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能姓位列我國《百家姓》第286位。
一、姓氏源流
能(nài)姓源純正,源出有一:
出自春秋時期的楚國王族熊姓。周成王的時候,有乙個大臣叫熊繹的,因為有功,以子男爵受封,這就是楚國的開始。熊繹的兒子名叫熊摯,本來應該被立為楚國的君主,但是由於他有殘疾,不能立為王,於是就把他封在夔(今天的湖北省姊歸縣東),為附庸國,稱為夔子。
魯僖公二十六年,楚國以夔國不祭祀祖先為理由,滅掉了夔國。這一國的人本來姓熊姓,為了避免被株連,於是去掉四點,改為能姓。
得姓始祖:熊摯(見上)。
二、遷徙分布
(缺)能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周朝時候,朝廷裡有乙個大臣叫作熊繹被分封到楚地為王,建立了楚國。熊繹有乙個兒子叫作熊摯,因為有殘疾,不能繼承楚國的王位。
後來楚國的王族把熊摯封到夔地去,讓他在那裡建立了夔國。但是楚國宮廷對熊摯還是不放心,認為留著他遲早是乙個禍患,就決心除掉熊摯。這以後,熊摯的後代為了避難,就將姓氏改為能,並世代相傳,成為今天能姓的起源。
能姓德望族居住在太原(今天的山西省太原)。
三、歷史名人
能 監:明代良臣,博學多聞,官始興縣令,有政績。
能 圖:清朝滿洲正紅旗人。順治帝的時候任內院筆貼式,翻譯遼、金、元三史書。累官左副都御使,加太子少保。名聲與史書都流芳千古。
能元皓:唐朝柳城人。是安祿山大將的部下,是一名武將。
雖然識字不多,但是勇猛善戰,善用兵。安祿山造反,自稱為武皇帝以後,公升遷能元皓為淄青節度使。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死安祿山,自立為帝以後,能元皓見大事以去,於是在大唐兵到來的時候,安慶緒跑到鄴城求救於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能元皓率部將歸降。
乾元二年,史思明殺死安慶緒,在范陽稱燕帝,並再度攻下洛陽。兩年以後,史思明被他的兒子史朝義殺害。廣德元年,史朝義在唐軍的追殺中自殺。
從此結束了歷經八年的安史之亂。
能自宣:宋代名人,醫術高超,當時人稱他為「國手」。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太原郡:戰國時期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一帶。
華陰縣:本來是春秋時的晉地。漢高帝八年改名為華陰縣,因為在太華山的北面,所以叫這個名字。故城在今天的陝西省華陰縣東南。
2、堂號
淄青堂:唐朝的時候,能元皓為淄青的節度使。他開始的時候屬於安祿山,後來安祿山反,歸唐。
【能姓宗祠通用對聯】
〖能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源自夔國;
望出太原。
——佚名撰能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能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
一、姓氏源流》和《
四、郡望堂號》介紹)
醫稱國手;
邑有政聲。
——佚名撰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名醫能自宣,醫術高超,當時人稱他為「國手」。下聯典指明代人能鑑,博學多聞,官始興縣令,有政績。
〖能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清代副都御史;
唐朝節度將軍。
——佚名撰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太子少保能圖,順治間任內院筆貼式,譯遼、金、元三史書成。累遷左副都御史。下聯典指唐代淄青節度使能元皓,原為安祿山部將,「安史之亂」後,歸唐。
〖能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奮南城以登高第;
尹京兆而著賢聲。
——佚名撰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能自宣為一代名醫。下聯典指明·能鑑官始興令,有政聲。
〖能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惠政及人,共頌花縣品;
洪功濟世,鹹仰杏林春。
——佚名撰能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良吏能鑑事典。下聯典指宋代名醫能自宣事典。
2樓:匿名使用者
大[大,讀音作dā(ㄉㄚ),亦可讀古音為dū(ㄉㄨ),但不可讀作dà(ㄉㄚˋ)]
一.姓氏淵源:
第乙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上古炎帝後裔,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庭氏的炎帝傳政八代,其後裔有遷徙至中國北部地區者,逐漸與當地土著融合,他們取祖先炎帝的稱號「大庭」為姓氏,後將複姓「大庭」省文簡化為單姓「大」,形成了大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風姓,出自太昊伏羲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
太昊伏羲氏之後裔有諸多以大字領頭的複姓,如大騩氏、大隗氏、大嵬氏、大庭氏、大野氏、大陸氏、大心氏、大叔氏、大敦氏、大巢氏、大業氏、大戴氏、大連氏、大廉氏、大費氏、大理氏、大效氏、大利稽氏、大戎氏、大季氏、大繇氏、大姬氏、大敖氏、大康氏等,約有二十四個之多,後有人省文簡化為單姓「大」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女真族,出自古渤海國粟末靺鞨族大庭氏之後,屬於以先祖名號稱謂為氏。
在古代渤海國舍利女真語中,「大」就是泉水的意思,讀音作dā,在女真語中用來尊稱長輩,在後來的滿族索倫語中則讀為dū音。古渤海國後被契丹族的遼國滅掉,其國王族貴冑以先王姓氏為傳。
另外,清朝滿洲姓氏中有赫舍黎克特制,其後人有改漢字單姓為大氏。今山東省壽光縣有個村落名大家窪,其中的大氏族人或為炎帝後裔或為滿洲族人。少數朝鮮族大姓是以朝語發音注漢字,與我大姓不同。
得姓始祖:炎帝、大祚榮。
二.歷史名人:
大撻不野:(生卒年待考),女真族,完顏宗幹皇妃大氏之父;渤海人(今黑龍江哈爾濱阿什河)。著名金國將領、重臣。
三 皇帝國君
乞乞仲象:(公元?~?
年),靺鞨族(女真族);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典國之主,渤海世祖烈王(追封),在位時間從公元?~?
年為期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祚榮:(公元?~719年),靺鞨族(女真族),乞乞仲象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開國之主,渤海太祖高王,在位時間從公元699~719年為期二十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武藝:(公元?~737年),靺鞨族(女真族),大祚榮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二代國主,渤海光宗武王,在位時間從公元719~737年為期十八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欽茂:(公元?~794年),靺鞨族(女真族),大武藝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三代國主,渤海世宗文王,在位時間從公元737~794年為期五十七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元義:(公元?~794年),靺鞨族(女真族),大欽茂族弟;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國主,渤海廢王,在位時間從公元794~794年為期僅數月,終年歲數待考。
大華璵:(公元?~794年),靺鞨族(女真族),大欽茂之孫;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五代國主,渤海仁宗成王,在位時間從公元794~794年為期數月,終年歲數待考。
大嵩璘:(公元?~809年),靺鞨族(女真族),大欽茂之孫;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六代國主,渤海穆宗康王,在位時間從公元794~809年為期十五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元瑜:(公元?~812年),靺鞨族(女真族),大嵩璘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七代國主,渤海毅宗定王,在位時間從公元809~812年為期三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言義:(公元?~819年),靺鞨族(女真族),大嵩璘之子,大元瑜之弟;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八代國主,渤海康宗僖王,在位時間從公元812~818年為期七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明忠:(公元?~819年),靺鞨族(女真族),大嵩璘之子;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九代國主,渤海哲宗簡王,在位時間從公元818~818年為期半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仁秀:(公元?~830年),靺鞨族(女真族),大祚榮之弟大野勃之四世孫;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十代國主,渤海聖宗宣王,在位時間從公元818~830年為期十二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彝震:(公元?~857年),靺鞨族(女真族),大仁秀之孫;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十一代國主,渤海莊宗和王,在位時間從公元830~857年為期二十八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玄錫:(公元?~893年),靺鞨族(女真族),大仁秀之孫;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十三代國主,渤海明宗景王,在位時間從公元871~893年為期二十三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瑋瑎:(公元?~906年),靺鞨族(女真族);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
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第十四代國主,渤海明宗景王,在位時間從公元893~906年為期十三年,終年歲數待考。
大諲撰:(生卒年待考),靺鞨族(女真族);渤海人(今吉林敦化敖東城)。著名唐朝時期渤海王國末代國主,渤海哀王,在位時間從公元906~926年為期二十年,終年歲數待考。
3樓:小胖子不愛洗澡
百家姓中沒有招姓。
招姓屬小姓氏,在百家姓難尋找。據說除珠江三角洲、湛江地區及山東部分地區聚居較多之外,別處分布較少。從有關資料及書籍查考,最早出現記錄有招姓於西元前634年。
有關招氏起源,據《中國姓氏大全》所記有以下文字:「招,較罕見姓。分布較廣。
「招姓**有兩支,除了晉國步招後裔外,更重要的一支相傳是出自春秋時陳國,由陳侯的弟弟招而來。招因捲入一場內亂被放逐到越國,從此在當地居住下來,他的後代便以他的名字為姓。
擴充套件資料
招姓名人:
1,招父
春秋時術士,漢代大鴻臚招猛等。當代招姓在廣東、海南、廣西、湖北、山西,江蘇,雲南(玉溪)等省區及漢、傣、蒙古、朝鮮等民族中均有所見。
2,招猛
漢,南海人,元初中官大鴻臚,善於其職,四夷重譯,凡至容臺肆儀行事,猛舉詔示之,悉愜其情。
4樓:匿名使用者
《百家姓》沒有姓晚的。
《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晚姓是漢族稀有姓氏,具體**不詳,主要分布於北京、台灣台北、雲南鎮雲、遼寧瀋陽、成都等地,但人數不多。晚姓家族家譜上記載晚姓最早源自春秋戰國時期。
5樓:庾含巧莘笑
【姓氏源流】姓[xing]姓起源有二:
①源於春秋時蔡國。春秋蔡國公爵後裔有人名公孫姓,其後世子孫以祖名為姓,稱姓氏。
②源於戰國,因無姓而自定為姓氏。戰國時,社會地位低下,或因犯罪被家族除名的,有的自定為姓氏。
始祖:公孫姓。
【遷徙分布】 姓姓早期主要生活在河南上蔡一帶,漢唐之際向東發展,在山東形成郡姓望族,以臨淄郡為郡望。如今在浙江上虞、山西大同、河北蔚縣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姓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郡望堂號】 ①、郡望
臨淄郡 秦置,漢改為齊郡,相當於今山東濟南、臨淄一帶。
②、堂號
臨淄堂。
【歷史名人】 姓姓名人主要有漢大工商業主姓偉;宋官吏姓益恭;明貢士姓秉恭等。
百家姓有姓要的嗎,百家姓裡有「姓」淺的嗎
有,拼音y o。要姓最遠追溯到春秋時期要離,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春秋末年,吳國有個刺客叫要離。相傳他由伍子胥推薦給吳國國君,謀刺住在衛國的吳公子慶忌。要離請吳王砍斷他的右手,殺掉他的妻子兒女,假裝和吳王有仇而跑出國境。他到衛國之後,又假意向慶忌說了些如何攻滅吳國的辦法,為的是能得到慶忌信任。後來他...
百家姓有姓「雄」的嗎,百家姓裡有「姓」淺的嗎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曹嚴華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柏水竇章雲蘇潘葛奚範彭郎 魯韋昌馬苗鳳花方俞任袁柳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雷賀倪湯滕殷羅畢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皮卞齊康伍餘元卜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姚邵湛汪祁毛禹狄公尺貝明臧 計伏成戴談宋茅龐熊紀舒屈項祝董梁 杜阮藍閔席季麻強賈路婁危江...
百家姓裡有姓刁的嗎,百家姓裡有姓刁的嗎?
百家姓 第一佰四十八位 刁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範彭郎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 伍餘元卜 顧孟平黃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公尺貝明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