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您好。詠石牛》
是由明代詩人侯堯封所作的五言絕句。該詩道出了作者對滾公升農民的關懷與對農耕的悲憫之情。
詠石牛。田入鄉間少,時將孟夏終。
如何尚高臥,不起助農工。
這首《詠石牛》道出了作者對農民的關懷,對農耕的悲憫之情。詩人說:石牛啊,你可知農民的辛苦,為何你還臥得那麼安享,為何不起來幫助農民耕作?
侯堯封(1515—1598) ,字欽之,號復吾,明代紫堤村(今上海縣諸翟鎮)人,隆慶五年辛未科進士,任刑部主事,改四川道御史,繼巡撫福建,終任福建**布政使。
以老告歸。侯堯封是諸翟侯租備閉氏。
以後能形成當地巨族的重要一員,其後出現的侯氏名人侯震暘、侯峒曾、侯岐曾等弊裂都是他的子孫。著有《鐵庵遺稿》。他豪於酒。其詩豪。
描寫鄉村四月閒人少,插田的古詩
2樓:網友
鄉村四月》宋代: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lǜ biàn shān yuán bái mǎn chuān ,zǐ guī shēng lǐ yǔ rú yān 。]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xiāng cūn sì yuè xián rén shǎo ,cái le cán sāng yòu chā tián 。]
作者簡介。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今屬浙江)人,南宋詩人,工詩,為「永嘉四靈」之一。曾領鄉薦《四庫提要》作「嘗登淳佑癸卯鄉薦」,《樂清縣誌》承此,而近人以為是淳熙癸卯,相差乙個甲子。
衡諸翁卷生平,前者過早,後者過盡,疑都不確),生平未仕,以詩遊士大夫間,有《四巖集》、清光緒《樂清縣誌》。1999年,翁卷紀念館落成,位於埭頭村的村口,是一座傳統民居風格的木結構建築物。
譯文。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濛濛,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月到了,沒有人含橡告閒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註釋。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滿川:指稻田裡的水色映著天光。川:平地。
子規:鳥名,杜鵑鳥。
才了:剛剛結束。蠶桑:種桑養蠶。插田:插秧。
賞析。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今樂清市淡溪鎮)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談明瞭出來。
後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與繁忙。前呼後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如畢。
閒田不耕種的詩詞
3樓:糊塗的貝克街
憫農唐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詩意】春天,農民把一粒粒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全國各地沒有不耕種的田地,農民卻還是餓死了。
憫農宋 楊萬里。
稻雲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
詩意】農人因雨水不足、寒霜早降,以至於收成太差,忍著飢餓度日如年,偏偏又遇著閏年,苦難的歲月感覺上更加的漫長了。
還有:蠶婦 宋 張俞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沾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詩意】昨天去了城市,回來的時候淚滿衣襟。窮人每日辛苦養蠶仍然很窮,城市裡遍身綾羅綢緞的,都是不必辛苦勞作的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