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1樓:小小杰小生活
會親節、分龍節(封龍節)、烏飯節等。
1、春節。畲族也過春節,這是畲族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還要做餈粑,祝願在新年裡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
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盤古祖先」,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後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情。
2、二月二會親節。
又稱會親節,是畲族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寧德、福鼎、福安等縣。所謂「會親」,係指原由福鼎雙華、福安坂中分爐至浙南、閩東各地的畲族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舉行會親活動。
福建雙華「會親節」規模最大,遐邇聞名。
節日這一天,畲家門前都公升起白底紅邊的三角形族旗和頗似古時「華蓋」的圓傘,從雙華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裝打扮回到祖地會親。
3、三月三。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公尺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烏公尺飯就是用一種植物的汁液把糯公尺飯染成烏色。
節日期間,附近幾十裡同宗詞的畲族雲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公尺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4、牛歇節。
農曆四月初八日為畲族的牛歇節。是日凌晨,畲族農民要把牛趕到山上吃露水草,梳洗牛身,做牛欄衛生,還以泥鰍雞蛋泡酒,或用公尺粥等精飼料餵牛,嚴禁對牛棍打鞭甩。修有「牛王廟」的村莊也在這一天供祭。
5、封龍節。
封龍節為每年的農曆五月,是畲族人民禱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娛樂性節日。這一天畲族群眾不從事農活,人們穿上節日盛裝,興高采烈地赴舞會,在山坪、田壠對「打」山歌,歌詞多歌頌勞動、喜慶豐收和表達愛情等,歌會的場面十分動人。
畲族的特色 民俗風情
2樓:知識改變命運
1、服裝:
畲族婦女的傳統服飾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衣尚青、藍色,多著自織的苧麻布,衣右襟和袖口鑲花邊,色彩斑斕絢麗。服裝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羅連式和麗水式之分。
福鼎式通常稱福寧東路裝,上衣分大領和小領。多用水紅、水綠做底色,加繡花紋。霞浦式又稱福寧西路裝,流行於霞浦縣西、南、中部和東部畲村以及福安東部地區。
2、體育活動:
畲族人民酷愛體育活動,「打尺寸」、「盤柴槌」、「節日登山」、 騎海馬」和「竹林競技」等,都是畲族民間流傳十分有趣、別具一格的體育運動形式。畲族人民練拳習武之風十分盛行,經過千百年來的傳承,已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間武術。
3、節日:
畲族的節日大多與漢族大致相同,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等,其中以春節、端午最為隆重。畲族也有本民族傳統的節日,典型的有會親節、烏飯節、分龍節、元帥節等。
4、婚姻:
畲族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一般同姓不婚,通婚多在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進行。
過去,畲族婚姻一般是不要聘金的,女兒出嫁,十分簡樸,嫁奩除一般禮物外,還有農具、斗笠、蓑衣等,稍為富裕者,也有以耕牛作陪嫁的。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存在著民族壓迫和歧視,畲、漢族嚴禁通婚,成為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
畲族傳統節日是什麼?
3樓:殤落
畲族傳統節日是農曆三月三的「上巳節」。
農曆三月三的「上巳節」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寧德畲鄉各族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的盛裝舉行盛大歌會,祭祖先拜穀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畲族在農曆三月三的「上巳節」會吃烏公尺飯緬懷祖先、打餈粑款待來客;舉行「畲歌對唱」、「畲語比賽」 、畲族服飾展覽走秀」等活動。
景寧畲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是畲族人文歷史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濃郁的鄉土氣息。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畲民族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增長,畲族傳統節日「三月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成為畲族最盛大的節日。
畲族傳統節日「上巳節」的由來:
景寧畲族在唐永泰年間從福建遷入。相傳在唐高宗總章年間,雷萬興領導義軍反抗唐王朝,畲族起義軍兵敗退入深山,被官軍圍困在大山裡,糧斷援絕。時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唯有烏稔的枝條上還掛著果實。
雷萬興傳令全軍四出採集,解決了軍糧問題,並終於在三月初三殺出重圍。
次年三月初三,雷萬興想吃當年的烏稔果,讓畲軍入山採摘,可是這時烏稔沒有果實,士兵只得採回葉子,加入糯公尺蒸制,飯呈藍黑色,同樣香噴可口。
以後每年「三月三」這一天,畲族同胞家家戶戶都宰殺牲口,畲民就採烏稔的葉煮汁拌公尺煮飯,祭祀祖先,以示紀念。後來世代相沿,衍成風俗。
畲族的民間藝術有哪些畲族有哪些民間習俗和文化藝術
畲族刺繡又稱 做花 或 繡花 畲族刺繡工藝源於畲族女性服飾。明清時期,畲族婦女穿花邊衫,花邊一般為婦女自繡,但複雜的植物 動物圖案刺繡,則由裁縫師傅完成。畲族裁縫師傅不但要成衣,而且要精於刺繡,人們品評其手藝之高下,不但取決於其做衣的手藝,更決定於其刺繡的技藝。畲族刺繡藝人多為男性,但大多畲族女性都...
福州民俗傳統,福州有哪些 特有 的民俗?
戲曲 福州茶亭十番。十番 名稱的由來說法不一,有認為據清代李鬥 揚州畫舫錄 卷十一記載,此樂種因用笛 管 蕭 提琴 雲鑼 鐋鑼 木魚 檀板 大鼓這十種樂器輪番反覆演奏而稱 十番 有認為福州話 番 與 歡 同音,番 由 歡 演變而來。福州十番 是一種著名的民間樂器演奏形式,它是由當地民間龍燈舞演變發展...
福州有哪些 特有 的民俗,福州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檸檬一家人 1 遊神 或稱聖駕巡遊 遊老爺,是指人們在新年期間 或其它喜慶節日裡,又或諸神聖誕的這一天,到神廟裡將行身神像請進神轎裡,然後抬出廟宇遊境,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合境平安。2 拗九節 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的傳統民俗節日,日期是農曆正月廿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