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介紹資料及歷史背景是什麼?

2025-04-16 14:20:11 字數 5126 閱讀 3598

1樓:新左右

圓明園是中國清代大型皇家園源仿林,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始建於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名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此避暑、聽政,故圓明園又稱「夏宮」。1856 到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圓明園遭英法聯軍洗劫燒燬,故址現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佔地面積平方千公尺,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公尺,有一百五十餘景,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康熙為之題匾「圓明園」,「圓明」為雍正法號。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圓寬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區域性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雹腔纖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至此,圓明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道光年間又進行多次修繕和拓建。

圓明園在清室一百五十餘年的建立和經營下,曾以其巨集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2樓:八卦娛樂分享

圓明園介紹資料及歷史背景如下:

道光、咸豐。

三代屢有修繕擴建,歷時150多年。

2、歷史背景:圓明園是康熙皇帝。

賜給皇四子胤禎的一座明代私園的舊址上建成的,胤禎登位為雍正皇帝。

後,擴建為皇帝長期居住的離宮,乾隆時期再度擴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

乾隆朝時,正值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乙個繁榮時期,乾隆集全國的能工巧匠,以空前規模擴建和修造圓明園,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區域性增、改建並完善了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之外,還在東鄰新建了長春等園。

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圓明、長春和綺春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園東西寬2620公尺,南北長1880公尺,周邊外圍總長約11000公尺,共佔地350公頃,其中水面約140公頃。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它是當時世界上極為罕見的文化藝術寶庫,展示了我國古代封建文化的精萃,同時收藏了各種極為豐富的圖書文物和藝術珍品。

佔地面積。圓明園佔地350多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面積比故宮。

還多1萬平方公尺,水域面積又等於乙個頤和園,總面積等於個紫禁城。

圓明園周圍連綿10公里,由圓明園、綺春園、長春園組成,而以圓明園最大,故統稱圓明園(亦稱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屬園,分佈在圓明園的東、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清漪園(後來的頤和園就是在此基礎上建造起來的)等,全園面積合計5000多畝。

3樓:亓懷慕

2月24日,圓明園管理處在北京市正覺寺最上樓舉辦圓明園老**釋出會,現場釋出的365張珍貴老**,讓我們有機會一睹百餘年間圓明園面貌的歷史變遷。

安佑宮華表(1882年)[法]謝滿祿 攝。

大水法(1922年)[瑞典]喜仁龍 攝。

海晏堂(1887年)[英]查爾德 攝。

濂溪樂處慎修思永殿 (1882年)[法]謝滿祿 攝。

順木天(1882年)[法]謝滿祿 攝。

魚躍鳶飛(1882年)[法]謝滿祿 攝。

廓然大公規月橋(1879年)[中國香港]賴阿芳 攝。

圓明園在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的焚燬。此後的圓明園漸漸變為一片廢墟,失去了昔日之輝煌。在這160年間,圓明園經歷了從萬園之園到遺址再到廢墟、從皇家園林到老百姓居住的村落再到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變遷。

在這些變化之前,圓明園並沒有很多文字記載。但是,在圓明園罹難後的一百年間,不少攝影師攜帶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照相裝置對遺址進行拍攝,包括中國香港攝影師賴阿芳、德國攝影師奧爾末、法國人謝滿祿、瑞典人喜仁龍,這些早期影像也成為圓明園百年滄桑的歷史見證。

此次公佈的**中,法國人謝滿祿在1882年前後拍攝的圓明園木構建築未被徹底摧毀前的**,其中包括圓明園順木天、北遠山村、魚躍鳶飛、舍衛城、濂溪樂處、匯芳書院(斷橋殘雪石橋)、鴻慈永祜、魁星樓、長春園宮門、海嶽開襟、法慧寺多寶琉璃塔等建築群。這些老**清楚地呈現了這些建築都還未被徹底破壞之前的狀況,打破了以往圓明園的中式建築僅停留在文獻記載或是畫作中的呈現方式,讓人可以一睹皇家園林曾有的輝煌氣派。

4樓:虢熹

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建於1709年,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後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代皇帝經營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後毀於英法聯軍大火。

圓明園建於1709年,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然後雍正在原賜園加以拓展,後來。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區域性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

形成了圓明三園。

後又經雍嘉慶、道光、咸豐三位皇帝不斷的改建和裝飾。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建立和經營下,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公尺,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5樓:平行廿三里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被,當時,八國聯軍侵略,他們是一首毀圓明園中的長春園以及其他明園。

6樓:網友

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綺春園和長春園組鹹,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7樓:冉茂易

圓明園是康熙皇帝賜給皇父。

8樓:網友

修建時間於1709年至1809年。

圓明園的資料和歷史背景簡介

9樓:

摘要。圓明園,又稱圓明寺、圓明山莊,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西北的遺址公園內,是清代乾隆皇帝為紀念自己母親胡氏而建造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佔地350公頃,包括三個部分:

前部以漢白玉大觀音像為主,中部為湖泊和島嶼,後部為園林建築和廟宇。圓明園修建始於1709年,花費了30年之久,修建期間曾多次改建和擴建。園內建築風格獨特,兼收幷蓄,包括中國傳統建築、西洋建築和回教建築等多種風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園林景觀。

然而,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洗劫一空,園內陳設、文物、珍寶等無一倖免,成為歷史上慘痛的記憶。如今園內殘存的建築和遺蹟僅是當年輝煌的一角,但其歷史和文化價值仍不可估量,也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目標。圓明園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它代表了清朝皇帝權力、財富和文化的集中體現,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和成果。

同時,圓明園也見證了中國近代歷史的磨難和沉淪,成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精神的象徵之一。

圓明園,又稱圓明寺、圓明山莊,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西北的遺址公園內,是清代乾隆皇帝為紀念自己母親胡氏而建造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佔地350公頃,包括三個部分:前部以漢白玉大觀音像為主,中部為湖泊和島嶼,後部為園林建築和廟宇。

圓明園修建始於1709年,花費了30年之久,修建期間曾多次改建和擴建。園內建築風格獨特,兼收幷蓄,包括中國傳統建築、西洋建築和回教建築等多種風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園林景觀。然而,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洗劫一空,園內陳設、文物、珍寶等無一倖免,成為歷史上慘痛的記憶。

如今園內殘存的建築和遺蹟僅是當年輝煌的一角,但其歷史和文化價值仍不可估量,也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目標。圓明園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它代表了清朝皇帝權力、財富和文化的集中體現,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和成果。同時,圓明園也見證了中國近代歷史的磨難和沉淪,成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精神的象徵之一。

親看一下可以嘛?

圓明園介紹資料及歷史背景是什

10樓:

摘要。親親,很高興為你解答哦,圓明園介紹資料及歷史背景是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

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公尺,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時節會來這裡理政,故圓明園也稱夏宮哦。

親親,很高興為你解答哦,圓明園介紹資料及歷史背景是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公尺,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時節會來這裡理政,故圓明園也稱夏宮哦。

親親,圓明園圓明園的修建時間始建於1709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歷時乙個世紀,圓明園名字由來圓明園的第一位主人,康熙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圓是指個人的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哦。

圓明園的資料和歷史背景簡介?

11樓:帳號已登出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郊,是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由康熙帝開始修建,歷經多朝多代不斷擴建,佔地約350公頃。圓明園以其山水田園的景觀、奇妙的建築、豐富的文化和歷史遠近聞名,被譽為「萬園之園」。

圓明園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藝術、建築、手工藝術之大成,園中宮殿、房屋、廣場、雕塑、長廊、花壇皆以雄偉、優美、富麗相融、相映成趣。園內有著名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九龍壁、半樸堂等建築、園林、文物等,尤以「山明水秀,人傑地靈」的景色著稱於世。

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圓明園遭到破壞,天下震驚,被譽為「世界文化史上最大的搶劫事件之一」。1900年,八國聯軍再次入侵北京,圓明園再次毀於戰火。現存的園林建築只有三處「西琉球坊」「萬春園」和「大水法界壇」。

圓明園的毀壞與保護引發了國人的思考,許多人開始發起保護遺址的行動,使這座充滿文化和歷史價值的園林再次回到大眾視野中。

圓明園的簡介與歷史背景

12樓:wee旅

景區歷史介紹:康熙年修建圓明園始建於康熙46年。

1860年英法聯軍將主要建築燒為灰燼,如今遊客前來只能在殘骸中憑弔,尋找當年輝煌的帝國身影。

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以水景取勝,既有廣闊平靜的湖面,又有狹窄湍急粗隱知的溪流。圓明園主要由兩大區域構成:攜扮福海景區、後湖景區。

圓明園注意事項:

1、圓明園在各個大門均有售票口,在綺春園宮門(售票視窗5個,節假日期間售票視窗8個)、長春園東門(售票視窗2個)、二宮門(售票視窗1個)、藻園門(售票視窗1個)。

2、園內有語音講解器租賃處(長春園東門、綺春園宮門),根據語種選擇。

此外,位於西洋樓遺址區域內的圓明園展覽館每天8:30-17:00會迴圈**大型紀錄片《圓明園》,有助於人們更直觀的感受一代名園當年的盛況巖消。

圓明園毀滅的歷史背景,圓明園毀滅歷史背景50字注意是背景

八國聯軍為何要火燒圓明園?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各位,這個問題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歷史類的話題,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話題,很接地氣。其次,這個話題比較正規,所以是個難得的好題目。最後,作為文字工作者,小編認為,我們在闡述這些歷史類話題時,應該盡量客觀 公正,不偏不倚。而且,應該注意我們的價值導向...

《紅岩》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紅岩的歷史背景

羅廣斌 楊益言都是重慶解放前投身反蔣鬥爭的共產黨員。後,他們飽含著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和對先烈的景仰之情,寫下了 紅岩 記述先烈的鬥爭史實。簡介 1 紅岩 是1961年12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倖存者羅廣斌 楊益言。2 該書講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

歷史背景的概念是什麼時代背景,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是什麼意思?

歷史背景 一般是指某一歷史事件在什麼歷史情況下發生的,實質上包括原因和條件兩個方面的內容。如新航路開闢的背景就包括四個原因和三個條件。原因和條件其含義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 其一是原因偏重於 為什麼 即必要性,條件偏重於 有什麼 即可能性 其二,條件的使用範圍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歷史事件或運動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