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根本原則本質屬性基本要求

2021-03-07 07:22:33 字數 5547 閱讀 3729

1樓:朱

1、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特別是發展先進生產力。

確立這一任務的主要依據是:第一,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只有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的產生,社會主義從乙個階段到另乙個階段的推進,以至於共產主義的實現,都離不開生產力的發展。因此,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第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

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和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終結果。只有不斷地發展生產率才能實現這個必然要求和最終結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第三,大力發展生產力是顯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並為將來向共產主義過渡奠定必備的物質條件。

一種社會制度是否先進和具有優越性,從根本上說,就是看其能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出比先前的經濟制度更高的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

2、根本原則是共同富裕。

***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和根本目的,是社會主義最本質的規定,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條件和要求。報告強調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必須牢牢地把握八項基本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3、本質屬性是社會和諧。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是我們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也是這次全會立論的重要理論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逐步深入、逐漸清晰、不斷深化。今天,我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國社會的基本矛盾是非對抗的,決定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決定了我們黨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過和平的、漸進的方法,通過有領導、有步驟、有秩序的調整和改革,解決各種社會矛盾,決定了社會和諧是我國社會矛盾存在和解決過程的基本形態,也就是說,我國社會在本質上是和諧的。但是,這種和諧並不會自然而然地實現,需要進行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

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沒有矛盾,人類社會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的,這就要求我們科學分析影響我國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社會和諧,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覺追求的價值目標,又是持續推進、不斷實現的歷史過程。 按照社會和諧這一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決定》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兼顧了「大社會」和「小社會」兩個方面。

作為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我們所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整體和諧的社會,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價值目標與創造性實踐相統一的漸進的歷史過程,需要貫穿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整個歷史過程,體現到黨和國家的一切重大決策、改革舉措和全部工作之中。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現實課題,我們所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要著眼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社會建設,旨在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積極化解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矛盾,努力形成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實踐中,既要放眼「大社會」,從「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視野和戰略高度來認識、來思考、來謀劃,始終按照有利於促進和實現社會和諧來統籌考慮我們的戰略規劃、決策措施和工作部署;又要著眼「小社會」,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

4、基本要求是科學發展、社會和諧。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這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需要。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分別提出了「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和「科學發展觀」的發展理念,實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在新的形勢下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

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通過科學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促進社會和諧,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為科學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

它們不僅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而且也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

2樓:久久

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共同富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促進社會和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落實。

3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人民普遍受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

公有制佔主體,達到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根本原則

為什麼說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4樓:空閒的迷茫者

生產力標準是唯物史觀的根本原則,也是其優於唯心史觀的首要標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地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實現人民幸福、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質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科學發展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和發展的關鍵是抓住了經濟建設的中心,一以貫之地把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當作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中國共產黨將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融入到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解中、黨的先進性建設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中,充分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求、帶來了人民群眾的富足、促進了人民群眾的「人生出彩」。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充分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中國共產黨通過大力發展生產力,充分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更好。

5樓:東崑崙時代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沒有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也就不會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更沒有共同富裕和充分滿足人的物質文化需求。***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最根本的是要發展社會生產力,這個問題我們長期以來沒有解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最終要體現在生產力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上。

公有制的成功經驗就在於,它始終按照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把解放生產力放在第一位,做到「三個有利於」。

這是一條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情況的新路子。它既反映了社會主義根本原則,又符合市場經濟客觀規律,值得進一步深入**。

解放生產力與發展生產力是兩個不同而又有著內在聯絡的範疇,是兩種有區別的實踐活動。前者所指的物件是束縛生產力的各種社會條件和社會結構,解決人與人的關係;後者直接指的物件是生產力本質,解決人和自然的關係。

具體來說,解放生產力的內涵是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係,通過這種調整來改善勞動者和勞動工具、勞動物件間的組合,消除「三結合」之間的人為阻礙。這就是改革。通過改革,勞動者的積極性發揮出來了,但並不等於生產力的各種問題就自動地得到解決了。

因為,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有乙個「實踐——認識——再實踐」的過程,解放生產力必須與發展生產力相結合才行。***多次強調: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使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獲得解放,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後,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過去只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完全。

在當今中國面臨的若干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中,最突出的是什麼?就是社會生產力水平不高,人民群眾有著迫切要求改變這種現狀的強烈願望;也就是說,現在我國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就是中國最大的實際。

而生產力為什麼落後?

原因就在於束縛、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因素(如體制上的、科學技術上的、人們素質上的等等)仍然存在。我們的任務,是要從這個實際出發,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從而解決面臨的主要矛盾,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同時,要鼓勵、支援廣大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

「發展才是硬道理」。當今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已經發生了深 刻的變化,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周邊國家與地區經濟的高速增長形成咄咄逼人之勢。中國面對著空前的機遇,也面對著嚴峻的挑戰。

世界在走向中國,中國也在走向世界,但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是顯著的。由於冷戰結束後,世界競爭的焦點完全轉到綜合國力的較量上,而綜合國力的核心又是技術和人才,所以各國都在科學技術、教育上下大力氣。

例如,歐美日關於「資訊高速公路」建設已在踏踏實實地推進,而且競相推陳出新。因為在資訊時代,沒有「高速公路」就沒有任何競爭力。美國早在2023年就提出要在10 —15年內在全美實現「資訊高速公路」規劃;日本**也決定建立全國超高速資訊網;歐洲的「資訊高速公路」也提到議事日程。

這種數位化大容量光纖通訊網路的建立,必將帶來一場廣泛深刻的經濟社會革命,帶來人類生存質量的大提高。

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體制和管理上的不適應和落後,這是執行機制或動力問題;二是如何依靠科學技術、教育來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問題。這兩個問題解決好了,不知要釋放出多大能量的生產力,並且能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得到發展。

不論乙個國家或地區,或者小到乙個村鎮或企業的發展,都充分證明了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手段。我們從萬豐的成功經驗中,特別是從共有制的理論核心中,所看到的也正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和日本,可以說是另外兩個這方面的例子。戰爭可以說使其經濟、社會到了災難性境地,但這兩個國家都進行了改革(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改革、日本的民主改革);同時依靠一支戰爭無法摧毀的工人階級和科學技術,很快就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大國。這就是說,在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體制下,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的勞動大軍,一旦與先進的勞動工具相結合,就能夠促進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選擇b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句話道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改革的方向,我們太窮了,太落後了,老實說對不起人民。我們現在必須發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幾十年來改革開放的實踐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踐行。幾十年來我們黨一切奮鬥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實現好 維護好 發展好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目標」和「根本目標」是什麼

1.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目標是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來的,民族的 科學的 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心的距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是建設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依法治國歸根到底是為了維護人民的利益。 天啟星辰 我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讓所有的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的感覺。 賺百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夲目的是懲制一切違害國家建設違害人民利益,阻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