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成語褒貶義詞?一對褒義詞貶義詞成語

2025-04-12 05:05:23 字數 2154 閱讀 8437

意思相同,但乙個是褒義詞,乙個是貶義詞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樓:福琪學長

一、隨機應變(褒義詞)——見風使舵(貶義詞)

一)隨機應變:

1. 【解釋】:機:時機,形勢。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2. 【出自】:《舊唐書·郭孝恪傳》:

世充日踧月迫,力盡計窮,懸首面縛,翹足可待。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

3.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二)見風使舵:

1. 【解釋】:看風向**動舵柄。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2. 【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看風使舵,正是隨波逐流。」

3.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二、摩拳擦掌(褒義詞)——蠢蠢欲動(貶義詞)

一)摩拳擦掌:

1. 【解釋】:形容戰鬥或勞動之前,人們精神振奮,躍躍欲試的樣子。

2. 【出自】: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俺可也摩拳擦掌,行行裡按不住莽撞心頭氣。」

3.【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二)蠢蠢欲動:

1. 【解釋】: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比喻敵人準備進攻或壞人陰謀搗亂。

2. 【出自】: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百斛舡,長數十丈,蠢蠢而動。」

3.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形容準備隨時幹某事。

2樓:淺墨草萱繪人生

閃亮登場(褒義)——粉墨登場(貶義)

甜言蜜語(褒義)——花言巧語(貶義)

堅貞不屈——頑固不化。

鞠躬盡瘁——死心塌地。

光明磊落——明目張膽。

勇往直前——一意孤行。

足智多謀——詭計多端。

能言善辯——強詞奪理。

風度翩翩——油頭粉面。

意氣風發——小人得志。

大義凜然——狐假虎威。

春風得意——洋洋自得。

光明磊落——小肚雞腸。

鞠躬盡瘁——損公肥私。

助人為樂——損人利己。

虛懷若谷——剛愎自用。

言出必行——口是心非。

有什麼成語是形容同乙個意思但是乙個褒義乙個貶義?

3樓:小熊自**

1.無所不能(褒義)——無所不為(貶義)

2.無微不至(褒義)——無所不至(貶義)

3.自得其樂(褒義)——自得其樂(貶義)

4.死得其所(褒義)——死有餘辜(貶義)

5.娓娓動聽(褒義)——天花亂墜(貶義)

6.另眼相看(褒義)——側目而視(貶義)

希望能對您有幫助,也祝您生活愉快!

一對褒義詞貶義詞成語

4樓:郭新柔偶霏

褒義詞:才思敏捷,身手矯健,彬彬有禮,學富五車。

貶義詞:不求上進,弄虛作假,朝三暮四,一事無成。

5樓:網友

舉世聞名 臭名遠揚。

興高采烈 得意忘形。

足智多謀 詭計多端。

6樓:叢嵐郝方方

褒義詞:光明正大。

鬥志昂揚,奮不顧身,神機妙算。

貶義詞:畫蛇添足,口是心非,張牙舞爪,老奸巨猾。

7樓:封戀

閃亮登場(褒義)——粉墨登場(貶義)

甜言蜜語(褒義)——花言巧語(貶義)

8樓:網友

褒義成語:

一身正bai氣du 臨危不懼 光明磊落zhi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瀾 急中dao生專智。

仰不愧天 鎮定自若 化險為夷屬 直言不諱 無所顧忌 真心誠意 推心置腹。

振振有辭 對答如流 見義勇為 奮不顧身 捨己為人 一鳴驚人 閉月羞花出水芙蓉 明眸皓齒 美如冠玉 傾國傾城 國色天香 美輪美奐 鶴髮童顏眉清目秀 和藹可親 心慈面善 冰清玉潔 雍容華貴 文質彬彬 威風凜凜如花似玉 容光煥發 落落大方 虎背熊腰 不恥下問 不驕不躁 不矜不伐不露圭角 辭尊居卑 功成不居 功薄蟬翼 好問則裕 戒。

9樓:水皮一號

花拳繡腿——武藝高強。

褒義成語貶義成語,褒義詞貶義詞四字成語

褒義詞 臨危不懼 寧死不屈 自強不息。表示貶義的成語分類 兇惡狗仗人勢 橫眉豎眼 虎視眈眈 怙惡不悛 禍國殃民 青面獠牙 窮凶極惡 殺氣騰騰 鼠牙雀角 人心惟危 一蛇兩頭 凶神惡煞 陰險包藏禍心 詭計多端 借刀殺人 居心叵測 人面獸心 殺人不見血 蛇蠍為心 為鬼為蜮 罪惡十惡不赦 死有餘辜 圖財害命...

登峰造極的褒義詞的成語,「登峰造極」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

1 至高無上 解釋 至 最。高到頂點,再也沒有更高的了。出自 淮南子 繆稱訓 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平乎準,直乎繩,圓乎規,方乎矩。漢 許慎 說文解字 一部 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2 無以復加 w y f ji 解釋 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達到了極點。出自 左傳 文公十七年 今大國曰 爾未逞吾志...

哪些成語表面意思是褒義詞實際上是貶義詞

心照不宣 x n zh o b xu n 解釋 照 知道 宣 公開說出。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出處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 心照神交,唯我與子。後作 心照不宣 結構 連動式。用法 多用以描寫雙方心領神會 彼此有默契。一般作謂語 定語 狀語。正音 不 不能讀作 b 辨形 照 不能寫作 兆 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