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朝代名字像唐宋元明清這類是怎樣來的

2021-03-06 01:59:53 字數 5704 閱讀 1756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變更頻繁。每個朝代的建立者首要考慮的事情就是確立國號,也就是朝代的名稱。《史記·五帝本紀》載: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那國號都是按什麼來定的呢?據考證,大致有五種來歷:

①由部族或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②由建立者原有封號、爵位而來;③由建立者原始所在或政權統治區域而來;④由宗族關係繼承而來;⑤寓意吉祥而定。

現將各朝代國號的來歷說明如下:(缺南北朝及五代,歡迎予以補齊)

夏:據《史記》引帝王紀雲:「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

另據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認為,是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的。

商:相傳商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號。

其後裔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又以「殷」稱之,或者「殷商」並稱。

周:甲骨文中的周形似上面乙個田,下面乙個口,意為「田間種地的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

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之稱。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牧馬有功,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秦(今天水隴西縣秦亭,一說秦州清水縣谷名)。「秦」字指繁茂豐收的禾苗,或者一種戰馬食用的牧草。

後來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楚霸王項羽封劉邦為漢中王,後發展出與「天漢」(銀河)聯絡在一起的意思。以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改國號為「漢」。

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又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魏:漢獻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在魏郡治所鄴建宗廟,平定漢中後進爵「魏王」,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其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蜀:劉備為漢中山王劉勝之後,其國號「漢」意味著是東漢的延續,又因其佔據益州,俗稱蜀地,其政權歷史上也稱「蜀漢」。

吳:孫權佔據揚、荊、交,地處長江中下游一帶,春秋時的吳國就建於此,曹魏也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其位處江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發兵攻蜀後,魏帝以幷州等十郡封其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其子司炎繼承他的爵位,並逼令魏帝禪讓,自立為皇帝,國號稱「晉」,定都洛陽。

五胡亂華,晉室南渡,琅邪王司馬睿在建業重建晉朝,因其在洛陽東面,史分為「西晉」和「東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楊堅襲此封爵,奪為後立國號為「隨」,但其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北周八柱國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隋代周後,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後,李淵自稱「唐王」,後廢隋帝楊侑遂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後因其居於遼河上游之故,遂稱「遼」,「遼」字在契丹語是鑌鐵的意思。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紮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即位,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定都汴梁(今開封),靖康年間,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趙構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

西夏:拓拔思恭佔據夏州(今山西橫山縣),建國時便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側,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唸作「安出虎」。另據《遼史》記載,由於女真長期受制於契丹,故完顏阿骨打立國時,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的意思,以其鑌鐵雖堅終亦變壞,而金不變不壞,取「金」為國號,以示壓倒過「遼」。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為號,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明太祖朱元璋是繼承郭子興的元末起義軍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其首領韓山童自稱「明王」(其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

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便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充套件,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係,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至於改變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2樓:張成

根據朝代順序,如夏商周秦漢

請問用哪乙個字來當作朝代的名稱比較好???【例如古代的 唐宋元明清 這種朝代名稱 要好聽點的

3樓:云川

朝代名稱不是看好聽來的,都是有來歷的。比如李淵在隋朝時,是唐國公,所以叫唐朝。其他朝代也都是。

如果是寫**,你可以讓人物有個慢慢發達的過程,比如被封為雲王、雲侯,比喻他貢獻傑出、志向高潔等等,後來建國就稱雲朝。另外補充一下,任何乙個字你都可能會覺得不像朝代名,因為沒有叫慣,比如周、明、秦這些,如果不曾真有,我們都可能覺得不好聽。

4樓:嫻月

876362471

宮群主妃,也建交

5樓:匿名使用者

華朝,啟朝,順朝,齊朝,魏朝,吳朝,玄朝。

唐宋元明清朝代名稱是怎麼來的喲

6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變更頻繁。每個朝代的建立者首要考慮的事情就是確立國號,也就是朝代的名稱。《史記·五帝本紀》載: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那國號都是按什麼來定的呢?據考證,大致有五種來歷:

①由部族或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②由建立者原有封號、爵位而來;③由建立者原始所在或政權統治區域而來;④由宗族關係繼承而來;⑤寓意吉祥而定。

現將各朝代國號的來歷說明如下:(缺南北朝及五代,歡迎予以補齊)

夏:據《史記》引帝王紀雲:「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

另據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認為,是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的。

商:相傳商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號。

其後裔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又以「殷」稱之,或者「殷商」並稱。

周:甲骨文中的周形似上面乙個田,下面乙個口,意為「田間種地的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

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

古代朝代的順序, 什麼唐宋元明清之類的,要完整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王朝自此完。另,說一下,晉那時北邊好像是秦,和秦始皇建立的秦不一樣,是一「苻」姓少數民族建的國家;宋那時北邊是金國,西夏國,蒙古國。

ll說的勾踐那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事情;褒姒烽火戲諸侯是西周末代,但周幽王不是亡國君;陳圓圓是明末清初那會兒。

書的話《上下五千年》、《中國人史綱》,額,如果ll能看古文的話看看二十四史,雖然很多史事被隱藏,但大體也就那麼回事兒了,額,如果只想看故事的話看看野史,《世說新語》什麼的,挺有意思。女真努爾哈赤沒進關那會兒的看看《獨步天下》,是一**,但和有些史事蠻符合的。

如果想知道奇珍異獸什麼的,神話故事什麼的,看看《山海經》、《九問》什麼的。

電影我不知道什麼,但是電視劇集,《漢武大帝》這個絕對是個正經八百的歷史劇,《隋唐英雄傳》內容需要取捨,《昭君出塞》只需要知道昭君嫁的是呼韓耶單于就行,老的《三國演義》是應該看的。

再有,如果ll想短期內知道很多的話看看成語故事。

8樓:匿名使用者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二十四史》作為正史很不錯,可以買一些課外讀物如:《中國十大皇帝》《十大宦官》《十大公主》《十大將軍》《十大皇后》《十大美女》《十大名妓》系列叢書,裡面的人物都是具有鮮明性格色彩的人物,有關她們的歷史和故事也很值得了解。電視作品可以看一些拍得比較尊重歷史事實的電視劇集,如〈漢武大帝〉〈大漢天子〉〈勾踐滅吳》《新三國》〈貞觀長歌〉〈母儀天下〉〈孝莊秘史〉〈明末風雲〉〈少年天子〉〈康熙王朝〉等等很多經典影視作品,但這些都對你加強歷史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作品大了歷史事件還都是比較符合真實歷史的,但作為影視作品和業餘讀資也有些虛構和爭議的部門,這就需要你自己查證資料來自己判斷了。

9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堯舜禹相傳 。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

三分魏蜀吳 ,二晉前後沿 。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

推薦2本書,《二十四史》和《上下五千年》,看完對中國歷史有系統了解。

古代唐宋元明清皇帝的列表

10樓:心願誠帆

一、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皇帝列表如下:

二、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宋朝皇帝列表如下:

三、元朝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元朝皇帝列表如下:

四、明朝是乙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明朝皇帝列表如下:

五、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後乙個大一統封建王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清代從2023年至2023年共有十二位君主,這裡包括後金大汗和追尊未實際統治的君主。清朝皇帝列表如下:

擴充套件資料

唐宋元明清是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總稱,中國最後五個王朝。

唐朝聲譽遠及海外,與南亞、西亞和歐洲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唐朝文化相容幷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了開放的國際文化。

唐詩、科技、文化藝術極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宋朝歷十八帝三百二十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與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期間出現了宋明理學,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人不在少數。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時期。

元朝的疆域空前廣闊,北至北海、東到日本海,在澎湖列島設定巡檢司。元朝實行一省制,在**設中書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處理政務。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

商品經濟和海外**較繁榮,其整體生產力不如宋朝,期間出現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明朝是繼漢唐宋後又乙個強盛的中原王朝。明朝時期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發達、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

人口方面,《明實錄》所載明朝人口有7000餘萬,但許多學者認為實際上逾億,也有人指出明末人口接近兩億。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也是中國最後乙個封建帝制王朝。從努爾哈赤、皇太極逐步占領中國。然後歷經康雍乾三朝,發展到鼎峰。

這一時期君主**發展到頂峰。但是中後期由於政治僵化、文化**、閉關鎖國、思想停滯逐步落後於世界。

唐宋元明清前面還有什麼朝代唐宋元明清前面是哪些朝代?

唐宋元明清前面還有南北朝,晉朝,三國,漢朝,秦朝,周朝,商朝,夏朝等等。唐朝 618年 907年 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唐高祖李淵建立,定都長安 今西安 並且設東都洛陽,武周時期洛陽神都。還設有太原等陪都。627年,李世民登基後開創了 貞觀之治 唐高宗以後,武...

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門的特色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特點是什麼?

搞笑了吧?不分類太多了 說些最出名的吧 夏商周 夏桀 商紂 周文王 周武王 春秋戰國 孔丘 韓非 秦漢 秦始皇 項羽 漢武帝 曹操 三國魏晉南北朝 諸葛亮 隋唐 隋煬帝 唐太宗李世民 五代十國 略過 兩宋 岳飛 成吉思汗 元 忽必烈 明 朱元璋 魏忠賢 清 康熙 乾隆 李鴻章 近代 孫中山 ql34...

唐宋元明清唐之前是哪些朝代唐宋元明清前面是哪些朝代

華夏族 皇帝 4000多年前 堯 舜禹 夏朝 約西元前22世紀 西元前17世紀 商朝 約西元前17世紀初 西元前11世紀 周朝 約西元前11世紀 西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 西元前221 元前206年秦王 贏政 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