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

2025-04-11 20:55:20 字數 1314 閱讀 4520

《三國演義》四年級讀後感450字

1樓:夢之緣文化

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是:東漢未年,天下分崩離析,戰爭紛起。曹操、劉備、孫權三方經過鬥智鬥勇,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最後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

作者羅貫中通過乙個個膾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塑造了許許多多各具特色的英雄人物。

讀完《三國演義》之後,心裡就產生了乙個新的`傍樣,也是我在這本書中最喜歡的人物——諸葛亮。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膽大心細,而且才華橫溢,我真佩服他能在27歲之時有這麼大的本事,我真該向他好好學習。其實,他的這些本領算不了什麼,他對主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才最值得我們敬仰、讚頌和學習。

自從劉備把諸葛亮請出山後,他就對主公一心一意,別無二心。可當劉備去東吳成親時,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聽信謠言,以為諸葛亮要害睜汪死主公,以求自立。於是,張飛每天喝醉後,就到諸葛亮面前辱罵一番。

諸悉檔仔葛亮忍辱負重,仍一心一意為主公。諸葛亮呀,你為了主公,可真是能夠忍的!要是我,只要他辱罵一番,我就會掉頭走人。

劉備死後,諸葛亮仍對後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古往今來,蠢返對自己的事業盡心盡責,為人類作出貢獻的人,都能得到歷史的公認。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我應該向諸葛亮學習,學習他的忠誠,他的智慧,他的謀略等等,在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會用智慧做事,用真誠待人。現階段主要是做好我的副班長,協助班長管理好班上的事情。

四年級學生讀《三國演義》有感

2樓:野半下獨

一段殘酷的歷史,一段霸王的傳奇,一段動人的故事,一場智力的比拼,一段千古的佳話。多少忠義的英雄。

三國戰爭是殘酷的,刀光血影,戰爭不斷,遂志者並出,上演了一部令人感嘆的三國傳奇。一句詩裡說的好: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英雄並出的年代,爾虞我詐,曹操,名振華夏。諸葛亮,名垂千古。趙雲,俠肝義膽。關羽,忠義之神。他們都賀高出生在這紛爭的年代,他們都有著不同的命運……

曹操,生來多計,後來招兵買馬,伐董卓,破袁紹,威振華夏。後來建立了魏國,勢力龐大,當初魏國在中國佔了三分之二的`土地,乙個龐大的集團,乙個明理的統治者,卻因為多疑,不相信別人,最後死於頭痛病,實在令人痛心。

乙個霸王的傳奇,就因為失了曹操這個頂樑柱,魏國最後滅於司馬氏之手。

讀完這本書,我心裡坦氏不由地有一種激奮,真像一句詩裡所說:鼎足三分已成夢,任禪信尺憑後人空牢騷。

三國演義,乙個文學史上璀璨的明珠,兵書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但給帶兵打仗的人以示範,還會教我們怎樣做個好人。

三國演義,把你賜給每個人吧!讓他們看看你傳奇的色彩。

求「三國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

這個問題有難度,不好。三國演義 讀後感 三國演義 讀後感11篇 讀完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 看完三國演義感受 1 三國演義 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這本書中不但有真人真事,而且還有虛幻情節,深深的刻畫了200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建立晉朝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精彩故事,...

《三國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0字

明明司馬父子最終統一天下,為什麼大家非要在吳蜀魏三國下那麼多功夫呢?而且劉備為了關羽 張飛,可以放棄人民和自己積累長久的江山,必竟三國中沒有明明白白的寫清楚,可從第三十回劉備興兵伐東吳中諸葛亮勸劉備告伐漢賊曹丕,再打東吳,中間張飛向劉備哭說為關羽報仇,劉備也下定決心,孔明再勸也無濟於事,加上當晚張飛...

六年級三國演義讀後感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 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乙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 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