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美洲幼蟲腐臭病主要是搜碰老熟幼蟲或蛹死亡。因此,對可疑患美洲幼蟲腐臭病的蜂群,可從蜂群中抽取封蓋子脾1~2張,仔細觀察。若發現子脾表面呈現潮溼、油光,並有穿孔時,則可進一步從穿孔蜂房中挑出幼蟲屍體進行觀察。
若發現幼蟲屍體呈淺褐色或咖啡色,並具有黏性時,即可確世磨談定為美洲幼蟲腐臭病。美洲蜂幼遊亮蟲腐臭病(american foul brood)又名爛子病,是蜜蜂幼蟲和蛹的一種細菌性、急性、毀滅性病害。特徵為病蜂的蜂蓋子脾下陷、穿孔、封蓋幼蟲死亡、蛹蟲現象等。
2樓:以心
孵化24小時的幼蟲最易受感染,經過兩天以後的幼蟲則不易受感染;因此,蛹和成蜂也不受感染。在蜂群內,病害主要通過內勤蜂對幼蟲的喂飼活動而態枯將病菌傳給健康的幼蟲,而被汙染的飼料(帶菌蜂蜜)和患病巢脾是病害傳播的主要**。在蜂群間,病害主要通過養蜂人員不遵守衛生規程的操作活動,如將患病蜂群與健康蜂群混合飼養、蜂箱蜂具混用和隨意調換子脾等,都可能造成病害的傳播蔓延。
其次,蜂場上的盜蜂和迷巢蜂,也可能傳播病菌。美洲幼蟲灶閉芹腐臭病菌生長要求的最適溫度在34~37℃之間。因此,美洲幼蟲腐臭病多流行於夏、秋季節,即蜂群繁殖盛期。
防治方法對美洲幼蟲腐臭病須採取綜合方法進行防治,可從下列三個方面進行。
隔離病群對於患病蜂群,必須進行隔離,嚴禁與健康蜂群混養;對於其他健康蜂群還須用藥物進行預防性**。分類**對於病重群(一般爛子率達10%以上者),必須進行徹底換箱換脾處理。對輕病群,除需用鑷子將所有的爛幼蟲清除乾淨以外,還須用棉花球蘸取的新潔爾滅溶液清洗巢房1~2次。
對久治不愈的重病群,為了防隱畢止傳染其他蜂群,應採取焚蜂焚箱的辦法,徹底焚滅。結合進行藥物**可選用磺胺類藥物進行飼餵或噴脾。但一定要在採蜜期到來之前兩個月進行,以免汙染蜂蜜。
磺胺噻唑鈉片劑或針劑均可。每千克1︰1的糖漿加入1克的磺胺噻唑鈉,調勻後喂蜂。
美洲幼蟲腐臭病的病原是什麼?有何症狀?是如何傳播的?
3樓:不忘雪吉
發病原因:
對比來講。蜜蜂幼蟲腐臭病分為歐洲幼蟲腐臭病和美洲幼蟲腐臭病兩者都是細菌性傳染病。
症狀描述:美病發病的病蟲大多蛹化前發病。偶爾會伴隨幾個白頭蛹。
歐洲幼蟲腐臭病發病蜂更小。
只要發病了,顏色就會變化,不再是健康的白色,有的能透過表皮看到身體內部結構。
蜜蜂幼蟲腐臭病。
這張圖是混合感染,大的是美洲幼腐臭病,小的是歐洲幼蟲腐臭病。
傳播方式:細菌其實到處都存在,如果喂花粉沒消毒,有可能引起發病,如果有生病的蜂脾,放到健康蜂群,健康蜂群可能會發病。蜜蜂外出也免不了接觸到細菌,少量的細菌不會引起發病的,溫度溼度衛生條件不好的時候,細菌會爆發性繁殖。也會導致蜂**病。
尤其是美洲幼蟲腐臭病的致病菌耐高溫,很難處理。
**方法:使用蜜蜂專用要,蜜蜂幼蟲菌康靈,專門針對這兩種病症,而且不傷蜂。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美洲幼蟲腐臭病(又名爛子病)是由細菌——幼蟲芽孢桿菌引起的一種毀滅性蜜蜂傳染性病害。1929~1930年我國從日本引進義大利蜂時,將該病帶入我國,目前我國仍有零星發生。美洲幼蟲腐臭病常常感染2日齡的幼蟲。
其封蓋子脾表面色深呈溼潤、油光、下陷,有針尖大小的穿孔,巢脾呈現「插花子脾」。患病幼蟲多在封蓋後死亡,病死幼蟲呈淺褐色至咖啡色,後變黑褐色並緊貼於巢房側壁上,很難清除。未乾枯的死亡幼蟲有濃烈的魚腥臭味,有粘性,挑取時可拉成2~3釐公尺長的細絲。
患病蛹死後乾癟後吻部向上方伸出。
美洲幼蟲腐臭病的病原——幼蟲芽孢桿菌主要是通過蜜蜂的消化道侵入蜂體內。因此,被汙染的飼料是病害傳播的**。在蜂群內,主要是通過內勤蜂的飼餵和清掃,將病菌傳給健康幼蟲。
而蜂群間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養蜂員不遵守衛生規程,誤將帶菌的蜂蜜作飼料或隨意調換子脾等,而將病菌傳給其它健康蜂群。此外,迷巢蜂、盜蜂、大小蜂蟎以及蠟螟也有可能傳播美洲幼蟲腐臭病。
5樓:易書科技
歐洲幼蟲腐臭病是由細菌——蜂房球菌以及次生菌如蜂房芽孢桿菌、變異型蜜蜂鏈球菌等引起的蜜蜂幼蟲細菌傳染病。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均有發生。在國中蜂發生較為普遍,西方蜜蜂較少發生。
歐洲幼蟲腐臭病的症狀是3~4日齡的未封蓋幼蟲死亡,病幼蟲失去珍珠般的光澤,變成水溼狀、浮腫、發黃,體節逐漸消失,幼蟲的背線清晰可見。幼蟲屍體具有酸臭氣味,無粘性,有時略有粘性但用鑷子挑取時,不能拉成絲。蟲屍乾枯後變成深褐色小片,容易從巢房取出或被工蜂清除而留下空房,便出現「插花子」現象。
其傳播途徑同美洲幼蟲病一樣。
如何診斷和防治美洲和歐洲幼蟲腐臭病?
6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美洲幼蟲腐臭病是由幼蟲芽孢桿菌引起。常使2日齡幼蟲受感染,4~5日齡幼蟲出現病症。封蓋後死亡的幼蟲,房蓋下陷,有針頭大的穿孔,封蓋子脾表面呈現溼潤和油光狀,患病幼蟲的體色呈蒼白,逐漸變成淡褐色至棕黑色。
幼蟲組織腐爛後具有黏性和魚腥臭味,用鑷子挑取可拉成2~3釐公尺的長細絲。幼蟲屍體乾枯後,呈難以剝落的鱗片狀,緊貼在巢房壁下方。
歐洲幼蟲腐臭病是由蜂房蜜蜂球菌等引起的,1~2日齡染病,幼蟲多在3~4日齡未封蓋時死亡。死亡幼蟲蟲體捲曲呈螺旋狀。病蟲失去自然光澤、浮腫、發黃,體節逐漸消失,腐爛的屍體稍有黏性但不能拉成絲,具有酸臭味。
蟲屍乾燥後變為深褐色,易取出或被工蜂清除,而巢脾有插花子現象。通過以上症狀,可初步診斷上述兩種疾病。如有條件可結合顯微鏡及血清學診斷,進一步確診。
對這兩種幼蟲病要積極預防,做好蜂群的飼養管理,堅持對蜂場、蜂具及飼料消毒,加強防疫。對患病蜂群換箱換脾消毒,患病嚴重的巢脾乾脆燒燬。消毒後蜂群採用鹽酸土黴素可溶性粉**,每群每次200毫克,噴脾或飼餵,每隔4~5天1次,連用3次。
如何診斷美洲幼蟲腐臭病?
7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症狀診斷:從可疑患美洲幼蟲腐臭病的蜂群中,抽取封蓋子脾1~2張仔細觀察,若發現子脾有下陷、溼潤、穿孔等現象時,就有患該病的可能。從穿孔的封蓋房內挑取死亡幼蟲進行檢查時,如發現幼蟲屍體呈咖啡色至褐色,並有粘性和魚腥臭味時,可初診為美洲幼蟲腐臭病。
實驗室診斷:一般診斷該病有三種方法:①塗片、染色鏡檢。
塗片可見到單個或呈鏈狀排列的桿菌。經孔雀綠染色,鏡檢可見芽孢呈綠色,菌體和芽孢囊呈微紅色;經石炭酸復紅染色,鏡檢可見芽孢呈紅色,菌體和芽孢囊呈藍色。
赫爾斯特(holst)牛乳試驗。取一牙籤病蟲體液加入3~4毫公升1%脫脂牛乳中,輕輕搖勻,在常溫下經10~20分鐘(或加熱至70℃1~2分鐘)可見牛乳混懸液澄清現象。③血清學檢查。
在製備幼蟲芽孢桿菌特異性抗血清的條件下,將抗血清用螢光染料染色,在螢光顯微鏡下可見明亮帶有螢光的菌體。
歐洲幼蟲腐臭病的症狀
8樓:愛你
患歐洲幼蟲腐臭病的幼蟲1~2日齡的傳染病,經2~3天潛伏期,幼蟲多在3~4日齡未封蓋時死亡。發病初期幼蟲由於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便改變它們原來在巢房中的自然姿態,有些幼蟲體捲曲呈螺旋狀,有些蟲體兩端向著巢房口或巢房底,還有一些緊縮在巢房底或擠向巢房口。病蟲失去珍珠般的光澤成為水溼狀、浮腫、發黃,體節逐漸消失,腐爛的屍體稍有黏性但不能拉成絲狀,具有酸臭味。
蟲屍乾燥後變為深褐色,易取出或被工蜂消除,所以巢脾有插花子脾。
白塞氏病是怎樣引起的 白塞氏病是怎麼引起的?
白塞病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這種疾病也是一種免疫性疾病。白塞病的具體 尚不清楚。我們應該考慮個人症狀和生活環境。例如,一些白塞病患者是由免疫功能紊亂引起的。有些患者患有白塞病,是由環境因素或體內雌激素引起的,因此在具體表現上會有一些差異。那麼白塞氏病是如何引發的呢?一 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研...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金字塔是怎樣的
據科學來家的考察,人類祖先在非洲生活源的歷史要上溯至bai200至300萬年以前。非洲是du 地球上最古老的zhi一塊大陸,而人類進dao入拉丁美洲的歷史只有2萬年時間,然而在最古老的大陸和最年輕的陸地上都矗立著許多雄偉壯麗的金字塔。非洲金字塔主要集中在埃及尼羅河下游兩岸河畔吉薩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
蟬的幼蟲能當藥嗎,蟬能做藥嗎 它能夠治什麼病
您最好看一下醫生,這樣比較安全,西西 蟬的幼蟲在蛻皮變成蟬後剩下的皮是可以入藥的,幼蟲嘛就不太清楚了,但是在北方飯店裡夏天的時候都能吃得到這道菜。據 中國bai藥材學 記載,du蟬若蟲有益精壯陽 zhi止渴生津 保肺dao益腎 抗菌降壓 內治禿抑癌等作用,蟬容蛻富含甲殼素,異黃質蝶呤 赤蝶呤 腺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