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路浩南
嫦娥一號星體為立方體,兩側各有乙個太陽帆板,最大跨度達18.1公尺,重2350千克,工作壽命一年。它將執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公尺的圓形極軌道上。
該衛星平台由結構分系統、熱控分系統、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推進分系統、資料管理分系統、測控數傳分系統、定向天線分系統和有效載荷等9個分系統組成。這些分系統各司其職、協同工作,保證月球探測任務的順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載荷用於完成對月球的科學探測和試驗,其它分系統則為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援、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證服務。
根據我國探月衛星工程的四大科學目標,在嫦娥一號上搭載了8種24臺件科學探測儀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測儀系統、γ射線譜儀、x射線譜儀、雷射高度計、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太陽風離子探測器、ccd立體相機、干涉成像光譜儀。
航天專家介紹,電性星的試驗主要是用於一些帶有電子效能的裝置的綜合測試,結構星的試驗主要是要考核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溫度控制設計的合理性。目前,這兩顆初樣星的結構製造已經完成,將在年底以前開始整星測試。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嫦娥一號」正樣衛星的研製。
據介紹,整個初樣測試階段持續到2023年6月份,隨後將進入衛星正樣星的研製階段。
為了保證完成月球探測工程任務,科研人員對承擔衛星發射任務的長三甲火箭進行了41項可靠性的設計工作,以提高其運載可靠性。
嫦娥一號是我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已於2023年10月24日18時05分(utc+8時)左右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公升空,整個「奔月」過程大概需要8-9天。預計衛星的總重量為2350千克左右,壽命大於1年。
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型別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
技術難點
1、軌道設計與飛行程式控制問題
2、衛星姿態控制的三向量控制問題
3、衛星環境適應性設計
4、遠距離測控與通訊問題
「嫦娥一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由衛星平台和有效載荷兩大部分組成。衛星平台利用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技術研製,科研人員對結構、推進、電源、測控和數傳等8個分系統進行了適應性修改。
有效載荷包括ccd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太陽宇宙射線監測器和低能粒子探測器等科學探測儀器。
「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於2023年10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公升空。衛星發射後,將用8天至9天時間完成調相軌道段、地月轉移軌道段和環月軌道段飛行,執行科學探測任務。它將完成四大科學任務,首要目的便是為月球「畫像」,也就是要通過各種手段獲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體影象。
此外,還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型別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間環境。
專家介紹,嫦娥一號衛星兩公尺見方,太陽翼後,最長可達18公尺,起飛重量為2350公斤,衛星需要10-12天可以飛到月球附近。嫦娥一號設計壽命為一年,執行任務後將不再返回地球。
準備探月計畫醞釀10年
我國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2023年就進行了探月活動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2023年完成了探月衛星的技術方案研究,
2023年完成了衛星關鍵技術研究,以後又開展了深化論證工作。
測試中國探月計畫第一顆衛星「嫦娥一號」的有效載荷正樣系統正在進行最後聯試,以確保科學探測裝置將來在太空正常工作。
「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的研製測試工作由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負責。有效載荷總指揮、中科院空間中心主任吳季16日在接受採訪時說:「在有效載荷正樣系統聯試的最後階段,各研製人員應繼續保持嚴慎細實的工作態度,按質量要求完成正樣聯試,確保有效載荷裝置順利交付和工程任務圓滿完成。
」衛星有效載荷因不同的航天任務而異,在現階段主要是進行科學探測的儀器和科學實驗的裝置。「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將包括微波探測儀分系統、空間環境探測分系統、有效載荷資料管理分系統等。
據了解,微波探測儀分系統將主要對月壤的厚度進行估計和評測,這是國際上首次採用被動微波遙感手段對月表進行探測。空間環境探測分系統由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等3臺裝置組成,將探測地月和近月的空間環境引數。
「嫦娥一號」於2023年發射,而後圍繞月球進行一年的探測。
中國的探月計畫經過長期準備、10年論證,於2023年1月正式立項,被稱作「嫦娥工程」。該工程目前主要集中在繞月探測、月球三維影像分析、月球有用元素和物質型別的全球含量與分布調查、月壤厚度探查以及地月空間環境探測。
發射「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後首先將被送入乙個地球同步橢圓軌道,這一軌道離地面最近距離為200公里,最遠為5.1萬公里,探月衛星將用16小時環繞此軌道一圈後,通過加速再進入乙個更大的橢圓軌道,距離地面最近距離為500公里,最遠為12.8萬公里,需要48小時才能環繞一圈。
此後,探測衛星不斷加速,開始「奔向」月球,大概經過114小時的飛行,在快要到達月球時,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減速。在被月球引力「俘獲」後,成為環月球衛星,最終在離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極月圓軌道繞月球飛行,開展拍攝三維影像等工作。
衛星奔月總共需時114個小時,距離地球接近38.44萬公里。而過去,中國發射的衛星距離地面一般都在3.58萬公里左右,二者幾乎相差了10倍。
2樓:匿名使用者
嫦(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4日,探測器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嫦娥一號星體為立方體,兩側各有乙個太陽帆板,最大跨度達18.1公尺,重2350千克,工作壽命一年。它將執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公尺的圓形極軌道上。
該衛星平台由結構分系統、熱控分系統、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推進分系統、資料管理分系統、測控數傳分系統、定向天線分系統和有效載荷等9個分系統組成。這些分系統各司其職、協同工作,保證月球探測任務的順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載荷用於完成對月球的科學探測和試驗,其它分系統則為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援、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證服務。
根據我國探月衛星工程的四大科學目標,在嫦娥一號上搭載了8種24臺件科學探測儀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測儀系統、γ射線譜儀、x射線譜儀、雷射高度計、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太陽風離子探測器、ccd立體相機、干涉成像光譜儀。
航天專家介紹,電性星的試驗主要是用於一些帶有電子效能的裝置的綜合測試,結構星的試驗主要是要考核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溫度控制設計的合理性。目前,這兩顆初樣星的結構製造已經完成,將在年底以前開始整星測試。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嫦娥一號」正樣衛星的研製。
據介紹,整個初樣測試階段持續到2023年6月份,隨後將進入衛星正樣星的研製階段。
為了保證完成月球探測工程任務,科研人員對承擔衛星發射任務的長三甲火箭進行了41項可靠性的設計工作,以提高其運載可靠性。
嫦娥一號是我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已於2023年10月24日18時05分(utc+8時)左右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公升空,整個「奔月」過程大概需要8-9天。預計衛星的總重量為2350千克左右,壽命大於1年。
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型別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
技術難點
1、軌道設計與飛行程式控制問題
2、衛星姿態控制的三向量控制問題
3、衛星環境適應性設計
4、遠距離測控與通訊問題「嫦娥一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由衛星平台和有效載荷兩大部分組成。衛星平台利用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技術研製,科研人員對結構、推進、電源、測控和數傳等8個分系統進行了適應性修改。
有效載荷包括ccd立體相機、成像光譜儀、太陽宇宙射線監測器和低能粒子探測器等科學探測儀器。
「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於2023年10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公升空。衛星發射後,將用8天至9天時間完成調相軌道段、地月轉移軌道段和環月軌道段飛行,執行科學探測任務。它將完成四大科學任務,首要目的便是為月球「畫像」,也就是要通過各種手段獲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體影象。
此外,還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型別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間環境。
專家介紹,嫦娥一號衛星兩公尺見方,太陽翼後,最長可達18公尺,起飛重量為2350公斤,衛星需要10-12天可以飛到月球附近。嫦娥一號設計壽命為一年,執行任務後將不再返回地球
3樓:匿名使用者
「嫦娥一號」(chang'e1)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在初樣研製階段,有電性星和結構星這兩顆初樣衛星承擔衛星測試工作。嫦娥一號平台以中國已成熟的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為基礎進行研製,星體尺寸為2000公釐×1720公釐×2200公釐,並充分繼承中國資源二號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等衛星的現有成熟技術和產品,進行適應性改造。
所謂適應性改造就是在繼承上的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技術。
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4日,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嫦娥一號的所有嫦娥一號的所有資料
所有的關於嫦娥一號的資料都在 我找了好久才收齊的,看看吧,你要的資料都在裡面參考資料 http hi.http clep.這是中國探月網,應該有你想要的所有資料吧 這可是 不能告訴你哦 嫦娥一號相關資料 嫦娥一號已定於2007年10月24日18時左右發射,目前燃料已加註完成,衛星跟火箭已經對接完畢。...
對於嫦娥一號發射成功的感想,嫦娥一號發射成功的意義
快樂的提問者 10月24日18時0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它的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重要一步,為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獻上了一份厚禮。10月24日人民網 月球近挨著地球,被視為地球的 行宮 ...
嫦娥一號奔月的意義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人和前蘇聯人分別開展探月方面的活動,兩個國家分別有太空飛行員登上了月球。在21世紀的新階段又興起了月球探測和繞月方面的熱潮,技術上也有新的進展,我們國家適應這種形勢的需要,也為了發展國家高科技技術形勢的需要,在21世紀初我們著手開始這項工程 另一方面,在當前我們國家的經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