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萬柳湖
歐陽修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
」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譯文:唉!國家興盛與衰亡的道理,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是由於人為的嗎?推究莊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說晉王將死的時候,拿三枝箭賜給莊宗,告訴他說:「梁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來的;契丹與我訂立盟約,結為兄弟,他們卻都背叛晉而歸順梁。這三者,是我的遺恨;給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願望。
」莊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廟裡。此後出兵,就派隨從**用豬、羊各一頭到祖廟去祭告,請下那三枝箭,用錦囊盛著,揹著它走在前面,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
當莊宗用繩子**著燕王父子,用木匣裝著梁君臣的首級,進入太廟,把箭還給先王,向先王稟告成功的時候,他意氣驕盛,多麼雄壯啊。等到仇敵已經消滅,天下已經平定,乙個人在夜間呼喊,作亂的人便四方響應,他匆忙向東出逃,還沒有看到叛軍,士卒就離散了,君臣相對而視,不知回到**去。以至於對天發誓,割下頭髮扔在地上,大家的淚水沾濕了衣襟,又是多麼衰頹啊。
難道是得天下艱難而失天下容易嗎?還是說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事蹟,都是由於人為的呢?《尚書》上說:
「自滿招來損害,謙虛得到好處。」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閒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當莊宗強盛的時候,普天下的豪傑,沒有人能跟他抗爭;等到他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結果自己喪命,國家滅亡,被天下人譏笑。禍患常常是從細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有智慧型、有勇氣的人常常會因為沉溺某事物不能自拔而陷入困境,難道只是伶人嗎?
2樓:軍昕靚湛姍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受益。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
伶官傳序的翻譯以及原文
3樓:116貝貝愛
伶官傳序的翻譯:
唉!國家興盛與衰亡的命運,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是由於人事嗎?推究莊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說晉王將死的時候,拿三支箭賜給莊宗,告訴他說:「朱溫,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來的;契丹與我訂立盟約,結為兄弟,他們卻都背叛晉而歸順梁。
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憾;給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願望。」莊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廟裡。此後出兵,就派隨從**用豬、羊各一頭祭告祖廟,請下那三支箭,用錦囊盛著,揹著它走在前面,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
當莊宗用繩子**著燕王父子,用木匣裝著梁君臣的首級,進入太廟,把箭還給先王,向先王稟告成功的時候,他意氣驕盛,多麼雄壯啊。
等到仇敵已經被消滅,天下已經被平定,乙個人在夜間呼喊,作亂的人便四方響應,他匆忙向東出逃,還沒有看到叛軍,士卒就離散了,君臣相對而視,不知回到**去。以至於對天發誓,願獻出自己的生命,大家的淚水沾濕了衣襟,又是多麼衰頹啊。
伶官傳序的原文: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
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此文出自北宋·歐陽修所著的《五代史伶官傳序》
寫作背景:
歐陽修進入政界後,正是北宋王朝開始由盛到衰的時期,社會上的各種矛盾日趨尖銳,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來越嚴重,社會危機越來越令人不安。到了仁宗慶曆初年,以王倫、李海等為首的人民暴動接踵而起,西夏又侵擾西北邊鏡,屢敗宋軍。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陝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宋神宗時通過熙河開邊收復河湟,宋徽宗時期於青海北部置隴右都護府,並重金贖回幽雲七州。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採用分化事權方式,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這些對維護國家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作者簡介: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
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
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4樓:**雞取
《伶官傳序》原文: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抑本其成敗之跡,
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受益。」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伶官傳序》翻譯:
唉,國家興衰的命運,雖然是天命,難道不是由於人嗎?我們可以通過研究莊宗得到世界並失去世界的原因來了解。
世人說晉王將死的時候,拿三支箭賜給莊宗,告訴他說:「梁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來的;契丹與我訂立盟約,結為兄弟,他們卻都背叛晉而歸順梁。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憾;給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願望。
」莊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廟裡。此後出兵,就派隨從**用豬、羊各一頭祭告祖廟,請下那三支箭,用錦囊盛著,揹著它走在前面,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
當莊宗用繩子把閻王父子綁起來,用木箱裝上梁俊臣的頭,進入太廟,把箭還給祖先,並告訴他們他們的成功,他是如此的傲慢和壯麗。當敵人被殲滅,世界平靜下來後,乙個人在夜間喊叫,**向四面八方作出反應。他急匆匆地向東逃走,在他看到叛軍之前,士兵們散開了。
君主們和大臣們互相注視,不知道該回到**去。
所以向天發誓,剪掉你的頭髮,大家的眼淚都溼了裙子,多麼頹廢啊。是不是很容易讓世界變得艱難而失去它?還是要推斷他的成敗,是因為人事?
《尚書》說:「自滿帶來損害,謙遜得到好處」,憂心忡忡、艱苦奮鬥能使乙個國家繁榮昌盛,休閒享樂能使自己滅亡,這是很自然的。
因此,當莊宗強大的時候,全世界的英雄都不能與他抗爭;當他衰落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攻他,他們自殺,國家滅亡,全世界都嘲笑他。
生活中的災難往往是由細微的事情累積而成的。人們的智慧型和勇氣常常被他們自己的被寵壞的東西困住。只有被寵壞的伶人才能這樣做嗎?
5樓:暴走少女
啊!國家的興盛與衰敗的道理,雖說是天意,難道不是人為的緣故嗎?**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傳言晉王李克用臨死時,曾把三支箭交給莊宗,並對他說:「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與我結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歸附於梁。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恨。
給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心願。」
莊宗收下箭藏在宗廟裡,此後打仗時,就派**以少牢之禮祭祀於宗廟,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錦鍛織的袋子裡,揹著它衝殺在前,等打了勝仗,又把箭放回宗廟。
當莊宗用繩子捆著燕王父子,用木匣裝放著梁王君臣的頭顱,進宗廟,把箭交還先王,稟告報仇成功的訊息的時候,他意氣之盛,可以說是豪壯啊!等仇敵已滅,天下平定,乙個人在夜間呼喊,叛亂的人四方響應,莊宗慌張東逃。
還沒等見到敵人,官兵們就離散了,只剩下君臣互相瞧著,不知投奔**是好,以至於剪斷頭髮,對天發誓,眼淚沾濕了衣裳,這又是多麼衰敗啊!難道真是得天下難而失天下易嗎!還是推究他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都在於人為的緣故呢?
《尚書》說:「自滿招致損失,謙虛得到好處。」憂患與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享樂可喪失性命,這是很自然的道理。
所以當莊宗氣勢旺盛時,天下所有豪傑無人能同他對抗,等到衰敗時,幾十個伶人就可使他命喪國亡,為天下人所恥笑。
可見禍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積累而成的,聰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愛的人或事困擾,難道僅僅是伶人的事嗎?於是作《伶官傳》。
原文: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
《伶官傳序》的作者是誰
湛藍隕石的隕石 伶官傳序 的作者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選自其所作的 新五代史 伶官傳 是一篇史論。此文通過對五代時期的後唐盛衰過程的具體分析,推論出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和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的結論,說明國家興衰敗亡不由天命而取決於 人事 藉以告誡當時北宋王朝執政者要吸取歷史教...
翻譯一下新五代史 伶官傳序,新五代史伶官傳翻譯
譯文 莊宗喜歡滑稽戲,又通曉 能自己譜曲,直到現在汾州 晉州一帶,往往能聽到人們唱他譜寫的歌,所謂 莊宗親自譜寫 的曲子到處都能見到。他小名叫亞子,當時也有人叫他亞次。他還常常用戲子名字自稱,叫自己為李天下。從他繼承父業,到統一天下,常常和戲子在庭院排練遊戲,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權,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
《五代史伶官傳序》屬於哪個朝代的作品
遺愛紅塵 唐朝末年五代十國的作品 五代是樑唐晉漢周 所寫的是後唐莊宗李存勖時期的事 對方考慮看過 五代史伶官傳序 選自歐陽修所作 新五代史 伶官傳 是一篇史論。此文通過對五代時期的後唐盛衰過程的具體分析,推論出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和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的結論,說明國家興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