閒適」思想,是一種非常舒適的生活態度,所以影響非常深遠。
賦得古原草送別原來的題目叫什麼
4樓:咖啡素食
《賦得古原草送別》原來的題目叫《草》,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傳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
全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乳的交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二句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傳誦千古。
賦得古原草送別中,「賦得古原草送別」的停頓是什麼?
5樓:帳號已登出
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停頓方法如下: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 離\ 原 上\ 草 ,一 歲 \一 \枯榮 。
野 火 \燒\ 不 盡 ,春 風\ 吹 \又 生 。
遠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
又 送 \王 孫 \去 ,萋 萋 \滿\ 別 情 。
賦得古原草送別讚美了什麼
6樓:哲哥聊歷史
賦得古原草送別》讚美了小草生命手攜力的頑強。全詩前六句表達對小草生命力的讚美之情,最後兩句語速較緩漫,語調下沉,傳達出惜別之情。《草》這首詩表面上寫的是古原上嫌或野草的景色,實際上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惜別之情。
詩的。一、二句描寫了春草的茂盛,以及春草歲歲迴圈,生生不息的規律,詩的。
三、四句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詩的。
五、六句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詩的最後兩句用畢者伏綿綿不盡的春草表達自己的惜別之情。整篇文章看似寫草,實際是借草取喻,用草的茂盛來比喻自己和友人之間的情誼,十分巧妙。
賦得古原草送別那句是名句,《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名句是哪一句?
入我相思門 賦得古原草送別 中的名句是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本詩由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 具體全詩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賞析 首句即破題面 古原草 三字。多麼茂盛 離離 的原上草,抓住 春草 生命力旺盛的特徵,可說是從 ...
古詩詞《賦得古原草送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借物抒情,將春草和送別有機結合,茂盛的春草就像離別濃郁的哀愁,草有枯榮,就像人有聚散,表達了自己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但後兩句又峰迴路轉,表達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並暗喻友人終會再次相見,把離別的傷感轉化為再見的動力。拓展資料 賦得...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送別哪個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到底是不是《賦得古原草送別》,還是《賦得古草原送別》?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於787年 貞元三年 作者當時未滿16歲。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指定 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 賦得 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 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據宋人尤袤 全唐詩話 記載 白居易從江南到長安,帶了詩文謁見當時的大名士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