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曉秋槓槓
1、【東漢張衡】,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詩人、漢朝**,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另外,歷史中的三國、隋朝時期,以及現代都有與張衡同名的人物。
2、【三國張衡】 (?—179)道教第二代天師。字靈真,漢永壽二年(156年)襲教。
《三國志·張魯本傳》雲:「陵死,子衡行其道」。《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以下簡稱仙鑑)說:
衡少博學,隱居不仕,有大名於天下。精修至道,不與世接。時皇帝聞其有道,欲徵為黃門侍郎,辭而不就。
襲教後,居陽平山(今四川彭縣)以經籙教授**,克彰正一之道。言約理明,聞者有感。光和二年(179)正月以祖傳印劍付子魯,與妻盧氏得道於陽平山。
囑子魯曰:汝祖以天地為心,生靈為念,誠敬忠孝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誠無以得道,非敬無以立德,非忠無以事國,非孝無以事親(見《漢天師世家》)。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贈「正一嗣師太清演教妙道真君」。道教稱嗣師。
3、【隋代張衡】,字建平,隋代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人。其祖父張嶷為西魏河陽太守,父親張光為北周萬州刺史。衡最初仕周,隋初,拜司門侍郎。
性謹慎而圓滑,有憂國一面。開皇年間率兵鎮壓熙州李英林起義。協助楊廣登基。
煬帝時拜御史大夫,恩寵無比。諫煬帝擴汾陽宮遭貶,後被賜死。
通常說的張衡是指的東漢的。
2樓:楓林火山
【一、天文學家】
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誕生於南陽郡西鄂縣石橋鎮乙個破落的官僚家庭(今河南省南陽市城北五十里石橋鎮)。祖父張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漁陽太守。
張衡幼年時候,家境已經衰落,有時還要靠親友的接濟。正是這種貧困的生活使他能夠接觸到社會下層的勞動群眾和一些生產、生活實際,從而給他後來的科學創造事業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係。
張衡[1]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乙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
20世紀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後世稱張衡為木聖(科聖)。
〖二、歷史人物(三國)〗
張衡 (?—179)道教第二代天師。字靈真,漢永壽二年(156年)襲教。
《三國志·張魯本傳》雲:「陵死,子衡行其道」。《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以下簡稱仙鑑)說:
衡少博學,隱居不仕,有大名於天下。精修至道,不與世接。時皇帝聞其有道,欲徵為黃門侍郎,辭而不就。
襲教後,居陽平山(今四川彭縣)以經籙教授**,克彰正一之道。言約理明,聞者有感。光和二年(179)正月以祖傳印劍付子魯,與妻盧氏得道於陽平山。
囑子魯曰:汝祖以天地為心,生靈為念,誠敬忠孝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誠無以得道,非敬無以立德,非忠無以事國,非孝無以事親(見《漢天師世家》)。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贈「正一嗣師太清演教妙道真君」。道教稱嗣師。
[編輯本段]【
三、歷史人物(隋朝)】
張衡,字建平,隋代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人。其祖父張嶷為西魏河陽太守,父親張光為北周萬州刺史。衡最初仕周,隋初,拜司門侍郎。
性謹慎而圓滑,有憂國一面。開皇年間率兵鎮壓熙州李英林起義。協助楊廣登基。
煬帝時拜御史大夫,恩寵無比。諫煬帝擴汾陽宮遭貶,後被賜死。
3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的··天文 地理學家··地動儀
科學解釋月食第一人
張衡的貢獻有哪些?
4樓:十年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係。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
20世紀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後世稱張衡為木聖(科聖)。
張衡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南陽)人。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
天文學、機械技術、**學 相$#緣
5樓:手機使用者
張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學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學、**學、機械技術、數學乃至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有兩項最重要的工作——著《靈憲》,作渾天儀。
此外,在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靈憲》是張衡有關天文學的一篇代表作,全面體現了張衡在天文學上的成就和發展。原文被《後漢書·天文志》劉昭注所徵引而傳世。
文中介紹的天文學要點如下: (1)宇宙的起源。《靈憲》認為,宇宙最初是一派無形無色的陰的精氣,幽清寂寞。
這是乙個很長的階段,稱為「溟滓」。這一階段乃是道之根。從道根產生道幹,氣也有了顏色。
但是,「渾沌不分」,看不出任何形狀,也量不出它的運動速度。這種氣叫做「太素」。這又是個很長的階段,稱為「龐鴻」。
有了道幹以後,開始產生物體。這時,「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地配合,產生萬物。
這一階段叫做「太玄」,也就是道之實。《靈憲》把宇宙演化三階段稱之為道根、道幹、道實。在解釋有渾沌不分的太素氣時引了《道德經》裡的話: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這些都說明了《靈憲》的宇宙起源思想,其淵源是老子的道家哲學。《靈憲》的宇宙起源學說和《淮南子·天文訓》的思想十分相像,不過《淮南子》認為在氣分清濁之後「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
天上地下,這是蓋天說。而《靈憲》主張清氣所成的天在外,濁氣所成的地在內,這是渾天說。 總之,張衡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的思想傳統認為宇宙並非生來就是如此,而是有個產生和演化的過程。
張衡所代表的思想傳統與西方古代認為宇宙結構亙古不變的思想傳統大異其趣,卻和現代宇宙演化學說的精神有所相通。 (2)關於宇宙的無限性。戰國時代的《尸子》定義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宇就是空間,宙就是時間。中國的傳統思想是把空間和時間聯絡在一起的。這一點也和西方古代把二者看成是兩個互相割裂的概念大不相同。
但是,中國和西方一樣,在二者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問題上歷來也有爭論。《莊子》一書中就有宇宙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說法。而西漢末年的揚雄卻認為「闔天為宇,闢宇為宙」,在空間上是有限的,在時間上是有起點的。
張衡雖然長期研究揚雄的《太玄經》,並受到揚雄較深的影響,但在宇宙的無限性上卻不願遵循揚雄。《靈憲》認為人目所見的天地是大小有限的,但是,超出這個範圍,人們就「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
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宇宙在空間上沒有邊界,在時間上沒有起點。揚雄的思想和目前天文學界最負盛名的大**宇宙學說在終極本質上是相通的。
而張衡的結論卻和當代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相合。看來,宇宙有限無限的問題還得長期爭論下去。 (3)關於天地的結構。
《靈憲》把天描述成是恆星所在的地方,它是乙個偏心率極小的橢球:「八極之維,徑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北則短減千里,東西則增廣千里。
通而度之,則是渾已。」天上有乙個北極,樞星正好在這個位置上。日、月、五星都繞它旋轉。
天還有個南極,是在地底下,人不可見。人目所見的地表面是平的,正在天的**,「自地至天,半於八極;則地之深亦如之」。可見,張衡心目中的地是個半球。
在地面上來說,如以8尺高的表在同一天正午測量日影長度,則南北相距千里的兩個地點所量得的表影長度相差1寸。 為什麼把天地要設想成是個橢球結構?我們已無法了解,或許,一種可能是囿於傳統。
早在《呂氏春秋·有始覽》中就提到:「凡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東西比南北長了二千里。《淮南子·墜形訓》中也引了這兩個數值。
可見古人大概相當相信天、地的東西要比南北來得長。 地平說和「表影千里差1寸」的理論,過去人們曾以為是蓋天說的內容。但若據此即認為《靈憲》的天地結構模形是蓋天說,那就不當了。
渾天模型和蓋天模型最主要的不同在於:渾天的天是球狀的,天可以轉到地下去。天不僅有出於地上的北極,還有隱於地下的南極。
蓋天的天則或像乙個蓋子籠罩著平地(近人稱之為第一次蓋天說),或者和地構成二片平行的曲面(近人稱之為第二次蓋天說)。總之,天永遠在地之上。天只有北極而不可能有南極。
因此,從對天的結構認識來看,《靈憲》只能劃入渾天說而不能視之為蓋天說。關於地的問題,必須指出,歷史上的渾蓋之爭,主要在於天而不在於地。直到唐代一行徹底否定了日影千里差1寸的舊說之前,水平大地的觀念還一直存在於渾天說中。
就是在一行之後,直到西方天文學傳入之前,我國仍然未能建立起明確的球形大地的數理模型。反倒是《靈憲》中的那種「天圓地平」說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4)關於日、月的角直徑。
《靈憲》記載,日、月角直徑為整個天周的「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化成現代通用角度單位即為29′21″,[根據錢寶琮的研究,認為《靈憲》的「(日、月)其徑當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地廣二百四十二分之一」當校改為「(日、月)其徑當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廣二百三十二分之一」。如此則日、月的角直徑當為 29′35.
3″]。這和近代天文測量所得的日和月的平均角直徑值31′59″和31′5″相比,誤差都只有2′左右。以二千年前的觀測條件而論,張衡測值可謂精確。
在張衡之前的《周髀算經》中也介紹過乙個觀測:用一根8尺高的竿子垂直立於地面,每當太陽過子午線時量竿影長度。當影長正為6尺時,用一根8尺長、孔徑1寸的竹管**太陽。
《周髀算經》認為此時太陽視圓面正好充滿竹管。由此,《周髀算經》按照「千里差1寸」的比例關係,求得此時太陽距人目為10萬里,進而求得太陽的線直徑為1250裡。由於「千里差1寸」等基本出發點都是錯誤的,因而《周髀算經》所得極為荒謬(太陽的線直徑實際為139.
1萬公里)。就觀測本身而論,《周髀算經》的結果也是相當粗疏的。按竹管長8尺,孔徑1寸計算,太陽角直徑為42′58″。
誤差比《靈憲》所載大多了。
天蠍座的女生有多恐怖?具體都在哪些方面
極度沒有安全感,很叛逆。報復心很強,一旦不愛了絕不會回頭 天蠍座女生相對其他星座是比較恐怖的,她們以心狠手辣俗稱,特別是遇到情敵的時候回耍盡一切手段,不過平常她們偽裝的很好,看上去他們表面上是很厚道的,但是她們心機很深,也因為這樣,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回想的比別人多一些,她們在耍手段的時候非常毒辣,但...
與以前相比宋朝的市發展在哪些方面有突破
汝晗玥 封建城市經濟發展到北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都是住宅區與商業區嚴格分開,即 市 坊 嚴格分開。北宋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越來越多的人聚居到城市,徹底打破了 市 坊 的界線,市 坊 之間的牆壁也都拆除了。商人開店可以隨處選擇地點。如當時最繁華的城市 首都東京,市內手工業作坊...
通過學校教育,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有變化
日記 辦作文報 閱讀書寫等。通過這些方式和手段豐富學生表象,指導寫作方法,讓學生在快樂中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進行學校教育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會有哪些幫助?會讓孩子學會很多的個人技能,以及各種知識,還有良好的品德,變得更有人格魅力,變得開朗,等等,所以說讓孩子去上學很重要。會讓學生優秀,會讓學生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