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汪涵投資四百多萬保護方言計劃?

2025-04-19 07:21:22 字數 3065 閱讀 2990

1樓:大度蝦瑩鳥消活

作為乙個方言學愛好者,我大力支援汪涵做的這件事。

首先要知道汪涵做了什麼——汪涵發起方仔好銷言調查「響應」計劃,一人出資465萬元,計劃用5-10年的時間,組織10支調查研究團隊,對湖南53個調查地的方言進行蒐集研究,用聲像方式儲存方言資料,進行資料庫整理後捐給湖南省博物館。

響應」計劃類似國家「語保」專案,派專家隊到各個方言點調查音系、詞彙、語法等,以**和調查報告的形式儲存下來,供其他學者研究。

先講方言研究與保護。

這個「儲存」方言的做法本身對方言保護(即讓方言繼續存活、避免滅亡)沒有直接的幫助,不像某些不明真相的人所說是「推廣方言,阻礙普通話推廣」。但是,對方言的學術研究終將對今後方言傳承、語言規劃等起到積極的的作用。

有些悲觀人士可能會認為方言記錄是「做棺材」,研究方言是為了更好地「推普滅方」,在幾十年前可能確實如此,但是現在發達地區的方言保護意識普遍比過去有所增強,新一代方言學者也基本都懷有保護方言的意識,有些還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呼籲方言保護與傳承。——再說,死了有口棺材總比死而「莫之知也」要強一點吧。念遊。

一些語言學家認為語言學家的工作只是記錄和研究語言,而不能去阻礙語言消亡的程序。但是中國的方言更像是行政干預下的人襪枯為滅絕(像上海話這種八十年代還很強勢的方言到九十年代突然萎掉)。不去主動保護的話真是語言多樣性的巨大損失。

至於語言多樣性的意義,我就不多說了,其他大多在講這個問題。<>

2樓:阿qi棄

強烈支援,如果中國的方言擁護者都有汪涵的覺悟,世界將會多麼美好。

涵哥的計劃是出資465萬元,用5-10年的時指凳州間,組織10支調查研究團隊,對家鄉湖南53個調查地的方言進粗胡行蒐集研究,用聲像方式儲存方言資料,進行資料庫整理後捐給湖南省博物館。如果成功,再聯手外省名人記錄方言。

方言是註定消亡的文化載體,涵哥的保護措施得體到位,這是本方言黑+芒果黑第一次叫他涵哥,我服:

1.自掏腰包,身體力行,不像某些保護者,只會嚷嚷著「**需要出資如何如唯蔽何」,勞民傷財。

2.一視同仁,廣泛調查,湖南省53個地區的方言都有被記錄的價值,相比之下某些編寫「x語教材」的逗比簡直荒謬絕倫,你認為推廣普通話摧殘了方言,憑什麼你的方言就要摧毀其他方言?十里尚不同音,長沙話不能覆蓋邵陽話,廣州話也不能獨霸粵語。

3樓:殊渭下

方言老稿學研究(或者推廣到語言學研究)在我國真是太缺錢了。理工科經費多,社科的經費真是少得可憐。語言學研究,外出調查需要差旅費、發音人報酬,在實驗室需要各種儀器裝置,哪樣不需要錢?

絕不是一張紙一支筆就夠的。

經費缺少是方言研究進展緩慢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國除了吳語區的方言調查相對比較豐富(勉強能做到每縣都有調查報告)外,其他地區還有大量空白,哪怕粵語區除了廣州話外侍含孝其他地方方言資料極少。

汪涵的資助對湖南方言學者的老配研究來說是件大好事。大家紛紛拿經費調查湖南各地方言,要是沒「響應」計劃,某些偏僻地方的方言不知何時才會被記錄,或許就無聲無息的沒了。<>

汪涵如何保護方言?

4樓:心暖知我安

近日,汪涵自掏500萬保護方言的訊息獲得網友們的讚賞。放眼國內,沒有哪個主持人像汪涵一樣,身上的地域標籤如此強烈,也沒有誰像他一樣,自出道之時就與方言連線得如此緊密。

從第一檔節目開始,就保護方言

從他擔綱主持第一檔方言類節目《越策越開心》伊始,讓「那確(quo)實」這句湖南話一夜之間傳遍湖南的大街小巷;到他發起並由六省聯合舉辦的《多彩中國話》在國內轟動一時;再到《十三億分貝》讓寧鄉話等各地方言以一種全新的形態展現在人們面前。

十三億分貝》這檔節目除了選拔了一批來自民間的方言**人,在表現形式上也打破常規,採取直播與錄播相結合的形式,注重現場的互動性,汪涵、大張偉、撒貝南等明星的加盟更是讓節目笑點頻出。

而汪涵也在節目中表示,參加這檔節目與他目前從事的方言保護研究工作有著緊密的聯絡。在節目中,選手來自四面八方,既有唱著西安方言的說唱組合,也有入圍金曲獎的閩南語樂團,還有用方言串燒各種影視金曲的阿卡貝拉樂隊。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比傳統流行歌手更為放得開,演唱上更具情緒化、個性化,與明星嘉賓的互動也更有火花。

節目中帶入方言,拉近與群眾關係

還有不得不提的《天天向上》,雖然這並不是方言類節目,但是有人統計過,汪涵在節目裡秀過不下20種方言。這種用方言「套近乎」的主持風格,讓汪涵成為無數人的「老鄉」。

汪涵在與身邊很多朋友的孩子交流時發現,不管這些孩子是**人,他們大多聽不懂也不會說自己的家鄉話。「現在很多孩子只會說普通話和英文了,我覺得很可惜,因為每種方言都代表了一種地域文化。」

立志做乙個語言保護者

每一種方言都是乙個知識體系,消亡一種方言,就是消亡一種知識體系。「全世界現存6000多種語言。但是隨著全球化和城鎮化,這些鄉音正以每兩週消亡一種的速度在減少,而鄉音背後的文化基因也在被我們不自覺或者不自知地剪斷,這個非常可怕!

普通話可以讓你走得更遠,可以讓你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讓你不要忘記你從**出發,普通話讓你交流極其順暢,而方言讓你感受到無限的溫暖。」

在他四十歲生日的時候,他就開始思考將來與這個世界告別時的身份到底是什麼,不是明星,也不是節目主持人,他更希望等那一天到來時,人們記住他的是,乙個語言保護者。

大家如何看待汪涵投資四百多萬來保護方言?

5樓:網友

作為乙個在湖南學語言學的同學我表示強烈支援!之前語音學課上老師提到過汪涵有意向做這個專案,沒想到這麼快就正式公佈了。據說召集了湖南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教授和專家,分佈到各個方言點做調查。

如果這個專案做出來,那真的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善事。現在很多小朋友都只會說普通話了,有些父母也會有意不讓孩子說方言,但其實乙個地域的文化首先就體現在語言上,這是一種鄉情的寄託。如果沒有方言,以後漂泊的人們可能就真的沒有情感慰藉了。

現在很多在外地求學工作的人聽到鄉音就感到格外親切,很多隔閡都被消除了。方言在這裡實際上是起到乙個身份識別和認同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純物質性的語言了。另外,這個工作量其實是很大的,更別說湖南內部的方言很多。

這學期我調查了湖南老家的方言,做了乙個1500字的同音字表,已經覺得費時費力了。希望到時候不要有人質疑專案的經費去向和時間長短。感謝汪涵能有這樣的思想和行動。

如何評價並對比一下汪涵和何炅兩人

我認為汪涵和何炅都是兩位非常。優秀的主持人,他們的主持功底都很深厚,並且情商很高,他們主持的節目中的嘉賓都會感覺到非常的舒服,但是他們兩個給人的感覺又有所不同,汪涵更偏向於正經一些,而何炅給人的感覺更加的有親和力。兩個不一樣,汪涵在商界政界都很混的開,人脈也遠比各位想象的厲害,何炅在娛樂圈如魚得水,...

趙本山地位超然,汪涵自稱「涵涵」,趙本山女兒卻嗤之以鼻,到底怎麼回事?

主要是因為趙洞遊本納搭銷山的女兒一枝清直都是一種特別叛逆的性格,所以才會這樣,其實也不用擔心,她現在還是比較年輕的,可能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知道。主要是因為這兩個人在以前的合作中發生了過節,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性格的原因,在平時生活中總是大大咧咧的,而且在說話的時候也不注意,所以才會這樣去說。因...

為什麼汪涵的人脈很廣汪涵的背景和人脈有多深厚?

汪涵的人脈不單單來自於情商,也來自於他的主持人工作,更來自他所在的平台。1 情商高帶來的人脈 汪涵在主持界一直被認為是高情商,總是能接住不同風格的話語,也能在舞台的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我記得非常經典的一次是有人問他和何炅誰是湖南台的一哥,汪涵本人用了非常幽默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題。們都紛紛點讚,驚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