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公升明白,天涯共此時是誰的名句

2021-03-06 15:11:55 字數 4263 閱讀 3371

1樓:最棒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是(

唐代詩人張九齡)的名句

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原詩:《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寫景,對句由景入情。詩人用樸實而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畫面:一輪皎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公升起,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

正因明月深奧莫窺,遙遠難測,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他設想,遙隔天涯的遠人.此時可能也在對月相思吧。

詩中人不說自己望月思念對方,而是設想對方在望月思念自己。

2樓:匿名使用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賞析《望月懷遠》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及妻子而寫的。

古人對月,有著深厚的感情,聯想非常豐富。望月懷人,常常成為古詞中的題材,但像張九齡寫得如此幽清淡遠,深情綿邈,卻不多見。詩是通過主人公望月時思潮起伏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對遠方之人殷切懷念的情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寫景,對句由景入情。詩人用樸實而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畫面:一輪皎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公升起,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

正因明月深奧莫窺,遙遠難測,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他設想,遙隔天涯的遠人.此時可能也在對月相思吧。

詩中人不說自己望月思念對方,而是設想對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構思奇巧,含蘊有致,生動地反襯出詩寄託的深遠。詩著一「生」字,極為生動,這同張若虛「海上明月同潮生」詩句中的「生」字,有著同工異曲之妙。

「天涯共此時」句,是從謝莊《月賦》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這兩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構成雄渾闊大的意境。望月是實景,懷遠是設想,詩人巧妙地把寫景和抒情融合起來。

寫出彼此共對皓月之境,又蘊含懷遠之情,也留下聯想和想象的空間。首聯擒題,以下諸句便由此生髮開去。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說多情人怨恨著這漫漫的長夜,對月相思而徹夜不得入眠。這是對詩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現實,由望月而轉身就寢的矛盾心情的表述。這裡寫出多情人由懷遠而苦思,由苦思而難眠,由難眠而怨長夜的種種連鎖動作過程,也包含著有情人的主觀感**彩。

這一聲「怨遙夜」,包孕著多麼深沉的感情!

按律詩的要求,頷聯應是工整的對偶,但此詩卻採用流水對的格式,這固然說明唐代初期律詩尚無嚴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儲存著古詩的風貌,另方面此聯採用流水對的形式,跟首聯在內容上就顯得更為密切,蟬聯而下,自然流動,給人一種氣韻純厚之感。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二句,寫詩中人因遙思遠人,徹夜相思,滅燭之後,尤覺月華光滿可愛,於是披衣步出室外,獨自對月仰望凝思,不知過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濕了衣裳方覺醒過來。這是乙個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這一聯貌似寫賞月,實則寓寫懷遠幽思。

月的清輝,最易引入相思,詩人神思飛躍,幻想月光能成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與之相依為伴。詩人多想讓這種幻想成為現實!所以「滅燭」,正是為了追隨月光;「披衣」,則是為了同月華多停留些時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之意。

詩寫出月光的可愛,也寫出詩人寄意的深遠。這聯屬對工整,頓挫有致。句中的「憐」和「覺」兩個動詞用得好,使詩中人對遠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達,這是一種因望月而懷人,又因懷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寫法,它勾勒出乙個燭暗月明,更深露重。

人單思苦,望月懷遠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二句。寫因思念遠人不得相見,故面對月華情不自禁地產生把月贈送遠人的想法。晉人陸機擬古詩《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

」句,詩中的「不堪盈手贈」即由此化出。隨之而來便產生尋夢之想。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痴念。

但藉此更襯托出詩人思念遠人的深摯感情,使詩的懷遠更為具體、更有含蘊。詩便在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讀之尤覺韻味深長。

《望月懷遠》是月夜懷人之作,情深意永,細膩入微。全詩以「望」、「懷」著眼,把「月」和「遠」作為抒情物件。所以詩中處處不離明月,句句不離懷遠,把月寫得那麼柔情,把情寫得那麼沉著,把月寫得美麗。

望月念遠,相思難眠,夢中相逢,都是人世間常有的情景,詩人娓娓道來,親切感人。《增定評注唐詩正聲》引郭雲:「清渾不著,又不佻薄,較杜審言《望月》更有餘味。

」《唐詩刊選脈會通評林》雲:「通篇全以骨力勝,即『滅燭』、『光滿』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憐』字,便含下結意,可思不可言。

」這首詩表現的情意是沉著纏綿而不見感傷,語言是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這種風格對以後的孟浩然、王維等詩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3樓:小啊啊小童鞋

唐朝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海上公升明白,天涯共此時」是誰的名句

4樓:流氓留下

《望月懷遠》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不過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5樓:_純柚子

「海上公升明白,天涯共此時」是唐朝詩人張九齡的詩句。

原詩如下:

望月懷遠

唐代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注釋懷遠:懷念遠方的親人。

首二句: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公升起一輪明月,使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親友,此時此刻也該是望著同一輪明月。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說指親人。遙夜:長夜。怨遙夜:因離別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長。竟夕:終宵,即一整夜。

憐:愛。滋:

濕潤。憐光滿:愛惜滿屋的月光。

這裡的滅燭憐光滿,很顯然根據上下文,這應該是個月明的時候,應該在農曆十五左右。此時月光敞亮,就是在現在今天,熄掉油燈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當乙個人靜靜的在屋子裡面享受月光,就有種「憐」的感覺,這只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受而已,讀詩讀人,應該理解當時詩人的心理才能讀懂詩詞。

光滿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樣子,「滿」描寫了乙個狀態,應該是月光直射到屋內。

末兩句:月華雖好但是不能相贈,不如回入夢鄉覓取佳期。陸機《擬明月何皎皎》:

「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盈手:雙手捧滿之意。

盈:滿(指那種滿蕩蕩的充盈的狀態)。

6樓:陛下藥不能停

望月懷遠

唐代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7樓:這還真不容易

唐朝詩人張九齡的詩句。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⑴.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⑵.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⑶.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⑷.

海上公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是誰的名句

8樓:匿名使用者

《望月懷古》 唐代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茫茫的海上公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望月懷遠》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及妻子而寫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你所提問的這兩句古詩是出自於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是首句內容,而這首詩的全部內容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諡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

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是什麼節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寫的是什麼節日

也也也是你 中秋節。全詩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望月懷遠 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開頭緊扣題目,首句寫 望月 次句寫 懷遠 接著直抒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五 六句承接 三 四句,具體描繪了徹夜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什麼意思

一兩清歡一壺酒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寫景,對句由景入情。詩人用樸實而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畫面 一輪皎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升起,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奧莫窺,遙遠難測,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他設想,遙隔天涯的遠人.此時可能也在對月相思吧。詩中人不說...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含義

茫茫的海上公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原詩 出自唐代張九齡的 望月懷遠 望月懷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譯文茫茫的海上公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