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唐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五。
尋根溯源
1、出自祁姓。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帝堯之子丹朱被舜封為唐侯,後其國被周成王所滅,子孫有以國為氏者,此為陝西唐姓。又周昭王時,為奉唐堯之祭祀,封丹朱裔孫在魯縣(今河南魯山縣)為唐侯,後被楚所滅,子孫以唐為氏,此為豫魯(今屬河南、山東間地)唐姓。
2、出自姬姓。據《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載,周成王封唐國給唐叔虞,叔虞子孫中有以國為氏者,此為山西唐姓。又有春秋時,楚地(今屬湖北)有一支姬姓唐諸侯國,被楚所滅後,子孫以唐為氏,此為湖北唐姓。
3、其他源流。據《後漢書•南蠻傳》所載,漢代時南蠻白狼王為唐姓;據《三國志•郭淮傳》所載,隴西(今屬甘肅)羌族中有唐姓者;據《元史•唐仁祖傳》所載,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孫以唐為姓。另外,滿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瑤、苗、蒙古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得姓始祖
唐堯。唐堯姓伊祁,名放勳,堯是他的諡號。他最初被封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後,又立國號唐,所以稱為唐堯。
唐堯是傳說中的聖明天子,被後人尊為「良師帝範」、「文明始祖」。據說,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後來禪位給舜。他死後,帝舜又封他的子孫為唐侯。
唐國經歷夏商兩代,周初被周公滅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後人為杜伯(把唐公及其後人遷於杜城,降爵為伯),稱為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者,此為陝西唐姓。
繁衍播遷
唐姓發源地當有四處:陝西、山西、豫魯(今河南、山東間地)、湖北。上述陝西、山西、豫魯三地在發展中成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帶,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
秦漢時,唐姓分布於江蘇、江西、四川、廣東、安徽、浙江、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據載,戰國時魏國人唐雎之孫唐厲遷於沛國(今屬江蘇),唐厲四世孫唐都任臨邛(今屬四川)令,唐都之孫唐林被封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穎川(今屬河南),唐蔚之三世孫唐帽任會稽(今屬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陽(今安徽當塗縣東北)太守。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盪不安,北方戰火連天,唐姓人隨著南遷隊伍,更廣泛地分布於南方各地。
此時,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孫吳政權中的尚書僕射一職,唐固三世裔孫唐彬任晉鎮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涼州(今屬甘肅)刺史張軌之女,遂把家安到涼州,唐熙之子唐鄆任前涼凌江將軍,從涼州遷居晉昌(山西定襄縣西北),後發展成為唐姓歷史上最大郡望。唐鄆之曾孫唐瑤任西涼晉昌太守、永興侯,唐瑤之孫唐褒任后魏華州刺史、唐純任后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涼州太守。隋唐時期,隨著河南固始人陳元光開漳入閩,唐姓人有加入者。
唐雎一支有唐瑤的七世孫唐休王景任職宰相。宋元時又有唐姓人遷居南方,由北方發展而來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於南方了。明清時,又有唐姓人移居台灣,遠徙海外的。
至此,唐姓足跡遍布中國大地。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貴州、山東、安徽、廣西等省區居多,上述六省唐姓約佔全國漢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堂號
唐姓郡望主要有四個:
1、晉昌郡,治所在長樂(今陝西石泉縣);
2、北海郡,治所在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
3、魯國郡,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
4、晉陽郡,治所在今太原市西南。
堂號:「晉陽」、「晉昌」、「北海」。自立堂號有:「思本」、「忠恕」、「敦睦」、「移風」、「梧桐」、「梧封」等。
宗族特徵
1、群英薈萃,名人輩出。
2、從其排列有序的字行,可窺其姓氏特徵一斑。如浙江唐姓一支字行為:「福祿永隆昌,和良瑞世美,才智端寧聰。」又江蘇一支字行為:「本立元孝,起宗節義。」
名人精粹
唐昧:戰國時代任楚國(今湖北北部一帶)大將。唐勒:
戰國時期楚國(今湖北北部一帶)辭賦家。唐舉:戰國時期梁國(今陝西韓城南)相術家。
唐寓之:南朝宋時三吳地區農民起義軍首領,在攻占錢塘(今浙江杭州)後稱帝建吳國。唐慎微:
蜀州晉原(今四川崇慶)人,宋代醫藥學家,著有《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唐寅:江蘇吳縣人,字伯虎,明代畫家、文學家。
擅畫山水,並工畫人物、花鳥,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唐順之:江蘇武進人,明代散文家,官至右僉都御史、代鳳陽巡撫。
「唐宋派」人物之一。唐賽兒:山東蒲台人,明末山東農民起義女首領。
唐甄:達州(今四川達縣)人,清初思想家,著有《衡書》九十七篇,後更名為《潛書》。宗陽明良知之學,反對空談心性,主張「富民」。
唐英:清代傳奇**家。唐才常:
湖南瀏陽人,清末維新派人物之一。早年參與時務學堂的創辦,編輯《湘學報》,後被張之洞勾結英國領事將其殺害。唐廷樞:
清末廣東中山人,曾任職英商怡和洋行總買辦、輪船招商局總辦,後開辦開平煤礦和修建鐵路,為洋務運動中主幹分子。唐正才:太平天國將領,被封航王,總管水營事務。
唐紹儀: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清**時任天津關道、外務部侍郎等職,袁世凱任職臨時大**時,他任國務總理,後任**軍**代表、國民黨**國府委員等職。唐繼堯:
雲南會澤人,為滇軍軍閥,曾任職貴州、雲南都督。唐澍:河北人,陝西渭華起義的領導人,曾任職西北工農革命軍前敵總指揮。
唐生智:湖南東安人,曾擔任中國國民黨革委會**常委、建國後任職湖南省副省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唐蘭:
現代文學家、音韻學家、歷史學家。
2樓:約啶衿鉎
唐氏家譜
如果說國家編正史、州縣纂方志、宗族修家譜構成中國宗法社會歷史大廈三大支柱的話,那麼就其數量之多、歷時之久、在民間影響之廣而言,又當首推家譜。
家譜,或曰族譜,是對諸如家乘、家牒、宗譜、世譜、房譜、支譜等的泛稱。它是同宗共祖的血親集團以特殊形式記載本族世系和事蹟的歷史圖籍、內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遷徙、世系圖錄、人物事蹟、風土人情等。
中國家譜的起源可上溯到先秦時代。之後隨著時代的推移,家譜的社會功能和編纂方式屢經變化。到了明清兩朝,私家修譜蔚然成風。
這個時期,在經濟比較發達的蘇、浙、皖、贛等地區,幾乎姓姓修譜,族族有譜,而且一修再修,賡連不斷。它從乙個側面展示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歷史文化現象。
常州圖書館館藏家譜大約170種,其中以唐氏家譜、盛氏家譜等儲存較為完整。以唐氏家譜為例:《唐氏宗譜》共十卷由清朝唐雲和等修;《唐氏宗譜》十六卷首一捲由唐晉歧等修;《毘陵唐氏宗譜》不分卷由清朝唐鐘琦等修;《毘陵唐氏家譜》不分卷(**)唐順德纂修;《毘陵唐氏家譜》不分卷(**)唐宗海主修 ,唐肯總纂。
而唐氏家譜始修於明萬曆三十六年,到此已為八修。
[採訪] 常州圖書館古籍部 古籍工作者 朱雋
「唐氏是元代,據說是從高郵遷到常州的。但是它最早的那段歷史不是太清楚。在明代的分支情況是從唐荊川的爺爺,他兄弟5個,所以分成5房。
後來從中分出了無錫和溧陽兩個支派,這是東堂。西堂是第三代就分出去了,第三代分到溧陽去了,他們後來是單獨修譜的。」
唐氏子孫名人輩出,明文學家、抗倭名將唐順之就以「文能實勝、武能安邦」名聞遐邇。唐順之,字應德,後因喜好荊溪山水,又字荊川。在常州,人們都習慣稱他唐荊川。
2023年,常州市**為紀念先賢唐荊川,決定在陳渡草堂附近重建唐荊川讀書處,並修復唐荊川墓。墓區清流環抱,墓道長約百公尺,兩旁依次分列羊、馬、虎、翁仲等神道石刻。墓地廣植松柏、冬青等常綠樹木,莊嚴肅穆。
明正德二年,唐荊川生於常州青果巷易書堂的一戶官宦讀書人家。祖父唐貴曾任職給事中,父親唐寶曾任永州知府。唐順之嘉靖八年會試得第一名,殿試得二甲第一名進士,歷任兵部主事、翰林院編修等職。
嘉靖十四年到十八年秋與十九年冬到三十七年春兩度罷職家居,第二次家居時常住陳渡草堂讀書、隱居。嘉靖三十七年秋任兵部郎中,奉命前往江浙沿海抗擊倭寇,取得三沙、姚家蕩等大捷,功公升右僉都御史、代鳳陽巡撫。三十九年為賑災死於泰州。
四十一年葬於常州南郊陳渡草堂旁,也就是今天的荊川公園內。
唐順之對天文、樂律、地理、兵法等無不研究,講求經世致用,反對空談心性。
[採訪]朱雋
「這套2023年修的家譜,應該說資料還是相當豐富的,包括唐荊川等的一些傳記。唐荊川的傳記,我點了一下基本上有十幾篇、十一篇之多。大多是書裡找不到的,在家譜裡才能找到。」
唐荊川的著作有《荊川先生文集》、《南北奉使集》、《荊川曆算書稿》、軍事類書〈〈武編〉〉等。他的《信陵君救趙記》膾炙人口,被選入《古文觀止》。
[採訪]
「一般家譜是分卷的,有多少卷、多少卷。它這個沒有分卷,但是每一冊有乙個相當於代號一樣吉祥的字,一共有26個字。正好組成了一篇小文章。」
(字幕)這26個字是「禮文……」,大意是唐家書香門第,子孫不辱家風,文章道義都有建樹,希後輩更加努力,將良好家風發揚光大。
春夏秋冬、世事更迭,唐氏後人至今都已散落世界各地,而唐氏家譜到第?世就已斷續。我們在常州也只尋找到一位可以確定的唐氏後人---今年71歲的唐介壽。
唐介壽是唐氏西堂的後人,他至今還記得當年父親唐瑞生續修《唐氏家譜》時的情形。
[採訪] 唐氏後人 唐介壽
「我記得當時我父親買了好幾棵白果樹,他找了木匠鋸開,鋸開後做成家譜箱。所以現在它不蛀不爛的。」
時光流逝,在唐瑞生精心打造的這個家譜箱的保護下,唐氏家譜完好無損,現在它已被常州圖書館收藏。而作為唐氏後人,唐介壽不僅完整地保留了父親唐瑞生續修的家譜,還收藏了大量的先輩們的**,他說自己以唐氏後人而驕傲。
[採訪]唐介壽
「我們西面最著名的就是唐駝。唐駝就是寫字的,大概是一九三幾年在上海沒有的。唐駝寫大字最有名,印度尼西亞華僑都讓他寫商標,他寫字全國都有名。」
唐駝是**時期有名的書法家,出生於2023年,是唐順之的族裔,屬於當時的西堂。唐駝原名唐守衡,因為自小愛好書法,從不間斷研習,辛勞過度導致佝僂,人呼唐駝子,便更名為唐駝。唐駝的書法取法顏柳歐,尤以柳體味為重。
他的書法厚實中見挺拔,尤其是在行書中增加了楷書筆意,在挺拔中又有流暢之韻。當年的文明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先後聘請他寫教科書,是當時上海寫字招最多的人,所以自詡為「賣字先生」。
與唐駝同一時期的著名書法家中,還有一位叫唐肯的,他是唐順之的後裔。曾任南開學堂教席。他的山水畫獨具一格,書法則深受碑學思想影響,隨意中見變化、墨趣橫生。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在家譜裡,我們看到了唐翔千的名字,唐翔千先生是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半島針織****董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而他的兒子唐英年則現任香港財政司司長。
由此不難推斷,唐氏後人現在已經散落世界各地。
姓氏薛的由來,薛姓氏的由來
姓氏源流 薛 xu 姓源出有三 1 出自任姓,為黃帝之子禺陽第十二世孫奚仲之後,以國名為氏。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分別得十二個姓,其中一支叫禺陽的,被封於任地 約今山東省濟寧 得任姓。據 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 和 通志 氏族略 等所載,黃帝之子禺陽封於任,其十二世孫奚仲為夏車正,禹封其於薛國 今山東...
鄭姓氏的由來
百家姓裡介紹說 鄭姓出自 姬 姓。根據史料記載,周宣王姬靜將弟弟姬友封在鄭,建立了西周最後乙個諸侯國。姬友死後的諡號為桓公,史稱鄭桓公。桓公之後,鄭武公遷都於新鄭,為春秋時的鄭國。後被南韓滅了。亡國後的鄭國子孫散居於淮陽,商丘一帶,並且以原國名為姓氏,這就是鄭氏的來歷。鄭氏圖騰姓氏簡介 鄭姓出自姬姓...
孟姓氏的由來
1 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齒序排列,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上古時期,人們對子女後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 庶觀念。2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的衛國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縶,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周朝分封的同姓諸侯國衛國,其開國之君為周武王弟衛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內。衛國傳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