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共幾章各什麼,孝經的第一章的篇名開什麼明什麼

2021-03-03 22:06:22 字數 4563 閱讀 3105

1樓:

孝法第一!這不是我講的。對於怎麼做人,做人從什麼開始,做人什麼是根本,中國上古大先賢其實早講過了,義務教育老師不講,父母不講,不過現在補習也來得及。

看《孝經》,《二十四孝》,《**規》,《論語》。

2樓:科學普及交流

《孝經》中bai國古代儒家的du倫理學著作。傳說是孔zhi子自作,但南宋dao時已版有人懷疑是出於后權人附會。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

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註解者及百家。現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書共分18章。

孝經的第一章的篇名開什麼明什麼

3樓:黛妮

孝經的第一章的bai篇名開(宗)明(義)

開宗du明義章第一zhi

【dao原文】

子曰:「夫版孝,德之本也權,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大雅曰:「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譯文】

孔子在家裡閒坐,他的學生曾子侍坐在旁邊。孔子說∶「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無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人們無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

你知道那是為甚麼嗎?」

曾子站起身來,離開自己的座位回答說∶「學生我不夠聰敏,**會知道呢?」

孔子說∶「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回原來位置坐下,我告訴你。

人的身體四肢、毛髮**,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

《詩經·大雅·文王》篇中說過∶『怎麼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稱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孝經第四章講得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非先王之法服1不敢

服2,非先王之法言3不敢道4,非先王之德行5不敢行6。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7言,身無擇行;言滿8天下無口過9,行滿天下無怨惡10:三者備(11)矣,然後能守其宗廟(12)。

蓋卿大夫之孝也。《詩》雲:「夙(13)夜匪(14)懈(15),以事(16)一人(17)。

」【注釋】1「法服」:法定的服裝,也就是合乎禮法規定的服裝。2「服」:

穿戴。3「法言」:法定的語言,也就是合乎禮法規定的語言。

4「道」:講、說。5「德行」:

合乎有關道德準則的行為。6「行」:做、行動。

7「擇」:選擇、斟酌、考慮。8「滿」:

充滿、到處,即無論何時何地。9「過」:過失、把柄。

10「怨噁」:怨恨、厭惡。(11)「備」:

具備、滿足。(12)「宗廟」:古代帝王、諸侯或卿大夫、士為維護宗法制而設立的祭祀祖宗的處所。

(13)「夙」:早晨、早上。(14)「匪」:

同「非」,不是、不能、不得。(15)「懈」:懈怠、懈惰、偷懶。

(16)「事」:從事於、處理、服務、事奉。(17)「一人」:

主要是指天子。

【白話】不合乎先王禮法所規定的服飾,不能隨便穿戴;不合乎先王禮法所規定的語言,不能隨便亂說;不合乎先王道德準則的行為,不能隨便去做。因此,不合乎禮法的話不說,不合乎準則的行為不做;口中沒有什麼需要重新斟酌的話,身上沒有什麼需要重新更正的行為;所說的話用於天下任何地方都不會留下任何把柄,所做的事用於天下任何地方都不會被任何人怨恨。如果能做到以上這三條,就能讓自己家族的宗廟不斷地延續下去。

這就是卿、大夫階層所應該奉行的孝道啊!《詩經·大雅·蒸民》裡說∶「時時刻刻都要保持一種勤勉、積極的工作狀態,全心全意地為天子處理天下政務。」

【解說】這一章主要是闡述了「卿大夫」行孝的側重點和相關要求。

所謂卿大夫,是指地位僅次於諸侯的高階**。通俗一點說,就是皇帝手下的文武百官。對於這些高階**而言,他們行孝的重點是什麼呢?孔子認為是保住家族的宗廟,使其不斷地延續下去。

宗廟是古代帝王、諸侯或卿大夫、士為維護宗法制而設立的祭祀祖宗的處所。根據《禮記·王制》中的規定,天子可以設七廟,包括三昭三穆和太祖之廟共七廟;諸侯可以設五廟,包括二昭二穆和太祖之廟共五廟;卿大夫可以設三廟,包括一昭一穆和太祖之廟共三廟;士只能設一廟,即太祖之廟;庶人即平民百姓則不允許設廟。

通常情況下,卿大夫只要人在其位,那他的宗廟都是能夠延續下去的,即便是告老還鄉了,他的子孫可以世襲官位,同樣能保留其宗廟。那到底什麼原因才會導致他的宗廟不保呢?

原因無非有三:其一是國破家亡,這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命運;其二是改朝換代,除了能繼續留任的,其餘的就很難保住了;三是違法亂紀被革職的,嚴重的還要殺頭並滅其整個家族。

很顯然,這三大原因的前兩條是以客觀的間接原因為主,只有第三條是最直接的主觀原因。

因此,孔子認為卿大夫要想保住其宗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奉公守法,千萬不能違法亂紀。只要你奉公守法,就能保住爵位,就能守住宗廟。

由此我們還可以聯想到,有些專家在解讀《論語》時,經常會因為一句「刑不上大夫」,而對孔子指責有加。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卿大夫犯法,不但應該受到懲罰,而且其懲罰的力度還比庶人要重得多。

因為普通人犯法,基本上一人做事一人當,而卿大夫犯法,整個家族都可能會受到牽連,導致宗廟不保。

那麼怎樣做才能奉公守法呢?孔子說:「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一是著裝,二是說話,三是做事,這三者都必須符合禮法、道德之規定。

理解這句話有兩個關鍵點,首先孔子特別提出要遵守先王的禮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古人的認識裡,法律是神聖的、威嚴的。如果朝令夕改的話,就會失去法律的威嚴。

只要不是徹頭徹尾的改朝換代,一般不會隨意更改法律條文的。即便是現代社會,也沒有哪乙個國家會經常更改本國的憲法。因此,孔子特別強調先王之禮法,這既能體現法律的嚴肅性,同時這本身也是「孝」的一種表現。

另乙個關鍵點就是著裝問題。言和行要符合禮法的規定,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可為什麼說著裝也得符合禮法之規定呢?因為服裝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尚書·皋陶篇》中說:「五服,天子諸侯卿大夫之服也,尊卑採章各異,是有等差也。」所以卿大夫的服裝是不能隨便亂穿的。

如果二品**穿一品**的服裝,那就屬於違犯禮法的行為了。

同時,按照規定著裝,對著裝者的言行還能起到一種警示和糾正的作用。《孟子·告子篇》中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這段話的意思是很明確的,堯舜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聖賢之君,而桀紂則是有名的 暴君。

孟子用他們來作比喻,就說明乙個人到底是從善還是從惡,其實是很簡單的。穿善人之服,說善人之言,做善人之事,那自然而然地就成為善人了;穿惡人之服,說惡人之言,做惡人之事,那自然而然地就成為惡人了。

卿大夫脫下官服,與平民百姓沒有任何區別,這就好比是一滴水進入大海一樣,消失在人群之中,他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人關注。《中庸》有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乙個人最難得的,就是在別人聽不到、看不見時候,都能遵紀守法。而人之所以會犯罪,絕大多數都是從自以為別人聽不到、看不見的時候開始的。但他一旦穿上官服,就等於將自己置於眾目睽睽之下,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眾人的監督,這樣他的言行自然就會有所收斂,從而盡可能地減少違法亂紀的行為。

可見著裝對卿大夫而言,能產生重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其平時的言行具有導向功能。因此,孔子提出卿大夫遵紀守法的首要標準,就是要按照禮法的規定著裝,然後才是言和行的標準。

那這些標準如何貫徹落實到平時的生活中去呢?孔子又提出了言行的三條具體要求:「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首先是不合乎禮法的話不說,不合乎準則的行為不做;其次是口中沒有什麼需要重新斟酌的話,身上沒有什麼需要重新更正的行為;第三是所說的話用於天下任何地方都不會留下任何把柄,所做的事用於天下任何地方都不會被任何人怨恨。

卿大夫如果能做到以上這三條,就能保住自己官位,從而保住整個家族的宗廟了。

最後,孔子同樣用一典作為本章的結束語:「夙夜匪懈,以事一人。」這是《詩經·大雅·蒸民》裡的一句話。

對此,歷來的解釋都比較簡單,並沒有來談。比如唐玄宗的註解是:「卿大夫當能早起夜寝以事天子,不得懈惰。

」這樣的解釋,似乎很難與孔子的話形成一致,讓人感覺有斷章取義之嫌。

在《詩經》裡的這句話之前,還有一句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那我們不妨結合這句話,完整地進行解釋。

所謂「明」,老子在《道德經》裡的解釋是:「知常曰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參見《道德經》第十

六、三十三章)能夠懂得什麼是永恆不變之規律的人才叫明,能夠清楚自身優缺點的人才叫明;所謂「哲」,在古希臘是指愛智慧型的意思,在我國是辯是非、明善惡的意思,就是要能夠明辨一切世事,提公升自己的洞察力。

因此,《詩經》裡的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乙個人立身處世,既要做到「明」,又要做到「哲」,這樣才能避免一切災禍,確保自身的生命、名譽,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能夠得以永久。

由此可見,「保身」是卿大夫的重中之重。如果自身都不保,那就談不上行孝,談不上為天子效力,談不上為人民服務。那麼作為卿大夫如何才能保身呢?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做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時時刻刻都要保持一種勤勉、積極的工作狀態,全心全意地為天子處理天下政務。

《城南舊事》第一章主要再講什麼,城南舊事第一章主要內容

城南舊事第一章 惠安館 的主要內容是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居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裡。英子的乙個朋友那時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她名叫 瘋 女人秀貞。秀貞曾與乙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來那個大學生回了老家,再也沒有回來。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送走,不知去向。英子再了解了她的遭...

《童年》第一章和第二章賞析高爾基的《童年》第一章好句及賞析

第一章中心人物是 外祖母。她善良 聰明 能幹 充滿愛心,是千千萬萬俄羅斯優秀女性的代表,對 我 的一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本章末尾用充滿詩意的美好語言描寫了外祖母的肖像和人品,塑造了乙個光彩照人的平凡而偉大的人物形象。年過花甲的外婆跟 三 四歲的 我 見面時的第一次 對話 生動活潑,風趣盎然。早已過不...

《紅岩》第一章主要內容是什麼,紅岩第一章主要內容

第一章主要內容 在動盪年代裡,一位名外餘新江的人去了負責經濟的浦志高家,談論著失火工廠的原因和工人的困難,做了一定的措施。讓聯絡站的陳松林搞個書店,陳松林再給華為送書時,意外發現了廠長妹妹成瑤說出了魏吉伯是特務。並被訓導處放跑時刺傷了黎紀剛。在動盪年代裡,一位名外餘新江的人去了負責經濟的浦志高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